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19张)+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19张)+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1. 这些故事分别体现出什么传统美德
2.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精忠报国爱国;鹿乳奉亲—孝悌;孔融让梨—谦让等。
闻鸡起舞: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程门立雪: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朝风凛测。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1.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重点)
观看视频思考:中华传统美德有何重要作用?
①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③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1.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思考: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
某个炎炎夏日,许衡外出,看见行人纷纷到路边的一棵梨树下摘梨解渴,他却不去摘。有人问他,如今兵荒马乱的,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东汉名臣杨震有一次调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路过昌邑,当地县令王密是他举荐的。为感谢提挈之恩,王密白天空手去见杨震,晚上却准备了十斤金子送他。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正色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愧而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① 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绝的道德标准。
②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你知道哪些有关环境影响人的事例或话语?面对好的榜样我们该怎么做呢?
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正方:爱国行更重要
反方:爱国心更重要
限时15分钟
各方一辩陈述观点,n辩提问反驳,n+1辩总结
辩论题目:爱国心和爱国行,哪个更重要?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禁烟大使
抗日英雄
戍边战士
水稻之父
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3)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重要性
内容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1.清代有位官员叫叶存仁,从政30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一次离任时,他的部属在夜里送来很多礼物。叶存仁见状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叶存仁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坚守了( )
A. 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 脚踏实地的思想文化
C. 革故鼎新的思想观念
D. 谦虚谨慎的思想行为
A
2.最美女儿章宬、最美护士潘美儿、贴心民警沈云如……作为一座历来崇德向善的城市,湖州用一个个凡人善举构筑起群星璀璨的“两山”儿女道德群像。如今,湖州已涌现中国“时代楷模”群体1个,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人物10例、省道德模范23例、市道德模范116例,“中国好人”49例、“浙江好人”275例、“湖州好人”374例。这体现了( )
A. 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 脚踏实地的思想文化
C. 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D. 夸夸其谈的思想行为
C
3.下列能够体现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的句子有( )
①满腔热血洒疆场, 精忠报国铸辉煌
②愿将满腔热血洒, 只为守护这神州
③若问吾辈来世愿, 仍愿身披华夏裳
④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4.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C
5.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2分)“由义为荣,背义为耻。”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