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加拿大北部某寒冻平原位于北极圈以北,较浅的湖泊星罗棋布。旧克罗河在地势较低处穿过该寒冻平原,最终流向北冰洋。部分湖泊逐渐与旧克罗河或其支流连通。下图示意该寒冻平原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研学小组在该寒冻平原进行地貌观察,最难观察到( )A. 流水侵蚀地貌 B. 流水堆积地貌 C. 风力堆积地貌 D. 冻土地貌2. 湖泊与河流连通之后,湖水( )①能参与海陆间循环②开始塑造湖岸地貌③自净能力开始下降④水量逐渐入不敷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自2018年起,宁波已连续多次放宽户口准入条件,从“聚人才”到“增人口”,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宁波“抢人”之心越发迫切。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8~2022年宁波市常住人口增长了50.3万人,宁波的省外流入人口数量占全部常住人口的33.4%,宁波市下辖象山县、宁海县、余姚市、慈溪市人口较少流入市区。根据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宁波上述4个县级行政区全部上榜。完成下面小题。3. 宁波市短短几年间增长了50.3万人主要得益于( )A. 经济迅速发展 B. 人口出生率提高 C. 人口死亡率降低 D. 户籍政策调整4. 宁波下辖县区人口较少流入市区的原因是( )A. 县域经济发达 B. 市区环境恶化 C. 户籍政策严格 D. 人口外流严重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2月20日18:30到21日2:30近地面到2km高空以内的风向和风速变化。该地冬半年偏东风常常比偏北风更冷,图示期间近地面经历了一场偏东风携带的冷空气入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该地冬半年偏东风常常比偏北风更冷,可能由于( )①北部山地阻挡②东部谷地狭长③北部植被稀疏④东部水域广阔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偏东风携带的冷空气入侵地面大致在( )A. 20日19:30 B. 20日21:30 C. 20日23:30 D. 21日1:307. 该地20日18:30~23:30,2千米高空气压场的气压( )A. 西北高,东南低 B. 西南高,东北低C. 东北高,西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我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连接钱塘江和余姚江,其主运河、支流及堰、坝、闸等各类水利工程共同构成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一部分。堰是一种低矮的挡水建筑物,以壅高水位,维持通航水深。下图示意明代浙东运河水系及水利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浙东运河设置多道古堰,主要是为了适应( )A. 地势起伏小 B. 流域面积小 C. 水位变化大 D. 干流流程长9. 厄尔尼诺年,浙东运河( )A. 汛期变短,流量下降 B. 汛期变短,流量增长C. 汛期延长,流量下降 D. 汛期延长,流量增长10. 支流西小江海水入侵现象较为严重,入海口的闸门全天候关闭是在( )A. 夏半年,小潮日 B. 夏半年,大潮日C. 冬半年,小潮日 D. 冬半年,大潮日枣庄市地处鲁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种,其中煤炭保有量17亿吨,铁矿石保有量0.4亿吨,铜矿石保有量98万吨,铝土石保有量164万吨,受长期粗犷采煤影响,煤炭储量急剧下降,2009年被国家定位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滑坡。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下图示意枣庄市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导致2009年后枣庄经济滑坡的根本原因是( )A. 环境污染严重 B. 产业结构单一 C. 土地空间紧张 D. 资源类型单调12. 枣庄市在转型过程中可利用的条件有( )①科学技术发达②近运河,漕运文化丰厚③矿产资源保有率高④交通便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推动枣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 )A. 促进产业发展,调整工业布局 B. 推进矿区复垦,积极绿化环境C. 输入域外能源,做活传统产业 D.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保险业在我国金融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保费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及金融辐射能力。区域中心城市保险机构云集,其保费收入不仅包括本地投保,还有庞大的腹地投保。下图示意201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座中心城市保费收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三座中心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形成较明显的差距是在( )A. 2010年后 B. 2012年后 C. 2015年后 D. 2018年后15. 南昌的保费收入偏低,反映出( )①金融机构较少②腹地范围较小③安全事故较少④交通条件不便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推测三座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范围( )A. 主要在本市内 B. 以本省内为主 C. 以长江中下游为主 D. 基本覆盖全国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非洲中北部的乍得盆地内,历史上残留大规模湖相沉积物,边缘地带雅丹地貌广泛发育。某科考团7月在此考察发现,该区域雅丹地貌宽垄、窄垄交错发育,考察期间处于湿季,时常突发降雨。下图示意科考团绘制的某局部雅丹地貌剖面。(1)指出窄槽和宽槽的走向,并简述该走向槽的成因。(2)分析该区域宽垄、窄垄并存的原因。(3)推测未来窄槽深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喜马拉雅山中段位于季风与西风交汇区,具有独特的水热组合模式,是全球意义的环境敏感带,也是全球冰川集中发育区之一,中段北坡气候干旱,发育大陆型冰川,且部分冰川区受表碛物影响。下图示意1990~2020年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川各高程分布与变化情况。(1)分析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气候干旱的原因。(2)说出1990~2020年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川的变化特征。(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喜马拉雅中段北坡冰川面积变化短期内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燕山山脉中低区某地为典型的北方土石山区,年平均气温7.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4.4毫米,耕地以旱地为主,坡耕地占比超过40%。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某团队营造玉米试验田,对比研究水平耕作与反坡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下图示意三种模式,下表示意2022年几次典型降水期间试验田内的不同样地径流及泥沙情况。日期 坡耕地 水平耕作 反坡耕作径流量/m3 泥沙量/kg 径流量/m 泥沙量/kg 径流量/m3 泥沙量/kg6.14 0.38 129.40 0.21 52.80 0.00 0.006.24 0.08 0.11 0.02 0.01 0.00 0.007.10 0.45 134.51 0.08 0.19 0.07 0.08711 0.03 0.18 0.00 0.00 0.00 0007.21 6.31 127.61 0.49 5.61 0.41 2.787.25 0.37 96.58 0.09 0.14 0.07 0.358.1 1.44 77.14 0.30 128 0.15 0.22(1)与6月24日降水相比,推测7月10日降水的特征。(2)比较水平耕作与反坡耕作水土保持效果的异同点。(3)说明反坡耕作实现水土保持的原因。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C 2. B【3~4题答案】【答案】3. D 4. A【5~7题答案】【答案】5 A 6. B 7. D【8~10题答案】【答案】8. C 9. D 10. D【11~13题答案】【答案】11. B 12. C 13. D【14~16题答案】【答案】14. C 15. A 16. 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东北一西南走向。成因:受东北信风长期定向吹蚀。(2)节理分布不均,局部节理密集,局部节理稀疏;节理密集处,侵蚀更快,节理的扩大形成槽,槽和槽之间距离近,之间的垄较窄;节理稀疏处,侵蚀慢,槽发育的密度较低,槽和槽之间距离远,之间的垄较宽。(3)加深。理由:窄槽狭管效应明显,风速大,侵蚀强;节理发育密集,利于侵蚀。变浅。理由:两侧垄坡度的增大,崩塌加快,填埋槽部;湖相沉积物厚度有限,可蚀深度有限。【18题答案】【答案】(1)受地形阻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距离大西洋较远,且山地阻隔了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2)各海拔冰川面积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冰川退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年均退缩率随海拔升高总体呈减小态势。(3)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短期内大量冰川消融,河流径流量增加;降低山坡稳定性、增加冰湖的数量和面积,从而导致滑坡和洪水事件的发生;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冰川地表径流侵蚀增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19题答案】【答案】(1)降水总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2)相同点:都大幅降低了径流量和泥沙量,起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不同点:反坡耕作的径流量和泥沙量更低,且前几次径流量和泥沙量接近0,水土保持效果更好。(3)拦截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坡面径流量;增大地表起伏,降低坡面径流总体流速,削弱侵蚀能力;形成更好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保持水土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