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3.叶子的纹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3.叶子的纹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3.叶子的纹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叶子的纹理》是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是个艺术家”中的第三课。本单元聚焦自然事物独特纹理与斑纹,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学习观察细节,尝试用绘画等方式表现。
叶子是大自然中常见且富有变化的元素,不同种类的叶子有着各自独特的纹理。这些纹理不仅是叶子的自然生长特征,更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通过对叶子纹理的观察、欣赏和表现,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然的奥秘,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这一课也是对之前课程中色彩、形状等基础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拓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中的艺术元素,为后续的美术创作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上,教材通过展示各种不同叶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纹理的形态、走向和特点,并鼓励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叶子的纹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发展阶段。这种从观察到实践的编排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叶子的纹理特点,了解纹理的基本形态和构成方式。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胆地表现叶子的纹理,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运用、色彩的平涂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叶子纹理。在绘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发挥想象,对叶子纹理进行创意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发现自然美的意识。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不同叶子的纹理特点,包括叶脉的形状、走向以及纹理的疏密等。
让学生掌握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叶子纹理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描绘出叶子的纹理特征。
四、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来表现叶子的纹理,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在绘画过程中,准确控制线条的流畅度和色彩的均匀度,以及把握好画面的构图,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不同叶子的实物、高清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叶子纹理的多样性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例如,在导入环节,将各种形状、颜色、纹理的叶子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观察和触摸,获得最直观的感受。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纹理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它们。例如,在观察叶子纹理时,提问学生“这些叶脉像什么?”“如果让你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纹理,你会怎么画?”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践操作法: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表现叶子纹理的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叶子纹理的特点和表现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评价环节,也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个装满各种叶子的神秘盒子。上课伊始,向学生展示这个神秘盒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从盒子里摸出一片叶子,通过触摸来猜测自己摸到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描述叶子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互动方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中,同时也初步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特征,为后续观察叶子纹理做铺垫。
(二)新授
展示与观察
教师将学生摸出的叶子收集起来,展示在黑板上,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更多不同种类叶子的高清图片,包括银杏叶、枫叶、竹叶、荷叶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叶子的形状,提问:“这些叶子的形状都一样吗?它们分别像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叶子形状。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纹理,用手指沿着叶脉轻轻触摸,感受叶脉的走向和起伏。提问:“叶子上的这些纹路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分布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叶子纹理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叶子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从形状和纹理两个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事物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对叶子的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表现叶子纹理打下基础。
深入探究纹理
教师再次展示叶子图片,利用图片放大功能,将叶子的纹理部分放大,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叶脉的细节。讲解叶脉分为主脉和侧脉,主脉一般比较粗壮,从叶子的基部延伸到叶尖,侧脉则从主脉向两侧分支,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叶子纹理的疏密程度和弯曲程度的差异,提问:“哪些叶子的纹理比较密集?哪些比较稀疏?纹理的弯曲程度对叶子的整体感觉有什么影响?”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叶子纹理的独特之处。
设计意图:深入剖析叶子纹理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对叶子纹理有更深入、专业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要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为后续的绘画表现提供理论支持。
艺术作品欣赏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以叶子纹理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摄影、手工等。如一些画家运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叶子纹理,展现叶子的生机与美感;摄影师通过独特的光影捕捉叶子纹理的细节;手工艺人用树叶制作出精美的纹理图案等。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提问:“这些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叶子纹理的?他们运用了哪些色彩和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对叶子纹理的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示范创作
线条表现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线条表现叶子纹理。首先,用流畅的曲线画出叶子的形状,确定叶子的大致轮廓。然后,从叶子的基部开始,用较粗的线条画出主脉,沿着主脉向两侧,用稍细的线条画出侧脉,注意侧脉的走向和分支角度要符合叶子的自然形态。在绘制过程中,边画边讲解线条的运用技巧,如线条要流畅、自然,避免出现生硬的转折和停顿。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过程,提问:“在画叶脉的时候,线条的粗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变化?”让学生理解线条粗细变化可以表现出叶脉的主次和层次感。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示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用线条表现叶子纹理的步骤和方法,掌握线条运用的技巧,为学生自己的绘画实践提供直观的参考。
色彩表现示范
教师选择一片绿色的叶子,示范用色彩表现叶子纹理。首先,用浅绿色平涂叶子的整个叶面,注意色彩要均匀,不要出现留白和颜色堆积的情况。然后,用深绿色沿着叶脉的位置轻轻描绘,强调叶脉的存在,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来突出叶子纹理的立体感。在绘画过程中,讲解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原则,如要根据叶子的实际颜色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效果来选择色彩。
引导学生观察色彩表现的效果,提问:“使用不同深浅的绿色来表现叶子纹理,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让学生体会色彩在表现叶子纹理时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示范色彩表现叶子纹理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学会用色彩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丰富学生的创作手段。
创意表现启发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表现叶子纹理的作品,如将叶子纹理与其他图案相结合,或者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叶子纹理。启发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怎样表现叶子的纹理?你能想到哪些独特的创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发挥想象,探索不同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能力。
(四)学生实践
布置任务: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叶子,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叶子实物,也可以是自己脑海中印象深刻的叶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叶子的纹理,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意表现。
学生创作:学生开始绘画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绘画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具体的建议,如帮助他们确定叶子的形状和线条的走向;对于有创意想法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台上。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请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叶子,运用了哪些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叶子纹理,以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创意。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对每一幅作品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作品和交流学台,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课堂总结
总结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叶子的纹理特点、表现方法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自然,发现更多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续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