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则运算练习卷(拔高作业)(含解析)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四则运算练习卷(拔高作业)(含解析)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资源简介

(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1章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3秋 余杭区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句。
①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②第一行比第二行多4个。
③第二行给第一行2个后,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5倍。
A.0 B.1 C.2 D.3
2.(2024秋 仓山区期中)4+(  )=9,括号里可以填(  )
A.4 B.5 C.6
3.(2024秋 惠城区期中)一本书有86页,言言已经读了50页,剩下每天读9页,用(86﹣50)÷9解决的问题是(  )
A.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B.还要几天能读完?
C.剩下的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4.(2024秋 雁塔区月考)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坐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列式正确的是(  )
A.(20+16)×4 B.20+16÷4 C.(20+16)÷4
5.(2023秋 东城区期末)下面问题中,可以借助“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解决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3秋 潼南区期末)在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4+   =15
13﹣   =4
   ﹣6=11
   +   =12
7.(2023秋 东湖区校级期末)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4 2+   =7    +10=18
   +3=9    ﹣4=5 8﹣   =3
8.(2024春 陕州区期中)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5+   =11    +8=15    ﹣6=10
8+5=    17﹣   =7 9+   =18
9.(2024秋 偃师区期中)在2、5、9、7、4中选3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10.(2024秋 偃师区期中)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9﹣   =4    +3=5+2
   ﹣2=4 5+   =8 9﹣   =6﹣3
三.判断题(共7小题)
11.(2024秋 揭阳期中)计算(3+7)×8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12.(2024秋 西安期中)进行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   
13.(2024秋 法库县月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就要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计算。    
14.(2024春 大安区期末)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2.5,那么差减少5。    
15.(2024春 榕城区期末)要想知道331﹣138﹣193是否正确,可以用331﹣193﹣138来验算,也可以用193+138=331来验算。    
16.(2024春 巧家县期末)减数一定比被减数小。    
17.(2024春 津市市期末)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那么被减数是6。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8.(2024秋 龙岗区期中)脱式计算。
986﹣187+313
280+280÷7
920﹣100×5
19.(2024秋 巴州区校级期中)填入合适的数。
   +2=4+3
   ﹣3=6
   +3=6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0.(2024秋 电白区期中)王老师带了若干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买门票一共花了32元,王老师带了多少名学生?
21.(2024秋 鼓楼区期中)12朵花,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3个好朋友,每人分几朵?
22.(2024秋 龙港市期中)水果大卖场显示标价如图所示:
王老师买了9千克橘子和4千克梨子,需付多少钱?
23.(2024秋 南安市期中)在学校开展的“阳光少年齐争章”活动中,毛毛取得了35个劳动章,丫丫取得的劳动章比毛毛少28个,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几倍?
24.(2024秋 钢城区期中)姐姐有68元钱,弟弟有52元钱,每支钢笔5元钱,姐弟两人的钱一共能买几支钢笔?
25.(2024秋 雨花台区期中)青青和小组里另外3名队员一起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一共捡了24个空饮料瓶。
(1)平均每人捡了多少个空饮料瓶?
(2)光荣榜规定:2个空饮料瓶可以换一朵小红花,平均每人可换得多少朵小红花?
(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1章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B C D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3秋 余杭区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句。
①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②第一行比第二行多4个。
③第二行给第一行2个后,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5倍。
A.0 B.1 C.2 D.3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8减几的减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专题】综合判断题;推理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第一行有8个△,第二行有4个△。然后逐项分析即可判断正误。
【解答】解:①8÷4=2,即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原说法错误;
②8﹣4=4(个),即第一行比第二行多4个,原说法正确;
③(8+2)÷(4﹣2)=5,即第二行给第一行2个后,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5倍,原说法正确。
综上,说法正确的有②、③,共计2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问题的应用。
2.(2024秋 仓山区期中)4+(  )=9,括号里可以填(  )
A.4 B.5 C.6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代入数据根据9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因为9﹣4=5,所以4+5=9,所以括号里可以填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2024秋 惠城区期中)一本书有86页,言言已经读了50页,剩下每天读9页,用(86﹣50)÷9解决的问题是(  )
A.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B.还要几天能读完?
C.剩下的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结合题意,先分析(86﹣50)÷9的运算顺序,先运算括号里面的86﹣50,这个代表剩下没读的页数,除以9,这个9表示的是剩下每天读9页,据此可以解答。
【解答】解:(86﹣50)÷9中(86﹣50)表示的是剩下还没读的页数,除以9表示是剩下的页数还要读几天才能读完;
所以,用(86﹣50)÷9解决的问题是:还要几天能读完?
故选:B。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024秋 雁塔区月考)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坐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列式正确的是(  )
A.(20+16)×4 B.20+16÷4 C.(20+16)÷4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用20加上16求出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再除以4即可。
【解答】解:(20+16)÷4
=36÷4
=9(条)
答:至少需要9条船。
故选:C。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023秋 东城区期末)下面问题中,可以借助“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解决的是(  )
A.
B.
C.
D.
【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专题】运算定律及简算;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就表示几个几利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据此选择解答。
【解答】解:A.利用40﹣12进行计算,不符合题意。
B.利用59+14进行计算,不符合题意;
C.利用8+10+18进行计算,不符合题意;
D.利用20×6进行计算,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的应用问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3秋 潼南区期末)在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4+ 11 =15
13﹣ 9 =4
 17 ﹣6=11
 6 + 6 =12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1;9;17;6;6。(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4+11=15
13﹣9=4
17﹣6=11
6+6=12
故答案为:11;9;17;6;6。(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7.(2023秋 东湖区校级期末)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6 =4 2+ 5 =7  8 +10=18
 6 +3=9  9 ﹣4=5 8﹣ 5 =3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
【答案】6;5;8;6;9;5。
【分析】根据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作答即可。
【解答】解:
10﹣6=4 2+5=7 8+10=18
6+3=9 9﹣4=5 8﹣5=3
故答案为:6;5;8;6;9;5。
【点评】本题考查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8.(2024春 陕州区期中)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5+ 6 =11  7 +8=15  16 ﹣6=10
8+5= 13  17﹣ 10 =7 9+ 9 =18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6;7;16;13;10;9。
【分析】根据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5+6=11 7+8=15 16﹣6=10
8+5=13 17﹣10=7 9+9=18
故答案为:6;7;16;13;10;9。
【点评】本题考查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9.(2024秋 偃师区期中)在2、5、9、7、4中选3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 + 5 =  7 
 5 + 2 =  7 
 7 ﹣ 2 =  5 
 7 ﹣ 5 =  2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等于9的加法;9减几的减法.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
【答案】2,5,7;5,2,7;7,2,5;7,5,2。(答案不唯一)
【分析】选择2、5、7这三个数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即可。
【解答】解:2+5= 7
5+2= 7
7﹣2= 5
7﹣5= 2
故答案为:2,5,7;5,2,7;7,2,5;7,5,2。(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0.(2024秋 偃师区期中)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4+ 4 =8 9﹣ 5 =4  4 +3=5+2
 6 ﹣2=4 5+ 3 =8 9﹣ 6 =6﹣3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4;5;4;6;3;6。
【分析】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代入数据根据9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1)8﹣4=4,所以4+4=8
(2)9﹣4=5,所以9﹣5=4
(3)5+2=7,7﹣3=4,所以4+3=5+2
(4)4+2=6,所以6﹣2=4
(5)8﹣5=3,所以5+3=8
(6)6﹣3=3,9﹣3=6,所以9﹣6=6﹣3。
4+4=8 9﹣5=4 4+3=5+2
6﹣2=4 5+3=8 9﹣6=6﹣3
故答案为:4;5;4;6;3;6。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9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判断题(共7小题)
11.(2024秋 揭阳期中)计算(3+7)×8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乘加、乘减.
【专题】推理能力.
【答案】×。
【分析】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由此计算出算式的结果。
【解答】解:计算(3+7)×8时,要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2.(2024秋 西安期中)进行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个算式里,只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但是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由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只有加减和乘除的算式里面,就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
(5+3)÷2
=8÷2
=4
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不一定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运算的顺序,注意有小括号里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
13.(2024秋 法库县月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就要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计算。  × 
【考点】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只有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据此判断。
【解答】解: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只有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4.(2024春 大安区期末)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2.5,那么差减少5。  ×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差不变的规律: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差不变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1.5,那么差不变。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差不变。
15.(2024春 榕城区期末)要想知道331﹣138﹣193是否正确,可以用331﹣193﹣138来验算,也可以用193+138=331来验算。  √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减法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来进行验算。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要想知道331﹣138﹣193是否正确,可以用331﹣193﹣138来验算,也可以用193+138=331来验算。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整数减法的验算方法,熟练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2024春 巧家县期末)减数一定比被减数小。  ×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答案】×
【分析】在小学阶段,被减数一般是大于减数,或者和减数相等,由此判断。
【解答】解:减数有时小于被减数,有时也可能和被减数相等。如:8﹣8=0;27﹣27=0。
故答案为:×。
【点评】小学阶段,只计算被减数大于减数,或者被减数和减数相等的情况。
17.(2024春 津市市期末)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那么被减数是6。  √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整数的认识;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据此解答。
【解答】解:12﹣6=6
因此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那么被减数是6,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被减数、减数及差之间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8.(2024秋 龙岗区期中)脱式计算。
986﹣187+313
280+280÷7
920﹣100×5
【考点】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112;320;420。
【分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解答】解:(1)986﹣187+313
=799+313
=1112
(2)280+280÷7
=280+40
=320
(3)920﹣100×5
=920﹣500
=420
【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19.(2024秋 巴州区校级期中)填入合适的数。
 5 +2=4+3
 9 ﹣3=6
 3 +3=6
【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5;9;3。
【分析】根据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5+2=4+3
9﹣3=6
3+3=6
故答案为:5;9;3。
【点评】本题考查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0.(2024秋 电白区期中)王老师带了若干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买门票一共花了32元,王老师带了多少名学生?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6名。
【分析】先用32元减去王老师的票钱8元,求出学生票的总钱数,再除以4即可解答。
【解答】解:(32﹣8)÷4
=24÷4
=6(名)
答:王老师带了6名学生。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除减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2024秋 鼓楼区期中)12朵花,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3个好朋友,每人分几朵?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3朵。
【分析】小红和她的3个好朋友,共有1+3=4(个)人,再用12除以4即可。
【解答】解:12÷(1+3)
=12÷4
=3(朵)
答:每人分3朵。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024秋 龙港市期中)水果大卖场显示标价如图所示:
王老师买了9千克橘子和4千克梨子,需付多少钱?
【考点】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90元。
【分析】根据题意,3千克橘子20元,买9千克橘子多少钱,先用9除以3,求出9千克里面有几个3千克,就需要几个20元,即9÷3×20;同理用4除以2求出4千克里面有几个2千克,就需要几个15元,即4÷2×15;然后相加求出和即可。
【解答】解:9÷3×20+4÷2×15
=3×20+2×15
=60+30
=90(元)
答:王老师买了9千克橘子和4千克梨子,需付90元。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乘除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024秋 南安市期中)在学校开展的“阳光少年齐争章”活动中,毛毛取得了35个劳动章,丫丫取得的劳动章比毛毛少28个,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几倍?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5倍。
【分析】读题发现:先求出丫丫取得的劳动章的个数,再用除法算出倍数即可。
【解答】解:35﹣28=7(个)
35÷7=5
答: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5倍。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把较小的数看作1份,较大的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数,有几个就是几倍。
24.(2024秋 钢城区期中)姐姐有68元钱,弟弟有52元钱,每支钢笔5元钱,姐弟两人的钱一共能买几支钢笔?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24支。
【分析】读题发现:先用加法算出姐弟两人的钱一共有多少元,再用除法算出这些钱包含几个5元,据此作答即可。
【解答】解:(68+52)÷5
=120÷5
=24(支)
答:姐弟两人的钱一共能买24支钢笔。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同时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
25.(2024秋 雨花台区期中)青青和小组里另外3名队员一起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一共捡了24个空饮料瓶。
(1)平均每人捡了多少个空饮料瓶?
(2)光荣榜规定:2个空饮料瓶可以换一朵小红花,平均每人可换得多少朵小红花?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一位数除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1)6个;(2)3朵。
【分析】(1)求平均每人捡了多少个,先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捡的总数量除以总人数,计算即可;
(2)求平均每人可换得多少朵小红花,用每人捡的空饮料瓶的数量除以2计算即可。
【解答】解:(1)1+3=4(名)
24÷4=6(个)
答:平均每人捡了6个空饮料瓶。
(2)6÷2=3(朵)
答:平均每人可换得3朵小红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考点卡片
1.8减几的减法
【知识点归纳】
1、减法: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8﹣2=6
被减数 减号 减数 差
读作:8减2等于6。
2、得数是8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3、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常考题型】
1、8比3多(  ),8比1多(  )。
答案:5;7
2、小丽有8本故事书,她向希望小学捐献了4本,小丽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答案:8﹣4=4(本)
2.等于9的加法
【知识点归纳】
1、加法: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3+6=9
加数 加号 加数 和
读作:3加6等于9。
2、得数是9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3、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常考题型】
比2多7 的数是(  ),比5多(  )的数是9。
答案:9;4
小明有白球4个,红球5个,他总共有多少个球?
答案:4+5=9
3.9减几的减法
【知识点归纳】
1、减法: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9﹣2=7
被减数 减号 减数 差
读作:9减2等于7。
2、得数是9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3、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常考题型】
1、9比1多(  ),9比6多(  )。
答案:8;3
2、小丽有9本故事书,她向希望小学捐献了2本,小丽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答案:9﹣2=7(本)
4.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知识点归纳】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方法总结】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常考题型】
口算题。
5+5= 5+2= 9﹣4= 8+1=
2﹣1= 4+6= 2+7= 9﹣5=
答案:10;7;5;9;1;10;9;4
5.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知识点归纳】
乘法中的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乘法中的一个因数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或商),另一个因数相当于除法中的商(或除数).
乘与除的互逆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被除数+除数×商=258,则被除数是(  )
A、129 B、200 C、250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258,因除数×商=被除数,可知:被除数=258,计算出得数即可选择.
解:因为被除数+除数×商=258,除数×商=被除数,
所以被除数是:258129;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商=被除数.
例2:如果△是〇的32倍,下面算式对的是(  )
A、△+32=〇; B、〇+32=△; C、〇×32=△
分析:依据题意△是〇的32倍,把△看作被除数,〇看作除数,32看作商,依据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关系解答.
解:因为△是〇的32倍,
所以△÷〇=32,
△=32×〇,
〇=△÷32,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时只要把△看作被除数,〇看作除数,32看作商,依据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关系解答即可.
6.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点归纳】
在计算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时,需要注意:除数是确定几的口诀,被除数是乘法口诀中的得数,口诀中的另一个数就是商。
比如:24÷4=(  ),除数是4,就想关于4的乘法口诀,被除数是24,说明这句乘法口诀中的得数应该是24,马上想:(  )四二十四。有的可能想到四四十六,哎呀,怎么找不到呢?其实还需要继续往下想:四(  )二十四,马上想到了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4。
【方法总结】
在表内除法计算中,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被除数是乘法口诀中的得数,根据这两个数,从九九乘法口诀表中寻找含有这两个数的口诀。记住:不管是几的口诀,都有9句。一定要从1个几,想到9个几。
【常考题型】
1、填一填。
(1)8÷4=(  )
想:(  )四得八,商是(  )。
(2)10÷2=(  )
想:二(  )一十,商是(  )。
答案:(1)2;二;二;(2)5;五;五
2、24个包子,装6屉,每屉有几个包子?
答案:24÷6=4(个)
7.一位数除两位数
【知识点归纳】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商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方法总结】
笔算除法时,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常考题型】
1、聪聪今年5岁,爷爷今年60岁,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
答案:60÷5=12
2、一根电线长81米,每3米剪一段,能剪成多少段?
答案:81÷3=27(段)
3、饮料4元一瓶,妈妈有48元,可以买多少瓶饮料?
答案:48÷4=12(瓶)
8.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1、解决问题。
(1)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比女生的3倍少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1)37×3+5+37=153(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153人。
(2)37+5=42(人)
42÷3=14(人)
14+37=51(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51人。
9.带括号的表内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一、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常考题型】
计算。
(24﹣18)×9= 5×(28÷7)= 36÷(3×3)=
答案:54;20;4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答案:(35﹣3)÷8=4(个)
10.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口算题。
(36÷3)+8= (24÷8)+9= (56÷8)+7=
答案:20;12;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