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B D B C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B D B C B D D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A C A B26. (1)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2)丙和乙;(3)6 和 5;5;(4)草→兔→鹰,草→鼠→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蛇→鹰;(5)鹰和狐(6)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27. (1)胚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或充足的空气);(2)蒸腾作用;B;筛管。(3)基因多样性。28. (1)二氧化碳。(2)线粒体;乙呼吸作用。(3)丙 蒸腾作用。(4)乙、丙。29. (1)三(2)甲与丙 (二者无序)(3)减少偶然性( 减少误差,类似即可 )(4)可能有的种子正在休眠(可能有的种子死了,言之有理即可 )四川省江油市2025年春七年级开学测试(八校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以下实验与其所属的研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了解蜜蜂体表的绒毛——实验法B.走访了解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观察法C.探究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调查法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法2.“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A.能运动 B.能生长 C.能呼吸 D.能排泄3.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方案如下表。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组别 鼠妇数量 实验盒底部 温度 光照甲 15 只 湿润土壤 5℃ 明亮乙 15 只 湿润土壤 25℃ 阴暗A.只用一只鼠妇 B.盒内不放土壤C.保持温度一致 D.保持光照相同4.《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温度C.水 D.地势5.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深层的水分来供自身需要,这一现象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C.生物能统治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藻→植食性小鱼→细菌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植食性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7.如图中,1 个“O”表示 1 个细胞,图 1、图 2 分别表示更换物镜前后显微镜视野中紧密排列的一行细胞。更换物镜后( )A.视野的亮度变亮 B.视野的范围不变C.看到的细胞变大 D.放大倍数缩小 4 倍8.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下列有关实验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A 练习使用显微镜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镜头B 观察草履虫 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D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迅速盖在水滴上A.A B.B C.C D.D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细胞壁B.细胞中含有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C.不是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0.莲藕是一种水生植物,用它做的炒藕片、莲夹、莲子银耳羹等是我们都爱吃的佳肴。“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11.比较是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关于杜鹃鸟和杜鹃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杜鹃鸟具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C.杜鹃花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D.杜鹃鸟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12.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鼠妇 B.草履虫 C.衣藻 D.酵母菌13.如果将油菜、西瓜、银杏归为一类,把海带、葫芦藓和蕨归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14.下列各种植物中,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银杏 B.苏铁 C.水杉 D.石松15.如图所示的是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种子是新植株的幼体,其中①具有保护作用B.胚包括图中所示的②至⑤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⑤胚芽D.我们食用的黄豆芽是由③胚根发育而来16.每逢金秋,古城苏州要数银杏树最美丽,银杏结出的白果更是苏州的特产。下列有关银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银杏属于蕨类植物B.银杏具有果实、种子等器官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D.银杏种子外有果皮包被17.无土栽培改变了传统农业离不开土壤的限制。实施无土栽培要适时更换营养液,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维生素 D.二氧化碳18.西红柿生吃鲜美多汁,酸甜可口,既可以当作水果食用,也可以作为蔬菜来烹饪美食。如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红柿的可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B.播种前先耕地,目的是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C.为了促使西红柿提早开花结果,应适时多施磷肥D.图中 F 里有很多 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③19.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的遮光叶片摘下经处理后,滴上碘液,可见到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颜色变化是( )A.都呈蓝色B.遮光的呈蓝色,未遮光的呈浅黄色C.都呈浅黄色D.遮光的呈浅黄色,未遮光的呈蓝色20.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21.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自然条件下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②长有雌蕊③经历了传粉④经历了受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我们平时进行锻炼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是由细胞的哪一结构提供的(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质23.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B.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由图可知,12℃有利于果实贮藏D.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呼吸速率先增加后减弱24.植物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来自于( )A.光合作用的产物 B.种子C.茎和叶 D.根吸收的水分25.曾经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 450 亿双,相当于要砍伐 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 9 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树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主要通过呼吸作用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D.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26.(18 分)根据如图回答:(1)图 1 表示的草原生态系统还缺少 。(2)该生态系统中狐与鹰的关系可用图 2 哪些图表示 。(3)图 3 是牧草的叶肉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示意图:A 表示叶绿体;B 表示线粒体。①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 (用序号表示)。②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 (同上)。(4)任写出该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 。(5)能量沿食物链是递减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6)最 大 的 生 态 系 统 是 ;被 称 为“ 地 球 之 肺 ”的 生 态 系 统 是。27.(12 分)农民育种专家常天佑与科研团队结合太空育种技术,潜心十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航宇 19”,目前已在豫皖苏陕 4 省 100 多个市县的 200 多个示范点累计种植 150 余万亩,平均亩产 1300 斤以上,高产攻关田超过 1600 斤,为扛牢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做出重要贡献。图 1 为小麦种子结构示意图,图 2 中 A、B、C 表示小麦三种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外形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这样的种子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填图 1 的结构)中,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 (填 2 点即可)。(2)小麦拔节到孕穗阶段,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此时小麦吸收的肥料在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图 2 中的[A] 。在灌浆期内,小麦茎、叶通过图 2 中的[ ](填字母)过程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将由 (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小麦种子中贮存。(3)农民育种专家常天佑与科研团队结合太空育种技术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航宇 19”新品种,这一过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28.(12 分)近年来,某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图中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③代表 。(2)图中涉及到的能量转换器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是 ;生理活动[] 主要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图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主要是通过茎中导管运输的,其动力主要来自于生理过程[ ] 。(4)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中的 (填代号甲、乙、丙)。29.(8 分)某兴趣小组在 4 个培养皿内均放入纸巾,在纸巾上面各放 10 粒豌豆种子,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实验结果如表,请据表回答: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温度(℃) 23 23 23 5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发芽率 90% 0 90% 0(1)在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 组对照实验。(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 构成对照实验。(3)培养皿放入一定数量种子而不是 1 粒种子,其目的是 。(4)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生物试卷)四川省江油市2025年春七年级开学测试(八校联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