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通过熟字比较、偏旁归类、随文识记等方法识记“晓、慈”等6个生字和多音字“行”,通过观察比较,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诗句想象画面,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领会诗的意境。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诗句想象画面,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领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以图赏荷,以诗引诗
(生课前读诗)
师:同学们好!你们的朗读可真好听,神采奕奕,整整齐齐。老师想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游戏名字叫“看图猜诗”,聪明的你们能猜出来吗?(出示图片)
生:《小池》。
师:一猜就对,果然聪明。会背吗?(生背)
师:猜得准,背得好,真动听。让我们再来猜。(出示图片)
生:这是《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从一幅画想到了一首诗,可真会联想呀。我们一起背一背这两首诗吧。
(生齐背)
师:这两首诗都写了一种植物,是—
生:(齐)荷。
师:古往今来,荷备受诗人喜爱,写荷的诗也层出不穷。今天我们继续赏荷。
二、以诗赏荷,想象入境
师:(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谁愿意读?
(师指名读)
师:读得很准确!(出示“映”字拼音)看,这个生字是后鼻音,有点难读,谁能读得准?
(师指名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放到诗句中,谁再来读?
(师指名读)
师:字字清晰,也读得很正确,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魔棒,请同学们看着小魔棒再读一次。(生自读、齐读诗句。)
师:读得可真好!刚才我们读的诗句中有“荷”吗?
生: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
师:你很会发现。还有没有?
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中的“莲”。
师:可是,这里没有“荷”字呀?没错“,莲”就是“荷”“,荷”就是“莲”。在古诗中,诗人会因为创作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选择性使用词语,你看——(出示关于“莲”或者“荷”的诗句)
师:在《江南》中,作者这样写——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在《小池》中,杨万里这样写—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今天的这首诗中,是这样写——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诗中的莲与荷写得美,同学们读得也美!老师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画,可这幅画还没有颜色。(出示荷花图线稿)我想送你一支神笔,也画一画莲与荷。我们边读边想象,应该画什么颜色呢?
(生齐读)
师:你想给莲叶画什么颜色?
生:我想画绿色。
师:什么绿?
生:碧绿。
生:带透明的绿色。生:深绿。
师:同学们可真是小画家呀,能画出这么多种绿色的荷叶。那荷花你想画什么颜色?
生:粉红色。生:淡粉色。
师:同学们的这支神笔真厉害,能画出各种各样的绿荷叶和红荷花。但是啊,诗人的诗句更厉害,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读得真好,荷叶荷花仿佛在眼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71页,拿起笔,圈一圈诗句中荷叶和荷花是怎样的。
生:我圈了“碧”。“碧”就是碧绿,说明荷叶是碧绿色。
生:我圈了“别样红”和“无穷碧”。荷花很红,荷叶很绿。
师:好一个“别样红”和“无穷碧”。“无穷碧”是什么意思?
生:很绿、很美、很好看。
生:荷叶特别绿,好像连着天一样。
师:这荷叶仿佛连着天,特别—
生:特别多,多得数不清,无边无际,都快连着天上了。
生:荷叶特别密,一片接着一片,一层又一层,水全都被盖住了。
师:是啊,快看!这莲叶一片挨着一片,密密层层,往前看,是一大片绿绿的莲叶;再往前看,还是——
生:绿绿的荷叶。
师:再往前看,还是—生:特别多的荷叶。
师:这可真是—
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没错,真多!真绿!这莲叶一直蔓延,蔓延,绿到了三潭印月,绿到了——
生:白堤和苏堤。
师:绿到了——生:断桥。
师:甚至绿到了那水天相接的地方。这就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看,我们读着诗句,就找到了诗人的法宝。同学们会画出很多很绿的莲叶,诗人用“无穷碧”写出更多更绿的莲叶。在这句诗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生:别样红的荷叶。
师:是怎样的红?
生:特别红,与众不同的红。
师:是呀,“别样红”就是特别红,红得不一般啊!那请同学们再读读诗句,找一找为什么这荷花会“别样红”。
生:我找到了“,别样红”是因为它“映日”,有太阳照着,所以红得不一般。
师:秘密就藏在这里,你太会读诗了。想一想,太阳照着的荷花,多美呀,多红呀!看“,映”字的左边是个“日”,右边好像一个张开手臂、迎着太阳、享受着阳光照耀的孩子!小荷花也是一样,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
生:特别红,红艳艳的。
师:那这就是——
生:(齐)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是一朵荷花红得特别吗?
生:不是,是很多荷花,一大片荷花,像荷叶那么多的荷花,都特别红。
师:是啊!太阳照射着荷花,小荷花舒展开身体,红得发光,娇艳无比。荷花像同学们一样,争先恐后开放,一大片一大片的,与太阳相辉映,仿佛映红了天空—
生:(齐)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你看,这莲叶又多又绿,无边无际,这荷花映日,红得特别。满眼是绿,满眼是红,真是一幅画卷啊—
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这望不尽的莲叶,这数不尽的荷花,让我们不禁发出声声感叹—
生: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赏荷“不同”,叹荷之美
师:你还想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赞美?
生:与众不同!生:好看极了!
师:想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的吗 我们来读读这首诗的前两句。
生:(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生:不与。
生:毕竟。
师:想不到吧,作者是用这个词来赞美的。(出示:毕竟)读准它。
(生齐读)
师:怎么记住“竟”?
生:我用加一加“,立”加“日”加“儿”就是“竟”。
师“:毕竟”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特别美丽。生:就是到底的意思。
师:原来“毕竟”是到底、终究、非同一般的意思,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杨万里看到这如画的美景,忍不住赞美。
生:(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我们来读准它,读出节奏来。
生:(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作者用“毕竟”来赞美莲叶、荷花,但在这两句诗中却没有写莲叶和荷花,倒是写了什么?
生:写到了西湖。
生:写到了四时的风光。
师:说到西湖风光,我们就不得不提起西湖十景。作为杭州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生: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生:曲院风荷,南屏晚钟。生:苏堤春晓,柳浪闻莺。
师:你们真不愧是杭州人,说起西湖十景来如数家珍。可是,前面我们不是说赞美荷花吗,怎么变成写西湖了?作者这两句诗到底是在写西湖,还是在写荷花?
生:我觉得是写荷花,因为这里说“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我觉得也是写荷花,因为这是六月,六月正是荷花开的时候。
生:是写荷花的,这里说的是荷花开的时候西湖的风光很美。
师:原来并不是写西湖啊,而是在说六月的风光比其他四时都要美!这六月的风光是什么呢?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师:原来,作者在这里赞美西湖就是赞美荷花,赞美荷花就是赞美西湖啊!让我们也来赞一赞作者的眼中之景,齐读四句诗。
(生齐读)
师:同学们,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呢。来,让我们拿起你手上的小荷花(荷花式样作业纸),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想象你就是那一片片绿绿的荷叶,就是那一朵朵荷花。
(师生摇动手中荷花共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歌曲)
四、以荷赏“情”,悟情之深
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美的风景画,诗人在这首诗的开头就迫不及待地发出赞美——
生:(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你能给这首诗写个题目吗?
生:荷花。
生:西湖荷花。生:六月的西湖。
师:同学们都抓住了诗中的主要景物“荷”来写题目。真是个好办法。那诗人写的是什么题目呢?请你读一读。(板书课题)
生:(指名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刚才我们说这首诗是在赞美荷花,可是题目中有荷花吗?
生:没有。
师:作者会不会写错题目了啊?我们来一探究竟。题目中写了什么?
生:写了一个人,他叫林子方。生:还写了净慈寺。
师:这是个地名,对吧?
生:还写了时间,就是“晓”,指早晨。
师:你怎么知道“晓”是指早晨呀?
生:我们学过《春晓》“,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你会迁移联想,真棒!这是理解古诗的好方法。题目中还写了什么呀?
生:还写了干什么,就是“送”,他在送林子方。
师:你们真会读书。是啊,题目写了时间——
(指着板书上的“晓”字)
生:晓。
师:写了地点—
生:净慈寺。
师:写了干什么—
生:送林子方。
师:现在再来读读题目。
(生读诗题)
师:这回不仅把字读正确了,断句也很准呢!奇怪,他不是要送别好朋友林子方吗?可是诗句中没有写,都在写荷花,这是怎么回事?
生:这是作者送林子方的时候看到的景色,他就写了。
生:景色太美了,他忍不住赞美。
师:如果是你的好朋友要离开了,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生:我会说“祝你一路顺风,以后要回来看我哦”。
生:我会说“希望你以后天天开心,别忘了我”。生:我会说“祝你交到新的好朋友,在新的地方学习进步,开开心心”。
师:真是善良的孩子,都是对朋友的祝福。那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送别的。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送别诗,(出示)读——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李白怎样和朋友告别?
生:他说他们的感情很深,我觉得他在感谢汪伦来送他。
生:他说桃花潭水再怎么深,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感情。
师:李白和汪伦的情谊可真深厚啊。看来桃花潭水深千尺,并不是要写桃花潭水有多深,而是借桃花潭水,写—
生:他们的感情深。
师:真棒!是借眼前的景写心中的情。我们再读今天这首诗,作者是在借什么来写他和好朋友的深厚友情呢?
生:杨万里用“无穷碧”来写他们的感情。
师:莲叶无穷碧,友谊万古青。
生:他用“接天莲叶”来写他们的感情。
师:是呀,莲叶接天,情比金坚。
生:他用“荷花别样红”来写。
师:没错,荷花别样红,友情别样浓。
师:诗句中,虽然没有写到人和事,但杨万里借眼中看到的莲叶和荷花已经道出了他和林子方的深情厚谊。
师:我们再看看题目,看看到底好不好?
(生读诗题)
师:面对着满湖莲叶、荷花,诗人情不自禁感叹—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面对友人离去,诗人饱含深情—
生:(读)毕竟天涯难再逢,此情不与他人同。
师:这眼中景,这心中情,相互交融。说不尽,道不完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整首诗,感受他们的深情厚谊。(生读诗)
师:作者把他的心中之情都寄托在了眼中之景里,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全都融入在这美景中。(生齐读古诗)
五、以“荷”写字,再诵寄情
师:我们美美地赏了莲叶荷花,美美地感受了诗人借莲叶、荷花表达的深厚友情,下面我们也来美美地写一写这“莲”与“荷”。请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草字头。生:都是上下结构。
师:请你跟老师一起书空。(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师:现在请拿出你的小荷花,把“莲”和“荷”美美地补进去吧。注意写字的姿势也要美美的哦。
(生写字,师巡视、批改、点评。)
师:同学们,荷、莲在古代有“纯洁”的意思,
所以很多诗人喜欢用他们来表达情感和志向。尤其是杨万里,游西湖时诗兴大发,一口气就写了十首赞美荷花的诗。看——(出示杨万里写荷的首古诗,略。)
师:诗中有画,诗中含情,让我们伴着音乐,背一背今天这首诗,想象那不与四时同的风光,那纯洁如荷花的友情。
(生齐背古诗)
师:荷花美,荷花纯洁,所以杨万里用荷来写与好友的深情。下课时,你也可以把手上的小荷花送给你最要好的朋友哦。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