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提升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提升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世界之最搭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高的山—乞力马扎罗山
B.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非洲
D.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
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帕米尔高原 D.南极冰雪高原
3.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位于热带 B.位于湿润地区
C.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位于干旱地区
4.下列有关亚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B.亚洲东北通过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人口多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5.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那兰陀寺等地,于645年2月回到长安。玄奘途经河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恒河属于内流河
B.印度河自东南流向西北
C.塔里木河夏季出现汛期
D.黄河最终注入东海
6.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如图),从图中可知,亚洲( )
A.平原面积广阔 B.经度跨度最大 C.河流数量较少 D.气候复杂多样
7.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亚洲最高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
8.关于亚洲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最多的大洲
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占比最大的大洲
C.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大洲
D.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分布最多的大洲
9.下列对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全部位于赤道与北极圈之间
B.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C.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从相对位置看,亚洲位于非洲和大洋洲北部
10.亚洲面积巨大,河流众多。读亚洲水系简图,“水往低处流”。根据亚洲水系结构特征,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11.2023年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守护亚洲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下图示意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据此完成下题。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 )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降水充沛的地区
C.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D.纬度较高的地区
12.下列关于世界第一大洲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②面积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 ③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大洲 ④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⑤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大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3.亚洲各分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主要原因是( )
①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大②各分区人种不同,生活习惯差异大
③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各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2023年暑假期间,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描绘部不正确的是( )
A.甲:我到了世界最低点——死海
B.乙、我走访了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日本
C.丙:我去了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D.丁:我游览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5.暑假期间,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描绘不正确的是( )
A.甲:我到了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
B.乙:我去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丙:我见到了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D.丁:我到了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二、解答题
16.读亚洲的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 山脉是亚洲与甲大洲的分界线之一;从亚洲地理分区来看,②地位于 。
(2)③地位于 (河流)附近,该河流发源于 (国家)境内。
(3)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 (填字母)
17.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全部分布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000多万平方千米。

(1)亚洲山河众多,地势地伏大,地势特征是 ;河流呈 状流入四周的海洋。
(2)图中D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E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
(3)图中甲代表的是 (海峡),乙代表的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
(4)受 (风向)季风的影响,为C国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该季风不稳定,C国容易发生 灾害。
18.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几种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各地地理位置不同,地表形态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亚欧大陆西岸到东岸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A 气候→B 气候。
(2)赤道穿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气候、 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 (填“东岸”或“西岸”)。寒带气候大致分布在 。
(4)下列四图中,能够反映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9.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国家货运联系的纽带。
材料2:图为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Ⅰ)和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Ⅱ)
(1)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 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近年来,我国与欧洲西部经济贸易更加频繁,原因是 。
(3)丙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桥头堡,该地的自然景观以 为主,农业生产以 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据有关资料表明,咸海的水域面积在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D
7.A
8.A
9.B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1) 乌拉尔 南亚
(2) 湄公河 中国
(3)A
17.(1) 中高部,四周低 放射(状)
(2) 贝加尔湖 里海
(3) 马六甲 苏伊士运河
(4) 西南 旱涝(或水旱)
18.(1)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2)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3) 西岸 南、北极圈内(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4)A
19.(1) 甲 丙 海陆位置
(2) 亚欧 两地经济互补性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两地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世界经济全球化;政府政策支持;中欧班列开通
(3) 荒漠 畜牧 农业引河水灌溉,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工业、生活使用河水量大,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咸海面积缩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