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下1古诗三首-《绝句》知识清单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春日。《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的描写,春天日照时间渐长,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所以称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松软。冬季泥土冻结,春天来临,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泥土变得湿润、松软,适宜燕子衔泥筑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雄鸟羽色绚丽,雌鸟稍逊色,它们常成双成对出现,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爱情。译文: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映照下的江山格外秀丽,春风轻柔地吹拂,送来花草的阵阵芳香。泥土随着春天的到来变得湿润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温暖的沙滩上,成双成对的鸳鸯安静地酣睡。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其诗作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疾苦,留存有《杜工部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大量经典作品 ,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春天。当时,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但杜甫已在成都草堂安定下来。在之前的数年里,杜甫为躲避战乱,四处漂泊,历经艰辛。来到成都后,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建成了草堂,生活暂时有了安稳的居所。在相对平静的生活环境中,杜甫得以有闲情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清新明快的《绝句》,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赏析:开篇的整体意境营造:诗的首句“迟日江山丽”,短短五字,却为全诗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明丽的背景。“迟日”点出时间是温暖的春日,“江山丽”则从宏观角度描绘出在春日暖阳照耀下,整个江山呈现出的壮丽、秀美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奠定了全诗欢快、明朗的感情基调。嗅觉描写的细腻动人:第二句“春风花草香”,从嗅觉角度进一步丰富春天的韵味。春风本无形,却通过“花草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微风轻轻拂过,带着花草的芬芳扑面而来,这一描写细腻而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之中。动静结合的精妙笔法:后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堪称经典的动静结合描写。“泥融飞燕子”描绘的是动态画面,燕子在春日里忙碌地飞来飞去,它们穿梭于田野与屋檐之间,嘴里衔着湿润的泥土,忙着搭建自己的巢穴。这一动态场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积极向上的气息。而“沙暖睡鸳鸯”则是静态描写,温暖的沙滩上,鸳鸯成双成对地静静酣睡,它们安逸闲适的状态与燕子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既展现出春天大自然的活力,又体现出春日的宁静与温馨。情感的自然流露:整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春日的自然风光,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杜甫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漂泊,深知和平与安定的珍贵。在成都草堂的这段宁静时光里,他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将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之情自然地融入到诗句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