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困生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3章练习卷一.解答题(共3小题)1.下面是城关小学各社团人数情况。舞蹈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6 38合唱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15 45足球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36 4美术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22 25请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2.下面是东明小学三(1)班和三(2)班的学生最爱吃的食物统计表,请看统计表回答问题。种类 人数 班级 肉禽类 鱼虾类 蔬菜类三(1)班 14人 18人 8人三(2)班 16人 20人 5人(1)三(1)班有 人。(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级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3)看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说的?3.直接写得数.120÷6= 2400÷8= 39+47= 60÷3=92﹣40= 30×40= 200÷5= 57+25=9×80= 4000÷4= 32×2= 80+160=108÷2= 630÷3= 206÷2= 0÷9=二.判断题(共4小题)4.(2023春 安乡县期中)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2,平均每队进了3个球. .5.(2022春 丰都县期末)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复式统计表。 6.(2022春 平邑县校级期中)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7.从统计表中可看出,槐树棵数一定最少。 树种 柳树 杨树 槐树 其他棵数/棵 40 30 10 20三.填空题(共3小题)8.(2022春 木兰县期末)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中拿 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 千克.9.同学们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下面表头设计中, 、 较为合理。A. B.C. D.10.如表是三(1)班第一小组的一次测试成绩记录单。男生测试成绩记录单编号 1 2 3 4 5 6 7 8成绩/分 88 93 82 76 58 83 72 66女生测试成绩记录单编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成绩/分 100 88 61 79 96 90 86 82(1)表中最高分是 分,最低分是 分。(2)将表中成绩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整理后填入如表。等级 人数 性别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男生 女生 (3)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得 的人数最多,得 的人数最少。四.选择题(共2小题)11.(2023春 通道县期中)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其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 )人.A.38 B.40 C.4212.一个四位数除以6的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位数.A.两 B.四 C.三(学困生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3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 11 12答案 C A一.解答题(共3小题)1.下面是城关小学各社团人数情况。舞蹈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6 38合唱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15 45足球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36 4美术社团性别 男生 女生人数 22 25请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综合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单式统计表制作复式统计表即可。【解答】解:如下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2.下面是东明小学三(1)班和三(2)班的学生最爱吃的食物统计表,请看统计表回答问题。种类 人数 班级 肉禽类 鱼虾类 蔬菜类三(1)班 14人 18人 8人三(2)班 16人 20人 5人(1)三(1)班有 40 人。(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级喜欢吃 鱼虾类 的人数最多。(3)看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说的?【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40;(2)鱼虾类;(3)学生在吃肉的同时,也应该多吃蔬菜。(答案不唯一)【分析】(1)把三(1)班最爱吃的各种食物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全班人数。(2)分别比较两个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人数即可。(3)看完统计表我想说:学生在吃肉的同时,也应该多吃蔬菜。(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14+18+8=32+8=40(人)答:三(1)班有40人。(2)三(1)班:18>14>8三(2)班:20>16>5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级喜欢吃鱼虾类的人数最多。(3)看完统计表我想说:学生在吃肉的同时,也应该多吃蔬菜。(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40;鱼虾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3.直接写得数.120÷6= 2400÷8= 39+47= 60÷3=92﹣40= 30×40= 200÷5= 57+25=9×80= 4000÷4= 32×2= 80+160=108÷2= 630÷3= 206÷2= 0÷9=【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专题】计算题;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解答】解:120÷6=20 2400÷8=300 39+47=86 60÷3=2092﹣40=52 30×40=1200 200÷5=40 57+25=829×80=720 4000÷4=1000 32×2=64 80+160=240108÷2=54 630÷3=210 206÷2=103 0÷9=0【点评】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二.判断题(共4小题)4.(2023春 安乡县期中)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2,平均每队进了3个球. √ .【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2,是甲队进4个球,乙队进2个球,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2,甲队进4个球,乙队进2个球,平均每队进了3个球,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关键抓住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4:2,是甲队进4个球,乙队进2个球.5.(2022春 丰都县期末)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复式统计表。 √ 【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个表格里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解答】解:三年级下学期学过复式统计表,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征。6.(2022春 平邑县校级期中)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 .【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解答】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此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7.从统计表中可看出,槐树棵数一定最少。 × 树种 柳树 杨树 槐树 其他棵数/棵 40 30 10 20【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槐树棵数最少,但其它树种的棵数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解答】解:从统计表中可看出,槐树棵数最少,但其它树种的棵数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利用统计表中所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填空题(共3小题)8.(2022春 木兰县期末)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中拿 1 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 9 千克.【考点】智力问题.【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两箱的苹果一样重,此时两箱都是(10+8)÷2=9(千克),那么从甲箱中拿10﹣9=1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解答】解:(10+8)÷2=18÷2=9(千克)10﹣9=1(千克).答:从甲箱中拿1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9千克.故答案为:1;9.【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先求出两箱苹果的总重量,再进一步求得最后两箱苹果的质量解决问题.9.同学们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下面表头设计中, A 、 B 较为合理。A. B.C. D.【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A、B。【分析】因为要统计全校各年级人数,这里面包括班级、性别、人数、合计、总计等,表头设计中应包括这些内容,据此选择。【解答】解:同学们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项目较多,包括班级、性别、人数、合计、总计等,表头设计中,①②较为合理。故选:A、B。【点评】本题是考查统计表的设计,设计表头时要根据所要统计的项目来确定。10.如表是三(1)班第一小组的一次测试成绩记录单。男生测试成绩记录单编号 1 2 3 4 5 6 7 8成绩/分 88 93 82 76 58 83 72 66女生测试成绩记录单编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成绩/分 100 88 61 79 96 90 86 82(1)表中最高分是 100 分,最低分是 58 分。(2)将表中成绩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整理后填入如表。等级 人数 性别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男生 1 3 2 1 1 女生 3 3 1 1 0 (3)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得 良 的人数最多,得 不及格 的人数最少。【考点】复式统计表.【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100,58;(2)等级 人数 性别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男生 1 3 2 1 1女生 3 3 1 1 0(3)良,不及格。【分析】(1)根据表格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即可。(2)根据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数出各段的男女人数即可。(3)把各段的男女人数相加,比较即可。【解答】解:(1)表中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58分。(2)等级 人数 性别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男生 1 3 2 1 1女生 3 3 1 1 0(3)1+3=43+3=62+1=31+1=21+0=11<2<3<4<6所以得良的人数最多,得不及格的人数最少。故答案为:100,58;1,3,2,1,1,3,3,1,1,0;良,不及格。【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数据分段整理成统计表及数据分析能力。四.选择题(共2小题)11.(2023春 通道县期中)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其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 )人.A.38 B.40 C.42【考点】平均数问题.【答案】C【分析】先根据“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求出三年级的总人数是多少,然后用总人数减去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即是三班的人数是多少.【解答】解:40×3﹣(38+40)=120﹣78,=42(人);答:三班有42人.故选:C.【点评】先据3个班的平均数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2.一个四位数除以6的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位数.A.两 B.四 C.三【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专题】运算能力.【答案】A【分析】四位数除以一位数6,先用千位上的数字去除以一位数,看够不够除,就是说千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6比较,如果比6大或相等就够除,商商在千位上,就是一个四位数;如果千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小,就要用千位和百位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去除以一位数,商要商在百位上,就是一个三位数.不可能是两位.【解答】解:被除数千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6比较大小,千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6大或相等商就是四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三位数.故选:A.【点评】也可以多写几个四位除以一位数试算一下.考点卡片1.一位数除多位数【知识点归纳】一位数除多位数(1)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方法总结】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3)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常考题型】1、用竖式计算。568÷2= 376÷4= 185÷5= 697÷8=答案:284;94;37;87……12、要使□36÷5的商是三位数,□内可以填的数是( );要使□36÷5的商是两位数,□内可以填的数是( )。答案:5、6、7、8、9;1、2、3、4。2.比的意义【知识点归纳】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A、1:4 B、5:7 C、5:4 D、4:5分析: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由此即可求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的比,据此选择即可.解:(1):1,:1,=5:4;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比的意义解答即可.例1: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A、4:5:8 B、4:5:6 C、8:12:15 D、12:8:15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设甲数是2x,乙数是3x,则丙数就是3xx,由此即可写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x:3x:x,根据比的性质,即可得出最简比.解:设甲数是2x,乙数是3x,则丙数就是3xx,所以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x:3x:x=8:12:1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意义,关键是根据甲乙丙的关系,分别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再利用比的性质化简比.3.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统计表由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项 目 数 量 班 级 人数 整理图 书本数 平均每人整 理图书本数合计一班 42 588二班 40 11.55三班 570 15 二 班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低于全年级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解: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项 目 数 量 班 级 人数 整理图 书本数 平均每人整 理图书本数合计 120 1620 13.5一班 42 588 14二班 40 462 11.55三班 38 570 15二班班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低于全年级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点评:此题属于求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4.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归纳】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张叔叔在7天一共工作了几小时,用总的小时数除以总天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例2: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分别是14元、10元、8元.现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在一起,问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多少元?分析:用三种糖混合糖的总钱数除以总千克数就是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再用平均价乘2千克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是:(14×4+10×3+8×5)÷(4+3+5),=126÷12,=10.5(元),买2千克混合糖果的价钱是:10.5×2=21(元),答: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21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那2千克混合糖的价钱即可求出.5.智力问题【知识点归纳】【命题方向】经典题型:例1:3个人吃3个苹果用3分钟,9个人吃9个苹果要( )A、3分钟 B、27分钟 C、9分钟 D、6分钟分析:这是一道智力题,3个人吃3个苹果用3分钟,也就是说吃1个苹果用3分钟,所以不论多少人吃多少苹果,只要是人均1个,就要用3分钟.所以,9个人吃9个苹果要3分钟解:由题意可知,吃1个苹果用3分钟.答:9个人吃9个苹果要用3分钟.故选:A.点评:对于这类题目,不能单纯的用数字进行计算,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考虑.例2:一满杯牛奶有300毫升,小明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然后再把这一满杯全部喝完.小明一共喝了( )毫升的牛奶.A、300 B、450 C、150分析:无论加多少水,这杯牛奶的总量没变,所以小明喝了整杯牛奶就是300毫升解:小明最后喝的牛奶的量就是这杯牛奶的量,300毫升;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所喝的牛奶量就是满杯牛奶的量,与加水多少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