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章末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章末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本章从我国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中,选择东南亚地区和日本、俄罗斯、印度三个国家作为案例,认识、学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人地协调观 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日本、印度、俄罗斯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日本、印度、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其他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综合思维 以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外输出地区;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说出日本、印度、俄罗斯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说明日本、印度、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意义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出日本、印度、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比较三个国家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差异
地理实践力 联系日本、印度、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发展经济的途径
  (2024·天津宁河期中)读图,完成1~3小题。
1.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D )
A.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B )
A.多山的复杂地形 B.处在板块交界处
C.温暖潮湿的气候 D.领土由岛屿构成
3.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失,为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A )
①定期进行防震演练 ②采用轻型建筑材料
③开设地震逃生课程 ④安装大量逃生电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天津河北期末)读中南半岛地形图,完成第4题。
4.下列关于中南半岛地形、河流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C.山脉、河流无序分布 D.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北部
  (2024·天津河北期末)下面为德干高原位置略图。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德干高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德干高原地处热带地区 B.大部分处在10°S~20°S
C.东临阿拉伯海,西濒孟加拉湾 D.德干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
6.对南亚农业有重要影响的盛行风是( C )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
7.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 B )
A.汽车制造 B.服务外包产业 C.钢铁工业 D.旅游业
  (2024·临沂期末)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中俄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8%,其中能源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下图示意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中俄贸易中,俄罗斯最有可能向我国出口的产品是( B )
A.玩具 B.石油 C.服装 D.食品
9.中俄经贸合作对于两国最显著的意义是( C )
A.实现“碳中和”目标 B.提高生产技术
C.促进经济发展 D.推动旅游发展
10.(2024·吕梁模拟)【跨越山河 共享繁荣】
材料一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是中国铁路“走出去”,完全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第一条国际铁路。中老铁路全程需穿越166个隧道,面临高温、高湿、高海拔、高紫外线等复杂的运行环境。
材料二 下面图1示意东南亚地区,图2为中老铁路沿线地形图。
(1)读图1,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国际航运重要通道。
(2)读图2,指出流经中国和老挝的河流名称及流向。
澜沧江——湄公河;自北向南。
(3)阅读图文材料,说明中老铁路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挑战。
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跨越河流、山谷,修建难度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高温;高湿;高紫外线;等等。
(4)说明中老铁路的修建通车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了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等。
  (2024·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11~12题。
11.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C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
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
12.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A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4·云南中考)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D )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14.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 B )
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2024·潍坊中考)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热带农作物重要产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下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产区。据此完成15~17题。
15.湄公河沿岸( B )
A.黑种人居多 B.有居民居住在水上村庄
C.基督教堂众多 D.居民多用阿拉伯语交流
16.甲地粮食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C )
A.雨热同期 B.地形崎岖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劳动力资源不足
17.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区为( A )
A.水稻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B.小麦 沿海平原
C.小麦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D.水稻 沿海平原
18.(2024·泰安中考)气候深受季风影响。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印度旱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少
B.印度雨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多
C.东北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D.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2024·云南中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下面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C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菏泽中考)图1为俄罗斯简图,图2为日本局部简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D )
A.都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 B.以白种人为主
C.主要工业区在内陆地区 D.森林资源丰富
22.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A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资金力量雄厚
23.(2024·潍坊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波罗的海、黑海、北冰洋、太平洋沿岸均有重要港口。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三大小麦生产国、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到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等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其农业发展水平仍低于中国。下图示意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
(1)分析东欧平原南部地区成为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的自然原因。
地形平坦;热量较足;土壤肥沃;等等。
(2)简述俄罗斯小麦出口以海运为主的原因。
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大,海运价格低;俄罗斯海运便利,且装卸设施完善;等等。
(3)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逐步加强粮食种植合作,请分析此合作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俄罗斯粮食出口竞争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等等。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本章从我国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中,选择东南亚地区和日本、俄罗斯、印度三个国家作为案例,认识、学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人地协调观 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日本、印度、俄罗斯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日本、印度、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其他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综合思维 以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外输出地区;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说出日本、印度、俄罗斯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说明日本、印度、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意义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出日本、印度、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比较三个国家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差异
地理实践力 联系日本、印度、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发展经济的途径
  (2024·天津宁河期中)读图,完成1~3小题。
1.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多山的复杂地形 B.处在板块交界处
C.温暖潮湿的气候 D.领土由岛屿构成
3.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失,为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定期进行防震演练 ②采用轻型建筑材料
③开设地震逃生课程 ④安装大量逃生电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天津河北期末)读中南半岛地形图,完成第4题。
4.下列关于中南半岛地形、河流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C.山脉、河流无序分布 D.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北部
  (2024·天津河北期末)下面为德干高原位置略图。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德干高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德干高原地处热带地区 B.大部分处在10°S~20°S
C.东临阿拉伯海,西濒孟加拉湾 D.德干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
6.对南亚农业有重要影响的盛行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
7.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   )
A.汽车制造 B.服务外包产业 C.钢铁工业 D.旅游业
  (2024·临沂期末)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中俄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8%,其中能源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下图示意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中俄贸易中,俄罗斯最有可能向我国出口的产品是(   )
A.玩具 B.石油 C.服装 D.食品
9.中俄经贸合作对于两国最显著的意义是(   )
A.实现“碳中和”目标 B.提高生产技术
C.促进经济发展 D.推动旅游发展
10.(2024·吕梁模拟)【跨越山河 共享繁荣】
材料一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是中国铁路“走出去”,完全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第一条国际铁路。中老铁路全程需穿越166个隧道,面临高温、高湿、高海拔、高紫外线等复杂的运行环境。
材料二 下面图1示意东南亚地区,图2为中老铁路沿线地形图。
(1)读图1,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读图2,指出流经中国和老挝的河流名称及流向。
(3)阅读图文材料,说明中老铁路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挑战。
(4)说明中老铁路的修建通车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11~12题。
11.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
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
12.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4·云南中考)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14.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   )
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2024·潍坊中考)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热带农作物重要产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下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产区。据此完成15~17题。
15.湄公河沿岸(   )
A.黑种人居多 B.有居民居住在水上村庄
C.基督教堂众多 D.居民多用阿拉伯语交流
16.甲地粮食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形崎岖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劳动力资源不足
17.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区为(   )
A.水稻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B.小麦 沿海平原
C.小麦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D.水稻 沿海平原
18.(2024·泰安中考)气候深受季风影响。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旱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少
B.印度雨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多
C.东北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D.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2024·云南中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下面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有(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菏泽中考)图1为俄罗斯简图,图2为日本局部简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 B.以白种人为主
C.主要工业区在内陆地区 D.森林资源丰富
22.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资金力量雄厚
23.(2024·潍坊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波罗的海、黑海、北冰洋、太平洋沿岸均有重要港口。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三大小麦生产国、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到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等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其农业发展水平仍低于中国。下图示意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
(1)分析东欧平原南部地区成为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的自然原因。
(2)简述俄罗斯小麦出口以海运为主的原因。
(3)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逐步加强粮食种植合作,请分析此合作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