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辨别标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标识,并能够辨认和理解这些标识的意义。教材通过微视频《交通标识我知道》、连连看活动、观看图片、创作标识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能力,还能增强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能力,同时培养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参与互动活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标识,但对其意义和作用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本课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识知识。学生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意和表现能力。教学目标及课标指向审美感知 1.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图片,感受标识的美感和多样性。 2.了解标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艺术表现 1.能够准确辨认和理解常见标识的意义。 2.通过绘画创作,表现自己对标识的理解和创意。 创意实践 1.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标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标识设计任务。 文化理解 1.了解不同文化和环境中标识的不同表现形式。 2.培养对标识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教学重难点重点 1.识别和理解常见标识的意义。 2.通过绘画创作,表现对标识的理解和创意。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难点 1.如何在创作中体现标识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2.如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每个人的创意。 3.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和环境中标识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微视频《交通标识我知道》、图片资料、绘图本、彩笔、标识卡片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视频《交通标识我知道》。 (2)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注意观察视频中的各种标识。 (3)提问: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标识?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5)引出本课主题:《辨别标识》。 (6)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7)强调标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8)提醒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认真观察和思考。 1. 观看微视频,注意观察视频中的标识。 回答教师的提问,说出视频中出现的标识及其含义。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标识的种类和含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任务一:连连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认识标识 (1)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标识图片,包括安全出口、严禁吸烟、停车场、当心触电、严禁拍照等。 (2)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标识。 (3)提问:这些标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补充。 (5)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标识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6)总结标识的定义和作用,强调标识的重要性。 (7)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标识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8)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标识? 1.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标识。 2. 讨论标识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图片和连连看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标识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任务二:创作标识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讲解创作要求 (1)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介绍创作标识的基本要求: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具有功能性。 (3)强调创作标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颜色搭配、形状设计、文字说明等。 (4)提供一些创作标识的技巧,如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添加文字说明等。 (5)分发绘图本和彩笔,让学生准备好创作工具。 (6)提醒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 (7)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独特而有意义的标识。 (8)引导学生思考:你设计的标识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创作标识 (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始创作标识。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创作任务。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创作思路。 (5)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完善和改进自己的作品。 (6)评选出最佳标识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 (7)让获奖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 (8)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创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观看优秀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始创作标识。 互相交流和分享创作思路。 4.参与评选和分享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创作标识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同时增强对标识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任务三:观看动画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播放动画片《标识辨别方法》 (1)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片《标识辨别方法》。 (2)引导学生观看动画片,注意观察动画片中的各种标识。 (3)提问:动画片中介绍了哪些标识辨别方法? (4)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5)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6)总结动画片的主要内容,强调标识辨别方法的重要性。 (7)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标识辨别方法的实际应用。 (8)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和遵守标识? 1.观看动画片,注意观察动画片中的标识。 回答教师的提问,说出动画片中介绍的标识辨别方法。 3.讨论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和遵守标识。。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动画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标识的辨别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对标识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连连看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了对标识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创作标识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在创作标识时缺乏创意,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2.部分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时注意力不集中,需要采取更多互动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课堂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部分活动未能充分展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