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本章以亚洲为例,认识和学习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亚洲的地形、水系和气候特点以及地形对水系、气候的影响等。由此及彼,认识和判断其他大洲的相关地理要素。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人地协调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的观念综合思维 依据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判断亚洲所处温度带,掌握亚洲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地理实践力 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2024·天津西青期末)2024年3月28日,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我国海南博鳌拉开帷幕,此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图1示意亚洲地理位置及河流分布,图2示意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②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③四面环海,气候湿润④地形多样,河流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根据图2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伊朗高原的海拔高于3 000米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C.四川盆地在印度河平原西侧D.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3.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甲-南亚 B.乙-东南亚 C.丙-中亚 D.丁-北亚4.(2024·忻州期中)下列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亚、南亚和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B.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C.占世界总人口的3/5D.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最多5.(2024·忻州期中)下列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B.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中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动了本地区经济发展C.亚洲经济不发达的历史原因是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D.沙特阿拉伯、韩国都已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6.(2024·天津宝坻期末)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和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地形以高原、 为主,平均海拔较高。图中①②③三地中, (填序号)地分布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2)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所处纬度基本相似,但气候差别很大,其中,③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终年 ;而④印度半岛和⑤中南半岛则以 气候为主。(3)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流经亚洲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是 (填字母)。(4)⑥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位于 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 、地震。7.(2024·太原期中)【凝聚发展共识 助力亚洲未来】 2024年1月29日,首届亚洲发展论坛在中国杭州开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面为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A 、B ;半岛:C ;高原:D 。(2)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材料二 过去50年,亚洲经济腾飞崛起,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当前亚洲各国开始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不稳定、金融体系脆弱、收入差距过大……),以及气候变化、技术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等新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来自中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亚洲发展现状,共谋繁荣发展之路。(3)简要归纳亚洲经济发展特征。(4)请你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龙东中考)读亚洲简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 B.全部位于北半球C.地跨寒、温、热三带 D.气候类型单一9.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搭配错误的是( )A.①-阿拉伯海 B.②-中南半岛C.③-乌拉尔山脉 D.④-马来群岛 (2024·兰州中考)亚洲面积巨大,河流众多。读亚洲水系简图,完成10~11题。10.“水往低处流”。根据亚洲水系结构特征,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11.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鄂毕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农业欠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B.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C.流量较小,水源不足D.夏季白昼短,光照不足 (2024·新疆中考)亚洲地域十分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结合西亚地区居民生活景观图,完成12~13题。1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主要的原因是( ) A.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B.河流众多,多为外流河C.地域辽阔,跨经度最广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13.下列描述与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生活相符的是( )A.河湖多,捕鱼为生B.着皮毛衣物,坐狗拉雪橇C.住帐篷,游牧生活D.穿宽大袍子利于保暖 (2024·青海中考)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15.人地协调观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 )A.①-就业困难 ②-鼓励生育B.①-资源短缺 ②-控制人口数量C.①-住房紧张 ②-鼓励生育D.①-兵源不足 ②-控制人口数量 (2024·长沙中考)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16~17题。16.图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本章以亚洲为例,认识和学习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亚洲的地形、水系和气候特点以及地形对水系、气候的影响等。由此及彼,认识和判断其他大洲的相关地理要素。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人地协调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的观念综合思维 依据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判断亚洲所处温度带,掌握亚洲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地理实践力 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2024·天津西青期末)2024年3月28日,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我国海南博鳌拉开帷幕,此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图1示意亚洲地理位置及河流分布,图2示意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有( B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②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③四面环海,气候湿润④地形多样,河流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根据图2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伊朗高原的海拔高于3 000米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C.四川盆地在印度河平原西侧D.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3.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B )A.甲-南亚 B.乙-东南亚 C.丙-中亚 D.丁-北亚4.(2024·忻州期中)下列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东亚、南亚和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B.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C.占世界总人口的3/5D.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最多5.(2024·忻州期中)下列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东南亚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B.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中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动了本地区经济发展C.亚洲经济不发达的历史原因是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D.沙特阿拉伯、韩国都已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6.(2024·天津宝坻期末)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和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地形以高原、 山地 为主,平均海拔较高。图中①②③三地中, ② (填序号)地分布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2)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所处纬度基本相似,但气候差别很大,其中,③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终年 炎热少雨 ;而④印度半岛和⑤中南半岛则以 热带季风 气候为主。(3)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流经亚洲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是 C (填字母)。(4)⑥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位于 亚欧 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 火山 、地震。7.(2024·太原期中)【凝聚发展共识 助力亚洲未来】 2024年1月29日,首届亚洲发展论坛在中国杭州开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面为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A 亚洲 、B 欧洲 ;半岛:C 印度半岛 ;高原:D 青藏高原 。(2)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材料二 过去50年,亚洲经济腾飞崛起,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当前亚洲各国开始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不稳定、金融体系脆弱、收入差距过大……),以及气候变化、技术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等新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来自中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亚洲发展现状,共谋繁荣发展之路。(3)简要归纳亚洲经济发展特征。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4)请你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等。 (2024·龙东中考)读亚洲简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跨经度最广 B.全部位于北半球C.地跨寒、温、热三带 D.气候类型单一9.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搭配错误的是( A )A.①-阿拉伯海 B.②-中南半岛C.③-乌拉尔山脉 D.④-马来群岛 (2024·兰州中考)亚洲面积巨大,河流众多。读亚洲水系简图,完成10~11题。10.“水往低处流”。根据亚洲水系结构特征,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 B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11.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鄂毕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农业欠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A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B.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C.流量较小,水源不足D.夏季白昼短,光照不足 (2024·新疆中考)亚洲地域十分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结合西亚地区居民生活景观图,完成12~13题。1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主要的原因是( A ) A.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B.河流众多,多为外流河C.地域辽阔,跨经度最广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13.下列描述与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生活相符的是( C )A.河湖多,捕鱼为生B.着皮毛衣物,坐狗拉雪橇C.住帐篷,游牧生活D.穿宽大袍子利于保暖 (2024·青海中考)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 C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15.人地协调观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 B )A.①-就业困难 ②-鼓励生育B.①-资源短缺 ②-控制人口数量C.①-住房紧张 ②-鼓励生育D.①-兵源不足 ②-控制人口数量 (2024·长沙中考)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16~17题。16.图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B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 学生版.docx 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