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教学课件第七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1.掌握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差异。2.了解三城市地理位置的关系,从而了解长株潭发展的内部联系的必要性。3.了解长株潭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现状和意义。你怎么理解“城市群”的概念?有很多城市组成,彼此的联系十分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导 入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 。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省 部长沙、株洲、湘潭湖 南东地理位置一 、城市群概况湘江长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北而上,在下游依次流经株洲、湘潭和长沙,在岳阳注入洞庭湖。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河流三足鼎立一江串三城地形以丘陵为主,处湘中丘陵地区地形特征人口与经济: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冷湿,降水多集中在4、5、6月。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有铁路、公路、湘江相连交通交通便利京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沙京广线沪昆线株洲(铁路枢纽)京广高铁京广线沪昆线湘江读图,说一说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_____,地处_________地区,_____流经这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东部湘中丘陵湘江读图说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交通关系。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呈_________之势,其间有_____、_____和_____相连,交通便利。通常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__。长株潭城市群三足鼎立铁路公路湘江长株潭城市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沙、株洲、湘潭尽管彼此相距很近,自然地理条件也很差不多,却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二 、三市的发展差异长沙1.湖南省省会2.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3.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4.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长沙长沙是湖南省省会也是湖南最大的城市被称为快乐之都还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以计算机最为著名长沙:工程机械京广线自北向南穿过长沙湖南长沙:星楼湖南长沙:橘子洲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株洲株洲1.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2.株洲是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3.株洲建有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也很发达。株洲炎帝广场株洲:电力机车生产线株洲电力机车株洲有色冶金株洲化学工业湘潭湘潭1. 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2.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3.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湘潭钢铁工业湘潭机电湘潭韶山市:毛泽东故居湘潭韶山市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雨湖公园小 结城市定位 工业 交通 旅游长沙株洲湘潭省会铁路枢纽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新材料、工程机械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治金和化学工业基地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交通运输便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有伏波岭、湘江、凤凰山等著名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在编制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的过程中,有些专家认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各有侧重,避免雷同,但又要取长补短,加强协作。就城市定位来说,长沙是省会,株洲是铁路枢纽,湘潭是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三市共同构建湖南的核心城市群。就机械行业来说,长沙侧重工程机械,株洲侧重铁路机械,湘潭侧重电工机械,三市共同构建大型机械工业基地。就冶金行业来说,株洲侧重有色冶金,湘潭侧重黑色冶金,长沙则要限制冶金行业的发展。专家观点有道理。长株潭三市城市定位和支柱产业不一样,三市应结合自身实际,避免雷同,但又要取长补短,加强协作,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你认为专家的观点有道理吗?议一议三市为什么要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阅读教材p66的第一段文字,思考问题:1.三市实施了什么建设?2.三市实施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是什么?3.三市实施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一体化建设三市距离较近,布局紧凑;现代化交通运输发达。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发展城市群的整体优势,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三、三市的发展联系“城市病”特大城市500万—1000万超大城市超过1000万思考:为什么要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一个城市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区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成为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势必会出现“城市病”,建设城市群可以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雾霾堵车垃圾围城房价高入托难三市距离近交通发达三市一体化建设避免出现城市病发展整体优势电信部门:把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三市之间通话按市内标准而不是按长途电话标准收费,为市民节省话费。交通部门: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三市之间开行城际公共汽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1.将长株潭建设成一个高效能和生态型的城市群,你认为上述举措合理吗?2.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办法?为加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各部门代表分别阐述了本行业的发展举措。据此完成下列任务。环保部门:湘江流经三市市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株洲、湘潭和长沙,要明确各个城市的环保责任,严格保护好湘江的水环境。旅游部门:把三市的观光旅游项目整合起来,构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旅游图。合理。把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可以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又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等等。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批准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说一说:什么是两型社会?“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面推行节约措施,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取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文明,减少环境破坏和各种污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下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些措施,据此完成下列任务。●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即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城市群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形式,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卫星城镇或发展工业,或承担居住、旅游、商贸等功能。●湘江作为城市群的生态走廊,对于城市群的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要严格保护沿江湿地和山水景观,使之成为景色秀美的滨江风光带。●提高绿化率,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建立“两型社会”风尚。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景观——昭山株洲市公共自行车长沙市橘子洲①上述措施是否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②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你认为有哪些积极意义?③议一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贯彻“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上述措施合理。有的措施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等;有的措施体现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如:保留大面积绿地、构建湘江风光带等。积极意义: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转变了发展方式,将发展速度与保护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坚持资源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改善城乡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使用可降解购物袋,垃圾分类处理,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多乘公交车、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