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卖油翁》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卖油翁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养成谦虚、谨慎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感受文言文简洁含蓄的特点。
2.在反复诵读中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陶瓷和木雕的图片:
在在生活中,大家是否留意过那些看似平凡却身怀绝技的人?比如街头用糖稀绘出精美图案的手艺人,几笔就能勾勒出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引得众人围观赞叹。其实,类似的故事古已有之。北宋时期,有位擅长射箭的陈尧咨,他自恃箭术高超,颇为骄傲。然而,一位卖油的老翁却对他的箭术不以为然,还当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倒油技艺。这究竟是怎样一番精彩场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卖油翁》的故事,去探寻其中蕴含的道理 。
教师板书课题:卖油翁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欧阳修”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吉州永丰人。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作品众多,散文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诗歌如《戏答元珍》,词作有《生查子 元夕》等。还著有笔记小说《归田录》,并主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北宋时期,社会崇文抑武,文官地位高,武将受制约。与此同时,文化领域骈俪之风盛行,追求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倡导 “文以载道”,力图革新文风。他创作《卖油翁》,借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故事,以质朴文字阐述 “熟能生巧”,批判骄矜自满。借日常小事传递深刻哲理,既针砭时弊,又践行其文学主张 。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释一释重点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2.有不懂的字、句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画出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预设: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一下课文部分内容吧。
师生疏通: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在刚刚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预设: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他曾经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开。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一下课文部分内容吧。
师生疏通: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在刚刚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预设:【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一下课文部分内容吧。
师生疏通: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在刚刚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预设:
【译文】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穿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康肃公只好笑着让他走了。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分析一下本文的故事要素
(学生朗读课文,勾画课文回答)
学生:地点:家圃
学生:人物:卖油翁 陈尧咨
学生:起因:陈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学生:经过: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生:结果: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教师:同学们,请你看下列图复述课文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则小故事,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
(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复述回答)
预设:一天,陈尧咨在自家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翁对陈尧咨十中八九的射箭技术不以为然,认为“但手熟尔”。陈尧咨很生气地质问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便向他演示了“酌油”技艺,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
三、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分角色再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并说说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有什么反应。
教师:同学们,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有什么反应?他是怎样评价的?
(学生朗读课外,勾画课文回答)
学生: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学生: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学生:(卖油翁)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教师:同学们,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学生朗读课外,勾画课文回答)
学生: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学生: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教师:同学们,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出示图表: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预设: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卖油翁化解冲突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体现在卖油翁的态度上,面对陈尧咨的愤怒,他平静应对:“以我酌油知之。”
学生: 体现在卖油翁的绝活儿上,他演示倒油绝活,心不慌,手不抖,神闲气稳,一气呵成。
学生: 体现在卖油翁善于运用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令陈尧咨心服口服,冲突也随之化解。
………
教师:陈尧咨和卖油翁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教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讨论分析一下陈尧咨
(学生朗读课文,勾画语句分析)
学生勾画语句: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语言描写,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自矜”之状跃然纸上。
学生勾画语句: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忿然”表现的是他遭否定后的暴躁神态。
学生: 这是陈尧咨在被人轻视后的恼怒和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言。“忿然”的神态和盛气凌人的语气,把他的骄横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勾画语句:康肃笑而遣之。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本句运用神态、动作描写,这里不是直接描述陈尧咨的态度,而是从侧面表现陈尧咨的尴尬,因为理亏,所以他无话可说, 只能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卖油翁
学生勾画语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睨之”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屑一顾的神态。卖油翁的“睨”,与前文的“自矜”形成对比,引出了下文陈尧咨的不满。
学生勾画语句:(卖油翁)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在不慌不忙的应答之间,卖油翁流露出藐视之意。
学生勾画语句: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酌油技艺。
学生勾画语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卖油翁用事实证明了前文的“无他,但手熟尔”的说法,再次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淡然的语气,表现了卖油翁谦逊的性格特点。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面我们对本文两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再一起来归纳一下两个人物的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师指正:
卖油翁:身怀绝技却不张扬;懂得如何教育人,聪明谦虚;不卑不亢。
陈尧咨:骄傲自大,虚荣;有知错就改的精神。
教师追问:此处引用什么写作手法
学生:对比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陈尧咨和卖油翁都算得上是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抢答)
学生:多练
学生:手熟
学生:技绝
教师补充:这就是熟能生巧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小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①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学生: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学生:③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学生: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⑤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学生:⑥智者超然物外。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深入理解一下课文,把一些文言现象分类梳理一下。
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回顾课文,开篇即写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两人的对话,为卖油翁表演钱孔沥油作铺垫。
教师:同学们,结合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心理,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最后不得不“笑而遣之”。“笑”字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教师点拨: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也很大,而且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他辩驳不倒,因此只得“笑而遣之”。他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来说确实不容易。
学生:“笑”,既是有所领悟、惭愧的笑,
学生:也是自我解嘲、尴尬的笑
教师补充:可见,这是“传神之笔”。
教师:同学们,文章写了两件事,为什么详写酌油,略写射箭?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是为了用具体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突出卖油翁技艺的高超,
学生: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带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都是为了衬托卖油翁。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重点字词句归纳一下。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文言句式
三、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文通过讲述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故事,生动呈现两人的不同形象与性格。陈尧咨善射便骄傲自满,卖油翁倒油技艺高超却谦逊低调。故事旨在揭示 “熟能生巧” 的道理,强调无论本领多高都不应自满。同时,也劝诫人们要保持谦逊,重视实践,在不断练习中提升技艺,切不可因一技之长便目空一切。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1:感悟一:
卖油翁凭长期倒油经验,练就精准沥油的绝技,诠释了 “熟能生巧” 的道理。这让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反复练习,就能掌握技巧、提升能力。
预设2:感悟二:
卖油翁面对陈尧咨的傲慢,不卑不亢,展现出低调谦逊的品质。反观陈尧咨,因射箭本领而自傲。这告诫我,即便学有所成,也不能骄傲自满,要像卖油翁一样,低调做人,潜心做事,用谦逊和努力收获更多成长。
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故事短小,寓理深长。
故事聚焦陈尧咨射箭与卖油翁沥油场景,未着墨冗长情节。陈尧咨自恃善射,态度傲慢;卖油翁不慌不忙,以 “但手熟尔” 道出真谛。通过简单对话与动作描写,将两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4.板书设计:
四、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再要求学生巩固。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1.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应该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反思】
本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浅易文言文,增强文言语感的经典文言小品文。所以本教学设计首先注重落实字词基础;然后用抢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以人物为核心,细读课文,通过表演的方式,抓住重点实词、虚词,揣摩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了解文言语言简洁精练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质疑探究,走进文本背后,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文言故事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
【预习作业】
1.预习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熟悉本课内容,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3.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