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一起长大第6课 请帮我一下(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我们一起长大第6课 请帮我一下(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6课 请帮我一下(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人都会有困难,初步理解生活中遇到困难很正常,树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的价值观。 2.遇到困难不慌乱,明白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初步形成主动和坚韧的好品格。 3.树立求助意识,学会智慧地应对困难,提升克服困难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懂得求助的重要性,知道哪些困难该求助,初步形成正确的求助观念。 教学难点 在遇到困难时敢于求助,能根据自身能力、困难危急、难易程度来选择应对困难的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板块一:说一说做一做,遇到困难不要慌 活动一:有困难,说出来 1.教师导入:今天早上老师上班时,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轮胎没气了,这可怎么办呢?老师想了想,决定步行去上班,准时到达了学校。 2.教师提问:老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3.教师过渡:这是老师今早遇到的困难,这些同学又遇到什么样的困 难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 4.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呢?请大家先画一画自己的困难,再在小组内议一议,像老师和这些同学一样,大声说出来。 我的困难卡生活学习
5.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讨论“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教师巡回倾听,适时给予正面反馈和鼓励。 6.引导发现: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在学习、生活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活动二:遇困难,我不慌 1.提问:这些同学遇到困难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态 度的? (课件出示下列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情境。) 学生1:我老做错题,真着急啊。 学生2:我总忘记应该做的事,心情不太好。 学生3:我很想和一个同学做好朋友,可是她不喜欢和我一起玩,我很 难过! 学生4:我迷路了,好害怕! 2.师生互动交流。 (1)预设:这位同学一旦做错题就着急。 提问:你认为这种面对困难的态度可取吗?遇到这样的困难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预设:不着急。 (2)预设:忘记应该做的事就心烦,这种态度不可取。 提问:要是你遇到这样的困难,你是什么态度呢? 预设:不心烦。 (3)预设:同学不喜欢和自己一起玩,可能有她的原因吧,我们不应该难过。 点评:为你遇到困难所采取的态度点赞。 (4)预设:这位同学迷路了,感到很害怕! 启发:一旦迷路,我们不要一味地感到害怕,要赶紧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这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 3.归纳:从大家的交流中,老师看到了你们面对困难时的正确态度,为你们点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一旦遇到困难,我们就要像大家所说的那样,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争做不怕困难的小勇士。 (课件同步出示如下表格。) 不怕困难的小勇士做错题就着急冷静面对困难忘记应该做的事就心烦从容面对困难同学不喜欢一起玩就难过大度面对困难迷路了很害怕勇敢面对困难…………
4.手工制作,创作“我是不怕困难的小勇士”。指导学生用彩色卡纸、画笔等材料,制作一个代表自己的小勇士形象,再根据“我的困难卡”上自身的困难,在旁边写下自己面对这些困难时采取的态度。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述。 5.教师小结:遇到困难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板块二:辩一辩,分一分,分清困难再求助 活动三:有困难,会分类 (一)观点对对碰 1.教师引导:请大家来辩一辩。 辩题:是不是所有的困难都要求帮助? 正方:是的。 反方:不见得。 2.学生自由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点评并小结:原来,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别人,有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是能够解决的。小困难我们能自己解决的就不麻烦他人,尽量自己解决,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大麻烦时就要求助。 (二)给困难分分类 1.教师导入:有个小咕噜,总是求帮助,他不知道怎么区分自己的困难,哪些需求助,哪些不需要。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先来看看他遇到哪些 困难? (出示教材第23页儿歌) 2.教师提问:小咕噜遇到了哪些困难? 每一小组一套编号情境卡片(①衣服丢了;②不会跳绳;③迷路;④毽子踢到树上;⑤屋子起浓烟;⑥听到远处有巨响) 我能行请帮我其他
3.小组合作分分类: (1)组长铺开卡片; (2)组内观察卡片情境; (3)按类别分一分; (4)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4.小组展示,介绍如何给困难分类的,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5.呈现: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获得共识,形成大家认可的分类表。 6.教师小结: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解决困难的方式也会不一样。在遇到困难时,需要我们冷静、智慧地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困难危急、难易程度等来选择应对困难的方式,去区分哪些困难需求助,哪些不 需要。 (三)智慧直通车 1.联系生活,积极践行:现在,请把你的困难卡拿出来,对自己的困难进行分类,再连一连。 教师相继举例说明: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连线,比如遇到“题目做错了”的困难,如果能自己改正的,就连“我能行”;如果是不会做的难题,我们可以连“请帮我”;如果自己一时不确定,可以连“其他”。 2.教师出示连线结果 3.教师归纳:一些小困难我们要自己解决,遇到比较大的困难,解决不了要求助,危险的事情快求助。
板块三:课堂总结 人人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要怕;先把困难分分类,一步一步不要慌!
板块四:课后活动 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你会向谁求助?请连线。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