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一中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应对策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曹县一中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应对策略

资源简介

科学备考,增强实效
——回看一轮找漏洞 筹划二轮谈策略
曹县一中 历史组 杨红梅
【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
一模考试结束后,我从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知识体系构建方面、解题技巧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结合一轮复习状况和学生考试的反馈,可以看出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点混乱。
2、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不够,不能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
3、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和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欠缺。
4、答题技巧和能力欠缺。
5、文综考试时间紧,做题速度慢,很多学生最后15分的改革题没来得及看。
6、学生自觉性差、心中无数,眼高手低。
【二轮复习的任务】
一、巩固一轮复习成果,狠抓基础,落实基础。
巩固基本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文科生来说是二轮复习中增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聚焦核心知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 建立主干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提升学科素养。
这是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安排得当,学生能迅速提高,安排使用不当,提高甚微。二轮通史加专题复习中,就是要让学生把主干知识从必修一、二、三中梳理出来,将知识点以年代为主串成“线”,以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为中心铺成 “面”,并适时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织成 “网”,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优化学生应试习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这是二轮复习中增分又一个重要方面。全国卷在材料的选取上与课程知识的脱离度较大,材料背后的历史信息更加隐蔽,题目的创设灵活多样,对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要求很高。二轮复习中的讲评课尤为重要,处理得当,学生应试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轮复习的应对策略】
一、确立主题,整合教材。
按照通史顺序将必修内容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史、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六大板块。再按通史顺序将六大板块划分13小专题。
二、上好两课,提高课堂效率。(复习课、讲评课)
1、复习课设计思路
环节一:明确目标、把握考情——课标分解、命题点搜索。
教师在研读考试说明、考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 明确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分析出本专题的高频考点,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环节二:梳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大胆取舍,抓好核心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主干知识的巩固,要求学生复习时注重知识由大到小的顺序逐层进行复习,构建出专题内知识结构。
例如复习【近代世界】这一板块时,划分为三个阶段(表格)
阶段特征
表现和史实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文艺
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15、16世纪—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时间
将知识点串成“线”
如: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样理清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基本线索和西方工业文明崛起过程的发展线索。
2、将知识点铺成“面”
就是将某一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也就是将同一时期的分布在必修一、二、三的知识进行整合。如:手工工场时期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科技
3、把知识点织成“网”
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以实现古今贯通、纵横联系。如:(1)三个时期欧洲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洲(美国)国家,亚洲(中国、日本)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的发展,联系与比较(2)引入与时俱进的史学研究的新观点,从联系比较中得结论,谈认识。
环节三:概括阶段特征,突破重难点,扫描热点。
全国卷重情境创设,突出时代性。这一环节中,教师以知识点或热点为切入,以具体题目为载体,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在运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点拨的重点是历史概念特别是时间概念、、阶段特征,同时让学生积累历史术语。
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春秋战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后(1840)--辛亥革命前后(1912)--新中国成立后(1949)--改革开放后(1978)
世界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15—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后---二战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如何建构核心历史概念
1、厘清要素,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发生前(背景、原因)→发生中(内容、过程、特征)→发生后(结果、影响、评价)
2、关联其他概念或知识,拓展视野、升华认识。
如:宋“不抑兼并”政策概念建构
背景:唐中期以来,均(授)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趋势强化。
宋代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内容:不限制土地买卖,规范土地交易和征收交易税。
影响:土地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农业效率提高,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土地私有制日趋成熟,促使租佃制发展,契约关系成长。
土地流转频繁,所谓“千年田八百主”。
土地日趋集中,激化社会矛盾。
3、关联其他概念:如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沿革等等。
环节四: 限时训练,检测复习效果
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近三年全国卷、海南卷和2016年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的模拟试题,精选题目,试做试卷,规范训练,全批全改,边缘学生当面批,优秀生优先批;要求学生快速、规范答题。
2、讲评课设计思路
讲评课前,做好三项工作(1)错题统计(2)错题分类归类(3)确定重点,做好错题分析。优秀生重在易错易混点的跟踪练习,边缘生重在落实基础题。
讲评时三个原则:讲规范、讲方法、讲联系
(1)讲规范:每次讲评时一定要强调规范在前。
(2)讲方法: 讲评时,要将知识性讲解和方法性指导有机结合,注意固定题型和新题型解答方法的指导。方法性指导切忌泛泛而谈,教师要精心准备,师生共同研究,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切忌将方法定“死”。
(3)讲联系:讲解中见缝插针补充核心知识点,“史观”介绍(微课程)
课后两个任务 (1)健全纠错本 (2)进行纠错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