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浙教版 七年级下创设情境桌上放着 3 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要你把它们鉴别出来。你也许会根据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用磁铁将铁和铝分辨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3种金属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铜块的质量最大,铝块的质量最小。比较不同金属的质量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那么,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探究实践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块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识,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 3.1-2中,研究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探索活动质量/g 体积/cm3铝块1铝块2铝块3/g·cm-3质量体积2.7 116.2 621.6 82.7 2.7 2.7大小不同的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探究实践2.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线上。3.根据表 3.1-2中的数据以及所作的图像,可以发现铝块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中可以得到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1 2 3 4 5 6 7 830252015105···铝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探究实践如果把铝块换成铜块、铁块或者木块,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会跟铝块一样吗 思考与讨论一样。在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物质不同,其比值一也也不同。=8.9g/cm3质量体积铜块:=7.9g/cm3质量体积铁块:=0.5g/cm3质量体积木块: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个性质。探究实践密度=质量体积ρ=mV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为:千克米3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用克/厘米3(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克/厘米3= 千克/米31000有时质量m的单位用克(g),体积V的单位用厘米3(cm3)探究实践各种物质都有各自的密度:铁 铜 铝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密度是一种比颜色和气味要隐蔽些的特性,反映了物质组成的紧密程度。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海绵 肥皂稀疏密度小致密密度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探究实践阅读课本常见物质的密度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相同物质密度一般相同;2.同种物质密度与它的状态有关;3.固体密度一般比液体大、气体密度大约是固体液体的1/1000。探究实践请你给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大小关系建立微观模型。气体固体液体分子之间间隔最小分子之间间隔最大分子之间的间隔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密集稀疏固体密度一般比液体、气体的密度大。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1. 纯水密度为 1.0×103kg /m3,试说出它的含义。1米3的纯水,质量是1.0×103千克2. 生活中常有人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什么?①相同体积时,铁比棉花质量大。②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探究实践科学研究中,往往用相关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科学概念,这就是比值定义。例如,用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同的比值定义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义密度,表示物质组成的紧密程度。比值定义方法与技能探究实践取一小块岩石,用天平测出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密度,查密度表确定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如何鉴别某一岩石是不是大理石?思考与讨论探究实践例题 某同学想了解一把汤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用天平测得汤匙的质量为 31.6 g,当他将汤匙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量筒的读数由 25 mL增大为 29 mL。试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把汤匙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解:汤匙的质量 m = 31.6 g, 体积 V = 29 cm3-25 cm3= 4cm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汤匙的密度为:ρ= m/V=31.6 g/4 cm3=7.9 g/cm3= 7.9×103kg/m3查密度表可知,汤匙的密度与铜的密度相同。答:这把汤匙可能是用铜制成的。探究实践请归纳解题思路:①明确已知量和待求量②写出正确的公式③带单位代入公式④求出结果,有单位单位要统一:ρ=mV千克米3千克/米3ρ=mV克厘米3克/厘米3探究实践把一瓶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几小时后,乳酸菌饮料瓶的瓶盖的变化如图所示。试推断乳酸菌饮料在冷冻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解释。水结冰,质量不变;ρ水>ρ冰;相同质量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V水 V冰;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思考与讨论放入冷冻室前 放入冷冻室几小时后乳酸菌饮料瓶冷冻前后发生的变化变化:体积变大。解释:探究实践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容易被冰胀破。寒冷地区冬天水管被冻裂。水结冰后膨胀使岩石开裂水结冰后膨胀使路面形成洞坑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的事例吗?与同学交流。探究实践极大和极小的密度在表3.1-3所列的各种物质中,金的密度最大,是水的密度的19.3倍。但它远远没有到物质密度的巅峰。宇宙中有一种白矮星,其密度达到109~1012kg/m3 ,而中子星的密度则高达1017~1018kg/m3,是水的密度的千万亿倍。中子星上小核桃那大的物质,必须用几万吨级的轮船才能运载。科学阅读在0℃、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kg/m3,约为水的密度的万分之一,但这远远不是密度的最低值。在不同的条件下,气体密度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实验室获得的高真空环境中物质的密度可低至10-15~10-14kg/m3,而在宇宙中星际间的物质密度仅为10-27kg/m3。这是目前已知的物质密度的最低值。迁移应用1.一枝粉笔用掉了一伴,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A2.平时所说的“油比水轻”,它的实质是( )A.油的质量比水小 B.油的体积比水大C.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D.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C3.关于水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 3 的水质量是100kgB.1m 3 的水质量是1kgC.1m 3 的水质量是1×10 3 kgD.1m 3 的水的质量是10 3 kg/m 3C迁移应用4.有一只金戒指体积为0.24cm3 ,用天平称质量为4.2g,这只戒指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金的密度为19.3×103kg/m3 )解:ρ= m/V= 4.2 g/0.24cm3≈ 17.5 g/cm3= 17.5×103kg/m317.5x103kg/ m3< 19.3x103 kg/ m3计算可知实际密度小于纯金的,故这只戒指不是纯金制成的。板书设计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密度的定义: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单位: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鉴别物质。密度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②理解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科学意义。2.科学思维: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科学量的方法;会查密度表;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鉴别物质。3.探究实践:通过测量同一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比值,找出质量与体积的定量关系。4.态度责任: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感受科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科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密度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它反映了物质属性的概念,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从而认识物质这种特性,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意义,密度可用来鉴别物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桌上放着 3 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要你把它们鉴别出来。你也许会根据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用磁铁将铁和铝分辨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铜块的质量最大,铝块的质量最小。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那么,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引入课题密度的概念 探索活动 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块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识,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 3.1-2中,研究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铝块1铝块2铝块32.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线上。 3.根据表 3.1-2中的数据以及所作的图像,可以发现铝块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中可以得到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 数据处理: 得出结论: 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铝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思考与讨论 如果把铝块换成铜块、铁块或者木块,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会跟铝块一样吗 归纳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物质不同,其比值一也也不同。 在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继续探究:利用密度的定义写出密度的公式以及单位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有时质量m的单位用克(g),体积V的单位用厘米3(cm3),密度的单位用克/厘米3(g/cm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情境展示: 继续探究:同样是比值定义,速度能反映物体的运动快慢,密度能反映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各种物质也都有各自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是一种比颜色和气味要隐蔽些的特性,反映了物质组成的紧密程度。 继续探究:阅读密度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相同物质密度一般相同; 2.同种物质密度与它的状态有关; 3.固体密度一般比液体大、气体密度大约是固体液体的1/1000。 继续探究: 请你给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大小关系建立微观模型。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思考与讨论 1. 纯水密度为 1.0×103kg /m3,试说出它的含义。 参考:1米3的纯水,质量是1.0×103千克 2. 生活中常有人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参考:①相同体积时,铁比棉花质量大。②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科学思维:定性到定量。 不是每种物质进行实验,而是通过讨论、归纳出结论。 运用比值定义得出密度的概念。 运用模型将密度与分子的知识联系起来,更易理解密度反映组成物质的紧密程度。密度的应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例题 某同学想了解一把汤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用天平测得汤匙的质量为 31.6 g,当他将汤匙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量筒的读数由 25 mL增大为 29 mL。试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把汤匙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请归纳解题思路: 思考与讨论 把一瓶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几小时后,乳酸菌饮料瓶的瓶盖的变化如图所示。试推断乳酸菌饮料在冷冻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解释。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核心概念聚焦1.关于水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3的水质量是100kg B.1m3 的水质量是1kgC.1m3的水质量是1×103kg D.1kg的水的体积是103m32.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3.平时我们常说“油比水轻”,实质上是指( )A.油的重力比水的重力小 B.油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小C.油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小 D.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4.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 B. C. D.5.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6.水结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C.质量和密度都变小,体积变大 D.质量体积都变大,密度不变7.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 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2 kg/m3 B.4 kg/m3 C.6 kg/m3 D.无法确定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图象。(1)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2)水的m-V图像应在 (填“I”“II”或“III”)区域。核心素养提升9.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表示出来,根据图像同学们认为:①m1=m2>m3>m4; ②V1=V2>V3>V4; ③ρ1<ρ2=ρ3<ρ4;④ρ1>ρ2=ρ3>ρ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11.现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小球,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球的标号 A B C D体积/cm3 5 8 12 18质量/g 10 20 24 36(a)下数据。(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 。(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 方法,更加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3)分析可知,标号为 的球与其它三个球材料不同。12.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质量为m1 、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m2,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V1、V2,在图的m-V图像中标出A点(m1,V1)和B点(m2,V2)。请求出:(1)烧杯质量为 g。(2)该液体未知的密度为多少?创新素养应用13.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1)使用托盘天平只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值偏 。(3)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此时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g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多少?注射器内 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 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 空气体积压缩前 P 24mL V压缩后 2P 14mL 0.5V参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C 2.B 3.D 4.C 5.D 6.B 7.B 8.(1)4:1 (2)III核心素养提升9.A 10.A11.(1)质量/体积(g/cm3) (2)画图象 (3)B12.(1)30 (2)0.7g/cm3创新素养应用13.(1)在左盘继续加大米,直到天平平衡为止;(2)小(3)1.25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 (共22张ppt).pptx 第3章 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 教学设计.docx 考试这样考--第1节 质量和密度(第3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