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明清时期福建先民迁居台湾,带着与祖籍地同根同源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结构与台湾本土的相关元素交汇和融合,最终形成了闽、台同名村,这些聚落体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文化的传承关系。下图示意福建南靖县车田祠与周边民居布局关系(左)与台湾彰化县车田祠与周边民居布局关系(右)。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闽、台同名村共同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①以宗祠为中心集中布局民居 ②民居建筑比宗祠高
③民居与宗祠朝向一致 ④“背山面水”的空间格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福建先民迁居台湾,首选台湾西部地区,是因为台湾西部
①工业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距离较近 ④政策优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研究闽、台同名村空间布局特征时,宜运用
A.GPS B.GIS C.RS D.BDS
中国省际铁路货运网络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双重影响。下表示意1990―2019年中国省际铁路货运净流出省份(不含港澳台)。据此完成4~5题。
年份 净流出省份
1990 2000 2010 2019 晋、黑、内蒙古、宁、豫、贵、新、皖、云、赣 晋、黑、内蒙古、宁、豫、贵、新、皖、云、陕 晋、黑、内蒙古、宁、豫、贵、新、皖、陕、青、粤 晋、闽、内蒙古、宁、粤、青、新、桂、陕
4.2000—2019年,晋、陕、内蒙古始终为铁路货运净流出省份,主导因素是
A.能源资源与产业结构 B.地理位置与交通
C.人口数量与市场 D.生态环境
5.1990—2019年,广东省由铁路货运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主要原因是
A.人口众多消耗量大,需从外地输入 B.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向外输出变多
C.运输能力大幅增强,利于向外输出 D.农业产量显著增加,能够大量外销
我国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受国外垄断的程度与企业自身供应链来源有关,国外垄断程度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空间维度上,东部地区的供应链上游国外垄断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的供应链上游国外垄断程度逐步提高。下图示意 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国外垄断程度地理重心迁移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地区
A.2012年垄断程度最大地点在淮河附近 B.2010-2011年重心纬向移动速度最快
C. 2007-2022年重心经向移动幅度大于纬向 D.2007—2022年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移动
7.2007—2012年中国企业国外垄断程度重心北移,其原因可能是
①北方制造业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国外垄断程度升高
②北方资源丰富,吸引制造业集聚,对外依赖度升高
③东南地区制造业因沿海外贸条件好,国外垄断程度降低
④东南地区制造业完善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对外依赖度降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2—2022年中国企业国外垄断程度重心变化,对西南地区的影响有
A.促使人口大量外流 B.企业技术创新受阻
C.削弱农业基础地位 D.对外联系逐渐减少
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大量汇聚后易形成冷池,其强度受大气环流、局地环流、天气系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冷池的大气层结稳定,会加剧大气污染程度。下图示意太行山东麓地区冷池的结构。据此完成9~11题。
9.关于图示天气系统和冷池势力较强的时间,判断正确的是
A.冷锋日落前后
B.冷锋日出前后
C.暖锋日落前后
D.暖锋日出前后
10.冷池加剧大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原因是
①存在逆温层 ②高低层大气交换 ③风动力较弱 ④山风带来污染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情形中有利于冷池消散的是
A.冷锋势力变弱 B.暖气团势力变弱 C.亚洲高压变强 D.阿留申低压变强
某地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干燥少雨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农田土壤风蚀严重。试验表明,该地农田实施秋免耕(留茬)后,有效减弱了土壤风蚀。下图示意0~30cm土层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含水率分布变化。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地秋翻耕农田土壤风蚀严重,主要是由于
①土壤养分下降 ②土壤紧实度降低 ③冬春季多大风 ④土壤孔隙度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同一土层深度,农田秋免耕方式下土壤含水率高于秋翻耕,主要是因为秋免耕能够
A.促进水分下渗 B.扩大遮荫范围 C.保持地表温度 D.加快通风透气
14.与其他土层深度相比,10~20cm土层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率差异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翻耕利于土壤接纳降水 B.免耕利于土壤接纳降水
C.翻耕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D.免耕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烧失量是指经过高温烘干失去外在水分的原料,继续灼烧足够长的时间后,失去的质量占原始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该值能够反映沉积物的特征及自然环境条件。下图示意美国阿拉斯加中部齐硕姆湖(65°N)湖心处沉积层物质组成及烧失量垂直方向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沉积层形成过程中,齐硕姆湖
A.水位下降 B.流域面积增大 C.面积增大 D.湖区降水减少
16.据图推测下列沉积物特征与烧失量呈正相关关系的是
A.沉积层厚度 B.酸碱度大小 C.矿物质含量 D.有机质含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虾稻共作模式源于湖北省潜江市,同一块稻田兼种水稻与养小龙虾,一般会在稻田中规划环沟、田间沟等沟渠。利用稻田环境为小龙虾提供栖息、觅食、繁殖条件,其活动可促进稻田生态、提升稻米品质,养殖需定期换水,稻田周边常打一口水井。下表示意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底栖性 常栖于水域底部,若有水草、树根或石块等隐蔽物,可躲避天敌
杂食性 杂食性动物,可食用水生植物,如藻类、水草等,也捕食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等
怕光性 喜阴暗环境,对光线敏感,白天常潜伏在水体底部较暗之处,夜晚出来活动、觅食
水温适应性 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水温高于32℃或低于15℃时,其生长速度会下降
(1)结合材料,简述虾稻共作模式下稻米品质高的原因。(6分)
(2)简析水稻种植对小龙虾养殖的有利条件。(6分)
(3)简析在稻田周边打一口水井对小龙虾养殖的作用。(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汕尾市品清湖(下图)是我国大陆目前最大的滨海溩湖,面积约23.2km ,平均水深约1~2m(整体上东浅西深),北岸、东岸多为平地。流域内仅有数条小河流注入,大部分流量较小。该湖早期为开敞的海湾,后期西侧发育了沙嘴(坝),海湾被半封闭而成溩湖。该沙嘴于 1979年在台风浪作用下溃决,给湖区产生较大影响,后按原沙嘴的走向和长度填石加固,形成人工防波堤坝。
(1)说明品清湖区从海湾变为溩湖的过程。(6分)
(2)推测盐度最低的湖区(1-5),并说明理由。(6分)
(3)简述沙嘴溃决给湖区带来的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拉弗拉海是印度洋东部边缘的岛间海,东南部分为卡奔塔利亚湾。受地球自转影响,低纬海域洋流速度较快,而该海北部洋流全年速度都较慢。在风向季节变化的影响下,卡奔塔利亚湾环流为季风洋流。东部托雷斯海峡内珊瑚礁、岛屿广布,是沟通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亚的国际重要航线,同时充满了风险。下图示意阿拉弗拉海及其某月洋流方向。
(1)分析该海北部洋流全年速度都较慢的原因。(6分)
(2)根据图示洋流流向判断该月所在的季节,并分析冬季卡奔塔利亚湾环流的(时针)方向及其原因。(6分)
(3)请评价澳大利亚东部至蒂汶岛途径托雷斯海峡这条航线的自然环境条件。(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B
6.C
7.B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A
15.C
16.D
17.【参考答案】(18分)
(1)小龙虾杂食,摄食稻田杂草、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小龙虾粪便可作为天然肥料,减少水稻化肥施用量;稻田开挖沟渠,加强通风,增加水稻光照时长与强度,利于光合作用;稻田养虾常换水,水稻生长的水源水质得以改善,从而提高稻米品质。(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水稻茎杆可为小龙虾提供栖息与隐蔽之处,助其躲避天敌;夏季高温时,水稻能起遮荫作用,降低水温;同时可遮挡强光,利于小龙虾生长;稻田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及水稻落叶等,为小龙虾提供食物来源。(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利用井水可为小龙虾养殖提供稳定水源补充;(2分)夏季井水温度较低,引入井水能为稻田降温;(2分)通过换水引入井水,改善稻田水质,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2分)
18.【参考答案】(16分)
(1)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堆积;(2分)沿岸潮流向东搬运泥沙,遇到水下地形阻挡;(2分)堆积形成水下沙垄,进一步堆积增高后出露成沙嘴;(2分)海湾被半封闭而成溩湖。
(2)湖区3;(2分)
理由:与同样有河流注入的湖区1、2相比,湖区3的沉积物粒径较大,表明奎山河水量较大,淡水稀释作用较强,盐度较低;(2分)湖区3较为封闭,与其他湖区水体交换少,保持较低的盐度。(2分)
(3)沙嘴的阻挡作用变弱,湖区风浪变大;潮流从外海搬运泥沙增加,导致湖区淤积变浅;海水进入增多,盐度上升。(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9.【参考答案】(18分)
(1)该海北部纬度低,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弱;(2分)北部多岛屿,减缓洋流速度;(2分)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不畅,海水性质较稳定,因密度差异流动的海水较少。(2分)
(2)夏季;(2分)冬季逆时针;(2分)冬季气压带风带偏北,东南信风带动湾内北部海水向西运动,在海湾轮廓的限制下形成逆时针的环流。(2分)
(3)有利条件:航行距离较短,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2分)
不利条件:暗礁遍布,船只容易触礁搁浅;(2分)水深较浅,大型船只无法通行。(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