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5年2月高三开学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龙山文化代表陶寺遗址考古发现,蟠龙纹陶盘、鼍鼓、特馨只见于大型墓中,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可见当时A.贫富层级已经极为细致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时人墓葬理念存在差异D.社会初步形成礼法等级2.图1为《汉书·卜式传》中的相关记载。卜式的经历反映出汉代卜式,河南人,以田高为事。元狩二年,式入财二十万助国,被武帝拜为中郎,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元鼎六年,式为御史大夫,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上由是不说式,贬其为太子太傅。后式以寿终。图1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国家政策因时而变C.经济环境逐步宽松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唐代,门下省给事中执掌封驳。《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629),太宗谓侍臣曰:“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一要求旨在A.提升官员政治意识B.改变唐朝社会风气C.提高政府决策效率D.扩大监察谏政职能4.宋代程颗,程颐兄弟所著的《二程外书》中记载:“立宗必有夺宗(变非大宗为大宗)法。如卑幼为大臣,以今之法,自合立庙,不可使从宗子(族长)以祭。”这反映了A.血缘宗法观念的强化B.地方治理脱节国家管理C.皇权向基层宗法渗透D.宗族内部权力分配调整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5.表1为1873一190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棉花、棉纱与棉布的进出口统计。这表明表1棉花棉纱棉布年份出超(十)或入超(一)出超(十)或入超(一)出超(十)或入超(一)1873-106962-41025-246576431883-114445-137896-251030931893+316146-593797-387146591903+423369-1656186-91285172A.清朝政府腐朽无能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列强资本侵略加剧D.晚清生产方式传统6.徐州会战至武汉会战期间,毛泽东分析日军侵华战略时指出,对日本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向上的变化,那就是他扩大了领土、人口和资源”,但是,“他占领中国的土地是暂时的。中国游击战争的猛烈发展,将使他的占领区实际上限制在狭小的地带”。毛泽东这种判断主要基于A.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B.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论持久战》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D,敌后战场的开辟牵制大量日军兵力7.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命名高频用词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下列高频用词符合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民主”“人民”“群众”“新华”B.“青年”“工人”“妇女”“少年”C.“红旗”“红色”“工人”“青年”D.“救国”“大众”“群众”“文艺”8.1954年宪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及其步骤都做了规定。宪法在制定的时候就被确定为过渡性宪法,被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这说明宪法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渡B,构建了新中国政治制度框架C.宣告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9.图2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件特殊藏品,新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营业执照。颁发时间是1985年4月13日,颁发对象是大连市金桦人样阳个体户姜维。这一藏品见证了营业执照、A.中国行政体制的伟大变革18B.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突破@C,农村改革开放的快速进展D,国有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图210.1167年,亨利二世创建牛津大学,颁布特许状,为学生和学者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护。1254年,教皇授予牛津大学特许权,规定牛津大学教师和学生享有免税免役权,选举权、公共印章、普选官员,并依照章程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这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大学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B.有相对独立的自治地位C.受王权和神权双重压制D.脱离了基督教会的影响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2025年2月高三开学联考试题一、选择题题号123101112131415答案DBABB二、非选择题16.(12分)【参考答案】清朝致任制度的解读,可从以下角度作答:(1)从清朝致仕制度品级的视角,清朝致仕制度具有等级性,清朝根据官员的品级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满足了清朝特权阶级的利益,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清朝等级制度在致仕制度上的具体体现。(2)从清朝致仕制度内容的视角,清朝优待致仕官员,致仕后待遇优厚,兼顾了官员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有利买官员老年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致仕待遇不同,反映出清朝致仕制度的人治色彩。(3)从清朝致仕官员俸禄形式和官员管理的视角,清朝致仕制度具有时代性,清朝官员俸禄形式由田地转变为货币形式,是清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也促进了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山东小北高考制作发布(4)从整体视角:清朝致什制度巩固了清朝统治、保证官民的合理比例,促进国家机构新陈代谢、提高清政府的行政效幸,有助于清政府解决宫员老年问题,(也可以从清朝致仕制度的年龄和待遇的视角,具有强制性、灵活性、随意性,人治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评分细则:每个角度4分,视角2分内容作用2分,>答出任3个角度即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如强制性、灵活性、随意性,人治的特点,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17.(13分)【参考答案】(1)不同:东方文化派,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对现代经济科学技术的运用。东方文化派,主张中西融合。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近代技术的局限性,旨在追求人类的解放。(2)认识角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角度一时代背景:一战后世界范围内反省西方文明潮流的兴起: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上任意3点,任两点2分,共4分)角度二内容和路径:构建新文明的内容和路径具有多样性。(2分)角度三时代价值:新文明形态是救国探索的深化: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指明了中国新文明的方向社会主义。(答出1点2分,两点3分。如从时代责任、家国情怀角度作答,也可酌情赋分。)(阅卷细则)(1)不同:东方文化派: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主张中西融合。(每点2分,任意答出1点即可得2分。)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对现代经济、科学技术的运用;指出近代技术的局限性,旨在追求人类的解放。(每点2分,任意答出1点即可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史.pdf 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