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梳理

资源简介

必修下册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字词梳理
一、通假字
1.毋吾以也(同“已”,止)
2.鼓瑟希,铿尔(同“稀”,稀疏)
3.莫春者,春服既成(同“暮”。暮春,阴历三月)
二、一词多义
1.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你们)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形容词词尾)
③鼓瑟希,铿尔(助词,用作词缀,然)
2.言
①亦各言其志也(动词,说、谈)
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名词,说的话)
③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发语词,就是说,意思是)(《齐桓晋文之事》)
3.以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②毋吾以也(同“已”,动词,止)
③则何以哉(动词,做、为)
④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介词,用、拿)
⑤以俟君子(连词,而,表承接)
4.其
①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代词,他们的)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连词,表假设,如果)(《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大概)(《师说》)
④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还是)(《秦晋崤之战》)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加强语气)(《师说》)
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五代史伶官传序》)
⑦其孰能讥之乎(副词,表反问,难道)(《游褒禅山记》)
5.如
①如或知尔(假如)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③如其礼乐(至于)
6.而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②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③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7.方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②且知方也(道理,是非准则)
8.为
①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②愿为小相焉(做)
③赤也为之小(替,给)
三、古今异义
1.加之以师旅
古义:军队,此特指进犯的军队。古代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
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
古义:等到。
今义:①比较,匹配;②紧靠;③譬喻,摹拟
3.且知方也
古义:道理,是非准则。
今义:①方向;②对方;③方法。
4.如五六十
古义:或者。
今义:如果。
5.如其礼乐
古义:至于。
今义: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
古义:为政的才能。
今义:写作。
7.如会同,端章甫
古义: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端章甫(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
②鼓瑟希(弹奏)
③风乎舞雩(吹风、乘凉)
④三子者出,曾晳后(落在后面)
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
2.形容词作名词
①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事、大事)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是非准则,译成“为人的道理”)
3.形容词作动词
子路率尔而对曰(回答)
4.使动用法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形容词的使动,使……富足)
5.动词作名词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①不吾知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知吾也”:不了解我)
②则何以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则以何哉”: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③尔何如(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尔如何”:你怎么样)
④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师旅加之”“以饥谨因之”: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连遇上饥荒)
⑤为国以礼(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礼为国”:用礼治理国家)
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乎沂浴”:在沂河里沐浴)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同)
2.固定句式
是故哂之(“是故……”,因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