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辨别标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材料收纳盒》是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手工制作课程。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收纳盒的功能和设计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材内容包括收纳盒的美观性、便捷性、耐用性和实用性等方面,通过微视频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收纳盒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此外,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作品。本课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还锻炼他们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简单的美术基础,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学生在制作收纳盒时可能会遇到裁剪和粘贴的困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及课标指向审美感知 1.通过观察和讨论,感受收纳盒的美观性和装饰性。 2.了解收纳盒的不同材质和设计风格,培养审美意识。 艺术表现 1.学习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2.通过彩纸和纸壳的搭配,创作出个性化的收纳盒。 创意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实用性的收纳盒。 2.创新收纳盒的设计,添加个性化元素,如透明窗口或标签插槽。 文化理解 1.了解收纳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增强集体荣誉感教学重难点重点 1.掌握剪刀、胶棒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收纳盒的设计要素,如美观性、便捷性、耐用性和实用性。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实用性和个性化的收纳盒。 难点 1.如何在制作过程中保持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2.如何创新收纳盒的设计,使其既实用又美观。 3.如何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剪刀、胶棒、彩纸、纸壳、微视频《制作材料收纳盒》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 (1)播放微视频《制作材料收纳盒》,引导学生观察收纳盒的外观和功能。 (2)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收纳盒?它们有什么用途? (3)讲解收纳盒的四大功能:美观性、便捷性、耐用性和实用性。 (4)展示不同材质和设计风格的收纳盒,引导学生讨论其特点。 (5)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将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材料收纳盒。 (6)提问:你们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收纳盒? (7)播放微视频中的制作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过程。 (8)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引入主题 (1)分发制作材料:剪刀、胶棒、彩纸、纸壳。 (2)演示如何准备纸壳,折叠或裁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3)演示如何裁剪彩纸,注意裁剪时的安全。 (4)演示如何将彩纸和纸壳粘贴在一起,强调粘贴时的注意事项。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收纳盒的设计,使其更实用和美观。 (6)提出小组合作的任务: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实用性和个性化的收纳盒。 (7)分组,分配任务,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分工。 (8)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观看微视频,了解收纳盒的功能和设计特点。 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见过的收纳盒及其用途。 讨论收纳盒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4. 分享自己想制作的收纳盒的设计想法。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观看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了解收纳盒的功能和设计特点。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通过演示和分组合作,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收纳盒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任务一:准备材料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准备纸壳 (1)演示如何准备纸壳,折叠或裁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强调裁剪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不要将剪刀对着同学。 (3)演示如何裁剪彩纸,使其与纸壳大小一致。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收纳盒的设计,使其更实用和美观。 (5)提醒学生在裁剪时要小心,避免划伤手指。 (6)演示如何将彩纸和纸壳粘贴在一起,强调粘贴时的注意事项。 (7)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添加个性化元素,如透明窗口或标签插槽。 (8)提醒学生在粘贴时要小心,避免误入口鼻和眼睛。 制作收纳盒 (1)演示如何将纸壳折叠成收纳盒的形状。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加收纳盒的稳定性,如底部加固。 (3)演示如何在收纳盒上添加装饰,如彩纸、彩笔等。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收纳盒更美观,如添加图案或色彩。 (5)演示如何在收纳盒上添加透明窗口或标签插槽。 (6)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收纳盒更实用,如增加隔层或把手。 (7)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8)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按照教师的演示,准备纸壳和彩纸。 2. 裁剪彩纸,使其与纸壳大小一致。 3. 将彩纸和纸壳粘贴在一起,制作成收纳盒。 4. 添加个性化元素,如透明窗口或标签插槽。设计意图: 通过准备材料和制作收纳盒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添加个性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任务二:展示作品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展示作品 (1)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纳盒,并介绍其设计特点和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4)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表扬优秀作品。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完美。 (6)演示如何将收纳盒用于实际生活,如整理书桌、玩具等。 (7)引导学生思考收纳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 (8)强调收纳盒的环保意义,鼓励学生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收纳盒。 1. 派代表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纳盒,并介绍其设计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 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4. 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完美。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分享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互评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品质量。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收纳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通过创设情境和观看微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3.通过展示和分享作品,学生不仅提高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学会了互评和改进建议,提升了作品质量。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在裁剪和粘贴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在课堂上完成作品,需要在课后继续完成。 3.个别小组在展示作品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