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2.2 中国的能源安全第一课时通过图表判读,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及我国能源分布现状。通过图文资料和实例分析,认识我国石油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石油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理解煤炭资源的利用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通过图文数据,认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趋势。课前导入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公交车车顶都安装着一个橡皮做的大气袋。大气袋里面装的是常压下的煤气,北京老百姓称为“大气包”。1.当时的公交车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大气包”?2.“大气包”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何关系?目录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金属矿产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非金属矿产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战略性矿产资源与国家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一是反映在国家危急时期的战略需要;二是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时期减少潜在发展危机的战略需要上。1.战略性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矿产按性质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按利用状况常规能源新能源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资源矿产拓展 能源的分类按形成和来源太阳辐射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地球内部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核能潮汐能按能源转化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矿物能水电 、火电、汽油能源2.能源安全问题面临挑战的原因①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②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③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石油天然气煤炭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3.我国能源供需特点:①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1/5以上,均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大于生产量的增长。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与世界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小③油气资源相对短缺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只约占世界的1%和2%。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的1/8和1/20。2017年我国石油消费约70%依赖进口,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50%的安全警戒线;天然气约40%靠进口。储量少消费量大对外依存度高④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我国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煤炭和石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形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大规模、长距离的输送使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石油是现代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经济发展“晴雨表”。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主要风险为结构性短缺,石油是否短缺对我国能源供需关系具有指示作用,因此,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2.我国石油供需变化的历程石油是在特定地质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非可再生能源。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盛行“中国贫油论”观点,当时估计我国的石油储量不超过2亿吨;1958年,我国对石油资源量的大胆预测只有15亿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因为缺少石油,北京城市公交车多以煤气作为燃料。当时没有煤气压缩技术,只能在常压下将煤气储存在公交车车顶上的大气袋中,俗称“大气包”。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国在松嫩平原发现了中国第一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2015年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371.76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5.69亿吨。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也为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提供了原料。“贫油”的中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现石油基本自给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2015年年末的石油剩余储量按当年的生产水平只可开采11.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石油第二大消费国1.1990-2015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哪些变化?石油生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消费量则快速增长。2.对比供给与消费,我国存在怎样的石油安全风险?石油生产的增长远远满足不了消费的增长,自给率下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安全风险越来越大。思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曼阿联酋苏丹利比亚安哥拉巴西委内瑞拉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例如,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石油进口两种方式的特点及其评价油轮 管道运输成本 高 低运输规模 大 最大灵活程度 高 低通畅性 过公海,需沿途国同意 需管道过境国同意环境影响 泄露 环保拓展石油资源短缺的影响有哪些 1.影响到石油加工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2.以石油为能源的汽车行业和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行业的发展;3.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必需品的添置等。1.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2.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能力差;3.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4.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5.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单一的运输路线;6.缺乏石油战略储备;我国石油资源面临那些挑战?针对我国石油面临的危机,因采取哪些措施?1.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①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战略,以煤炭为主、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②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③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④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2.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的多元化;3.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的严重影响;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能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表示能源越丰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表格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省区“新”的乙能源比省区“川”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方 D.地壳运动频繁DB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某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煤、石油、其他能源和天然气)”,完成下面三题。3.在甲、乙、丙、丁四种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最易引发酸雨危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C.乙、d D.丙、dC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某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煤、石油、其他能源和天然气)”,完成下面三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某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煤、石油、其他能源和天然气)”,完成下面三题。5.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 )①从国情出发,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②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地区的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适应性强的特点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④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⑤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A.②④ B.①⑤ C.②③ D.③④B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