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1课 原始社会
1、大约5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人类是从南方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来。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该亚的传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走向父系氏族公社
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厄瑞斯忒的故事)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约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西亚两河流域,其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壁垒森严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
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时间:646年。意义:大化改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内容: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按才能选拔官吏;废除氏姓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阿拉伯国家的兴起: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并花10年时间统一阿拉伯半岛,征服麦加是统一阿拉伯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第二任哈里发(最高首脑)时,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在穆罕默德逝世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已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分封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4、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5、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君士坦丁堡(天堂),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第6课 古代的科学文化
1、古代文字:大约在一万年前,出现了图画文字,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2、楔形文字: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3、象形文字: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的埃及象形文字,后来埃及人又创造出音节符号,成为拼音文字的先声。
4、《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史诗,为公元前9—前8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5、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悲剧,其多取材于古代神话。著名的悲剧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利斯等。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的名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利斯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俄底浦斯王》颇为盛名。
6、《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童话故事集,被称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里程碑”
7、数学:欧几里得—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创立几何学,《几何原本》。阿基米德—古希腊学者,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数学家之一;确立了物体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求得圆周率近似值;阿基米德定律开创流体静力学;提出杠杆原理;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8、建筑: 1240年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完美表现。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宏大的清真寺。
第7课 古代的宗教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社会矛盾尖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其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集、灭、道谛。
2、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相传其创始人是耶稣。经典是《圣经》,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宗教。
3、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第8课 东西方的冲突与交往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希波战争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大冲突,雅典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四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9课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时间:14至16世纪
地点:西欧(最先在 意大利)
文艺复兴 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丁(由中世纪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挑战自然的壮举之一。
时间
航海家
国家
到达地点
备注
1492年
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
意大利
美洲
发现新大陆---美洲
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揭开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
第10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封建统治阻碍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内战:克伦威尔——新模范军;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1640—1688)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目的------为限制王权。 时间------1689年 机构------英国议会
二、《权利法案》 内容-----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意义------限制了王权,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第11课 美国独立战争
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1775年 莱克星顿枪声
1、美国独立战争 纲领文件------《独立宣言》。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775--1783) 战争的转折点------1777年 萨拉托加大捷
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美国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时间------1776年7月4日 (美国国庆节:7月4日)
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内容------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
2、《独立宣言》 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标志-----美国的诞生
三、美国宪法: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宪法规定:美国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 联邦制国家。
四、“美国国父”华盛顿的贡献:(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 (任大陆军总司令)
2. 当选美国第一、第二届总统。
3.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创立“合众国银行”, 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等)使新生的美国开始步入正轨。他被誉为“美国国父”。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
1、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国庆节7月14日)。
3、纲领文件------《人权宣言》
时间:1789年 机构:制宪会议
内容: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权宣言》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成立。政治口号:自由、平等、博爱。 (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5、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二、拿破仑
1、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执掌了国家大权。
2、拿破仑执行强硬的内外政策。
对内:制定《 法典 》等。
对外:多次击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了外来威胁。
3、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
4、发动对外战争:如远征俄国、滑铁卢战役等。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惨遭失败,帝国开始走向衰亡。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流放。1815年,滑铁卢决战,法军大败。)
第五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2、最先发生的行业:棉纺织业。
3、第一台机器:手摇“珍妮纺纱机”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
4.、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2年,瓦特成功研制)
5、重工业: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业:轮船和火车的出现(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人)
6、完成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产生两大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第14课 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三角贸易”
时间:17世纪起
国家:早期为葡、西垄断。17世纪中叶起,英国 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内容: (棉花、蔗糖、烟草和矿产品等)

(???
4、影响:罪恶的黑奴贸易使殖民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资本。而带给殖民地,特别是带给非洲人民的却是深重的灾难。
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开始的时间: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
(1)、在亚洲: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掠夺方式有:武装劫掠,征收高额地税,倾销商品。 印度成为“英国王冠上的宝珠”。
2、“日不落帝国”:到19世纪,英国的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
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玻利瓦尔:1790年,领导拉美人民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他被称为“解放者”。
2、章西女王:1857年,领导印度反英民族起义。
第15课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一、原因:南方盛行的奴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存废问题。
二、战争经过
1、? 导火线------(主张废除奴隶制的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 时间------1861——1865年
3、? 重要文件------为扭转战局,1862年5月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的问题。9月,又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黑奴制,规定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做是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骤然改观。
4、? 胜利------1865年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5、? 重要人物: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6、?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 意义----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创造了条件。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1、? 根本原因---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 时间---1861年
3、? 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 内容:①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②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③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5、? 意义:农奴制度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客观上为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利条件。
6、? 局限性: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1.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幕府的封建统治。
二、武装倒幕(德川幕府统治被推翻)
三、明治维新
1.代表人物:明治天皇 2.时间:1868年
3. 内容: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土地买卖。
社会生活 : “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军事:“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4.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6.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六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1、1836年,英国伦敦工人首先掀起“宪章运动”,通过了《人民宪章》,以纲领的形式提出了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要求。1848年,以失败而告终。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19课 巴黎公社
一、巴黎公社的建立(1871.3.28---5.28)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军惨败。
2、性质: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二、“五月流血周”( 5月21日---5月27日)
二、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却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斗争。
四、《国际歌》的诞生(背景:巴黎公社失败) (《国际歌》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词作者:鲍狄埃 (公社社员、诗人)
曲作者:狄盖特 (工人作曲家)
第七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
2、? 前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
3、? 主要发明:电力: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等;(内燃机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
交通:卡尔·本茨(“汽车之父”)----第一辆汽车;
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
4、?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5、?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6、? 意义: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垄断时代(垄断组织出现)
3、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1)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 俄国、法国、英国)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
3、开始: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4、规模:共31个国家参战;主战线和国家:欧洲西线,英法俄对德奥
5、一战转折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结束: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战败投降
7、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造成欧洲衰落和美、日的兴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
第八单元 近代科学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
一、科学的革命
科学家
国家
主要成就
作用意义
牛顿
英国
(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建立完整力学理论体系,提出力学三定律。
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达尔文
英国
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爱因斯坦
德国
创立相对论,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哲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启蒙(法国将启蒙运动推向高峰)
1、主要思想家:伏尔泰:(法国)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2、启蒙思想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影响深远。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1、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斯》
2、俄国: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3、意大利: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4、荷兰:梵高 《向日葵》《桃花盛开》
5、德国: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一、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二、试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相同点:(1)发生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结果是广大黑人和农奴都得到人身自由,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俄国保留了封建残余;美国仍存在着种族歧视。 不同点:(1)领导者不同,美国是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是农奴主领导。(2)性质不同。俄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美国是资产阶级革命。(3)解放的方式不同。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通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凡是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无条件的获得解放;而俄国的农奴解放则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的。不同的原因:(1)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缺乏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条件,而只能由农奴主实行资产阶级改革。(2)美国在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具备进行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南北方两种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两种制度已不能并存,因此在美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三、概括指出近代史上世界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四种途径。
(1)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日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发展了资本主义。(4)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又通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四、列举 15—19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并指出各自产生的背景和主张各是什么?
(1)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 科学社会主义
(2)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人才的成长。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19世纪早中期,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3)主张:人文主义 :相信人的力量,力图打破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精神桎梏。 启蒙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观念。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五、试比较英、美、法在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答:(1)相同点:①革命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革命。②领导阶级和革命的主力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但革命的主力是人民群众。③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有领导地位。④革命的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⑤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2)不同点:①革命的对象不同:英、法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则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②革命的程度不同:英国保留封建的成份,革命不彻底,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法国大革命最彻底,它不仅催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③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不同,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总统制的联邦政府,法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