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发展 章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章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四川广安校考)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上海大都市圈,2022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并印发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这是沪、苏、浙三地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城市行政区域,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功能体系规划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北京相比,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主要原因是上海(  )
A.科技更发达 B.制造业比重更高
C.政策更优惠 D.交通更便利
2.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  )
A.有利于圈内各城市优势互补
B.容易产生大城市“虹吸效应”
C.有利于圈内各城市趋同发展
D.有利于降低上海人口规模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受多种要素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我国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完成3~4题。
3.总体来看,成都的经济辐射力较西安强,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成都科技水平更高
C.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
D.成都交通网络更完善
4.下列有关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的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增强服务范围
B.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
C.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
D.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该县级市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被誉为“中国鞋都”,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创立于晋江的某运动鞋服品牌,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下图为“晋江市1978~202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
5.1978~1990年,晋江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原因包括(  )
①对外开放政策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华人华侨众多 ④科研人才集聚 ⑤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6.该企业陆续收购多家国外知名高端品牌和国际体育集团,主要目的是(  )
A.拓展高端消费市场 B.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C.享受晋江优惠政策 D.转变企业经营类型
7.该企业未来能够降低成本且提高利润的最有力举措是(  )
A.多品牌产品协同发展
B.制造环节智能化发展
C.增加运动员品牌赞助
D.增加产品的研发投入
(2024·重庆渝中期末)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
B.研发、品牌维护、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
C.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物流配送、研发
D.研发、物流配送、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
9.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措施是(  )
A.扩大市场规模
B.完善对外交通网络
C.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D.加工制造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
B.抑制重工业发展
C.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以增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D.发展采矿业,加大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以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收缩型城市,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收缩型城市应采取“精明收缩”的策略,以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轻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转向调整城市功能。下图示意某一类型的收缩城市。读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该类型城市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产业结构升级 B.矿产资源枯竭
C.自然灾害频发 D.长期低生育率
12.下列符合“精明收缩”理念的是(  )
A.加强管理,限制资本和人口的外流
B.调整布局,降低核心区的建筑密度
C.重点扶持大型企业,建设工业园区
D.倡导绿色城市建设,培育创新产业
安徽省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据此完成13~14题。
13.铜陵市早期成为“当代铜基地”的有利条件为(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铜矿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铜陵市转型升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扩大铜矿开采量 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③治理环境污染 ④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河南南阳月考)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关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化问题突出
B.地形崎岖,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充足,重化工业发达
D.沉积作用强,土壤深厚肥沃,农作物单产高
16.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域文化 B.海陆位置
C.交通条件 D.地形地势
(2024·甘肃白银期末)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如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鱼鳞坑生态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拦截地表水流,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②大幅度减弱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③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 ④增加大气湿度,提高当地降水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
A.打坝淤地 B.建石方格沙障
C.植树种草 D.修建水库
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城市圈中,辐射范围最广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20.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可以辐射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咸宁比武汉的辐射范围小,等级低 ④各等级城市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江苏省早年确定了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都市圈的重点发展规划,近年来又明确规划建设南通都市圈(如下图)。为了更好地带动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辐射苏中地区,南通被定位为江苏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南通都市圈位于上海大都市圈的北翼,南通都市圈的确立让苏中有了真正的龙头城市。
材料二 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以与上海有紧密联系的地区作为辐射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常州、宁波、嘉兴、湖州和舟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相继建成,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多数企业与上海有合作。下表示意2021年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统计数据。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上海 99.97 0.2 11 449.32 26.5 31 665.56 73.3
南通 485 4.4 5 357.9 48.6 5 184 47
(1)绘制上海、南通产业结构比重扇形统计图,并比较两地产业结构的差异。(6分)
(2)分析南通都市圈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3)请你为南通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22.(2024·浙江宁波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曼彻斯特经历了漫长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如下图),期间产业发展经历了许多严峻挑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棉纺织产业和航运产业相继陷入严重衰退,包括房地产业、银行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均遭遇了“重创”。20世纪70年代后,经过30多年的转型升级,曼彻斯特基本完成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过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1)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棉纺织产业和航运产业严重衰退与房地产业、银行业遭遇“重创”之间的因果关系。(6分)
(2)说明曼彻斯特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传统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6分)
23.(2024·吉林长春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藏噶尔县平均海拔4 350 m左右,年均温0.5 ℃,多戈壁和石质山地,土层薄、多大风天气。从2017年起,为保护冬季草场,噶尔县扎西岗乡在戈壁滩上筑起一道绵延数千米的“巨石阵”(由若干一米见方的石方格沙障组成),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下图示意“巨石阵”局部景观。
(1)说明“巨石阵”实现防风固沙的原理。(4分)
(2)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成方格状,半压进地面常用的防风固沙措施。分析扎西岗乡未采用“草方格沙障”而采用“石方格沙障”进行防风固沙的原因。(8分)
24.(2024·山东泰安月考)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6分)
(2)请提出增强武汉对周边城市辐射作用的具体措施。(4分)
答案精析
1.B 2.A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和上海的科技都很发达;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大量工业企业外迁,北京制造业比重不及上海;北京和上海作为世界性大都市,政策优惠力度都很大,交通都很便利。故选B。第2题,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有利于圈内各城市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区域发展,A正确;“虹吸效应”是指中心区域城市能够将周边城市的优势资源吸引过来,而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是使各城市形成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产业,有利于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城市格局,B、C错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并不能降低上海人口规模,D错误。]
3.D 4.A [第3题,成都与西安相比,在经济规模、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流方面都明显强于西安,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成都科技水平更高,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流动较快,经济辐射力较西安强;图中表示成都在交通通道、信息通道、物流方面较西安弱,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第4题,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不可能再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A不合理;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提升西安的经济规模,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有利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B合理;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提升资金流、技术流、人流的指数,有利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C合理;还可以继续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物流、交通通道等指数,有利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D合理。依据题意,故选A。]
5.C 6.A 7.B [第5题,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对外联系便利,华人华侨众多,吸引投资较多,③正确;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晋江市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此时正值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①⑤正确;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基础设施较落后,②错误;该时期晋江市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力量较薄弱,④错误。故选C。第6题,国外知名高端品牌主要面向高端消费人群,该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拓展高端消费市场,A正确;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主要从诚信经营和提高口碑方面入手,B错误;收购活动对享受晋江优惠政策影响较小,C错误;收购活动结束后,该企业仍以运动鞋服生产为主,没有转变企业经营类型,D错误。第7题,该企业主要生产体育用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成本为主要成本,故应使制造环节智能化发展,降低劳动力成本,B正确;多品牌产品协同发展,无法降低生产成本,A错误;增加赞助会增加生产成本,且无法降低劳动力成本,C错误;增加产品的研发投入会使成本提高,D错误。]
8.A 9.C 10.C [第8题,读图可知,③和设计环节相邻,附加值较高,应为研发环节,①在加工制造和设计之间,应为原材料采购环节,加工制造的产品要通过物流配送进行销售,销售中要进行品牌维护,保障产品销路,所以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A正确。第9题,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升级及产品研发,促进加工制造业高效持续发展,是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措施,C正确。第10题,由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模式更加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说明其产业模式逐渐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为主,以增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附加值,C正确。]
11.B 12.D [第11题,由图可知,该类型城市为工业城市,其中工业区出现人口和资本外流的现象。产业结构升级不会出现资本外流,排除A;自然灾害和低生育率不只影响工业,且并非是造成该类型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排除C、D;读图可知,该类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城市发展缺乏动力,大量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出现人口和产业外流,城市收缩,故造成该类型城市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矿产资源枯竭,B正确。第12题,“精明收缩”的策略是顺应人口、资本外流的趋势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旨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轻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转向调整城市功能。倡导绿色城市建设,培育创新产业符合调整城市功能的理念。故选D。]
13.C 14.B [第13题,铜陵市靠近长江,水运便利,且距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较近,地理位置优越,①正确;铜陵市是典型资源型城市,因矿建市,早期科技实力不强,②错误;水能资源丰富要具备水量大和落差大两个条件,长江安徽段落差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③错误;根据材料“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可知,该市铜矿资源丰富,资源丰富是资源型城市的基本依托,④正确。故选C。第14题,扩大铜矿开采量会加剧铜矿资源枯竭,不利于铜陵市实现转型升级,①错误;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②正确;治理环境污染,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③正确;有色金属冶炼仍属于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④错误。故选B。]
15.B 16.D [第15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农牧交错带为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且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同时地形崎岖,水土流失较严重,B对,A错;南方农牧交错带重化工业不发达,C错;由于地形崎岖,且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沉积作用弱,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贫瘠,D错。第16题,南方农牧交错带西侧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以高寒畜牧业为主,东部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由于地势较低,气候暖湿,以种植业为主,所以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选D。]
17.A 18.A [第17题,读图可知,鱼鳞坑可以拦截径流,减弱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增加下渗,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含水量,有利于植被恢复,①②③正确;鱼鳞坑对提高当地的降水量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A。第18题,鱼鳞坑的作用体现在截流、保水、保肥、促进植被恢复,适合应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打坝淤地指在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中,以拦泥蓄水为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其也具有截流、保水、保肥等作用,A正确。]
19.A 20.C [第19题,武汉为湖北的省会,且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位置,在湖北省内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广。A正确。第20题,该城市圈中,武汉的辐射范围最广,服务种类最多,可以辐射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由图可知,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咸宁比武汉的辐射范围小,等级低;各等级城市通过交通、信息、人员等的流通相互联系。故选C。]
21.(1)绘图如下:
差异:南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高于上海,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远低于上海;南通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上海。
(2)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水运发达;紧靠上海大都市圈,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较强;靠近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便于分工协作;被列入省重点发展规划,有政策支持;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基础较好。
(3)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加强人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高承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转移的能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22.(1)传统的棉纺织产业和航运产业陷入严重衰退,使城市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大量外迁;住房需求减少,住宅大量积压;企业经济效益恶化,居民收入减少,银行房贷陷入严重的违约、断供风险。
(2)注重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注重发展新型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23.(1)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利于沙粒沉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生长。
(2)当地植被少,外运草方格材料成本高;土层薄,不易将草方格压进地面; 当地石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石块重量大、耐风化侵蚀,延长防风固沙时效。
24.(1)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通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武汉是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2)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共48张PPT)
章末检测试卷二
第二章
(2024·四川广安校考)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上海大都市圈,2022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并印发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这是沪、苏、浙三地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城市行政区域,右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功能体系规划图”。据此完成1~2题。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与北京相比,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主要原因是上海
A.科技更发达 B.制造业比重更高
C.政策更优惠 D.交通更便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和上海的科技都很发达;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大量工业企业外迁,北京制造业比重不及上海;北京和上海作为世界性大都市,政策优惠力度都很大,交通都很便利。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
A.有利于圈内各城市优势互补
B.容易产生大城市“虹吸效应”
C.有利于圈内各城市趋同发展
D.有利于降低上海人口规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有利于圈内各城市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区域发展,A正确;
“虹吸效应”是指中心区域城市能够将周边城市的优势资源吸引过来,而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是使各城市形成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产业,有利于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城市格局,B、C错误;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并不能降低上海人口规模,D错误。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受多种要素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我国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完成3~4题。
3.总体来看,成都的经济辐射力较西安强,其主要原因
不包括
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成都科技水平更高
C.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
D.成都交通网络更完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成都与西安相比,在经济规模、资金流、技术流和
人流方面都明显强于西安,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
高,成都科技水平更高,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
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流动较快,经济辐射力较
西安强;图中表示成都在交通通道、信息通道、物
流方面较西安弱,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受多种要素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我国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完成3~4题。
4.下列有关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的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增强服务范围
B.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
C.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
D.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不可能再提升西安城市
行政等级,A不合理;
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提升西安的经济规模,扩大西
安都市圈范围,有利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B合理;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吸引资金、
技术、人才的流入,提升资金流、技术流、人流的指数,有利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C合理;
还可以继续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物流、交通通道等指数,有利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D合理。依据题意,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该县级市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被誉为“中国鞋都”,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创立于晋江的某运动鞋服品牌,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下图为“晋江市1978~202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
5.1978~1990年,晋江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其原因包括
①对外开放政策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华人华侨众
多 ④科研人才集聚 ⑤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对外
联系便利,华人华侨众多,吸引投资较多,③正确;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晋江市对外开放程度提
高,此时正值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
向我国转移,①⑤正确;
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基础设施较落后,②错误;
该时期晋江市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力量较薄弱,④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该县级市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被誉为“中国鞋都”,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创立于晋江的某运动鞋服品牌,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下图为“晋江市1978~202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
6.该企业陆续收购多家国外知名高端品牌和国际体育
集团,主要目的是
A.拓展高端消费市场 B.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C.享受晋江优惠政策 D.转变企业经营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国外知名高端品牌主要面向高端消费人群,该企
业可以通过收购拓展高端消费市场,A正确;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主要从诚信经营和提高口碑方面
入手,B错误;收购活动对享受晋江优惠政策影响
较小,C错误;
收购活动结束后,该企业仍以运动鞋服生产为主,没有转变企业经营类型,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该县级市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被誉为“中国鞋都”,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创立于晋江的某运动鞋服品牌,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下图为“晋江市1978~202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
7.该企业未来能够降低成本且提高利润的最有力举措是
A.多品牌产品协同发展
B.制造环节智能化发展
C.增加运动员品牌赞助
D.增加产品的研发投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该企业主要生产体育用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
此劳动力成本为主要成本,故应使制造环节智能化
发展,降低劳动力成本,B正确;
多品牌产品协同发展,无法降低生产成本,A错误;
增加赞助会增加生产成本,且无法降低劳动力成本,
C错误;
增加产品的研发投入会使成本提高,D错误。
(2024·重庆渝中期末)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
B.研发、品牌维护、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
C.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物流配送、研发
D.研发、物流配送、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图可知,③和设计环节相邻,附加值较高,应
为研发环节,①在加工制造和设计之间,应为原
材料采购环节,加工制造的产品要通过物流配送
进行销售,销售中要进行品牌维护,保障产品销
路,所以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原材料采
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重庆渝中期末)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9.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措施是
A.扩大市场规模
B.完善对外交通网络
C.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D.加工制造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

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升级及产品研发,促进加工制造业高效持续发展,是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措施,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重庆渝中期末)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
B.抑制重工业发展
C.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以增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D.发展采矿业,加大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模式更加重视产品
的研发和品牌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业
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说明其产业模式逐渐以发
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为主,以增强新兴产业的
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附加值,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以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收缩型城市,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收缩型城市应采取“精明收缩”的策略,以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轻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转向调整城市功能。下图示意某一类型的收缩城市。读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该类型城市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矿产资源枯竭
C.自然灾害频发 D.长期低生育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图可知,该类型城市为工业城市,其中工业区出现人
口和资本外流的现象。产业结构升级不会出现资本外流,
排除A;
自然灾害和低生育率不只影响工业,且并非是造成该类
型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排除C、D;
读图可知,该类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城市发展缺乏动力,大量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出现人口和产业外流,城市收缩,故造成该类型城市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矿产资源枯竭,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以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收缩型城市,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收缩型城市应采取“精明收缩”的策略,以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轻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转向调整城市功能。下图示意某一类型的收缩城市。读图,回答11~12题。
12.下列符合“精明收缩”理念的是
A.加强管理,限制资本和人口的外流
B.调整布局,降低核心区的建筑密度
C.重点扶持大型企业,建设工业园区
D.倡导绿色城市建设,培育创新产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精明收缩”的策略是顺应人口、资本外流的趋势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旨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轻城市负担,将投资重点转向调整城市功能。倡导绿色城市建设,培育创新产业符合调整城市功能的理念。故选D。
安徽省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据此完成13~14题。
13.铜陵市早期成为“当代铜基地”的有利条件为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水能资源丰
富 ④铜矿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铜陵市靠近长江,水运便利,且距长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较近,地理位置优越,①正确;
铜陵市是典型资源型城市,因矿建市,早期科
技实力不强,②错误;
水能资源丰富要具备水量大和落差大两个条件,长江安徽段落差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③错误;
根据材料“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可知,该市铜矿资源丰富,资源丰富是资源型城市的基本依托,④正确。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安徽省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据此完成13~14题。
14.铜陵市转型升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扩大铜矿开采量 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③治
理环境污染 ④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扩大铜矿开采量会加剧铜矿资源枯竭,不利于
铜陵市实现转型升级,①错误;
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消
耗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②正确;
治理环境污染,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③正确;
有色金属冶炼仍属于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④错误。故选B。
(2024·河南南阳月考)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关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的说法,
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化问题突出
B.地形崎岖,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充足,重化工业发达
D.沉积作用强,土壤深厚肥沃,农作物单产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农牧交错带为青藏高原
和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受季风气候影响,降
水丰富且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同时地形崎岖,水土流
失较严重,B对,A错;
南方农牧交错带重化工业不发达,C错;
由于地形崎岖,且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沉积作用弱,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贫瘠,D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南南阳月考)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15~16题。
16.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
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域文化 B.海陆位置
C.交通条件 D.地形地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南方农牧交错带西侧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以高寒畜牧业为主,东部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由于地势较低,气候暖湿,以种植业为主,所以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选D。
(2024·甘肃白银期末)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如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鱼鳞坑生态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拦截地表水流,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②大幅度减弱
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③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
恢复 ④增加大气湿度,提高当地降水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图可知,鱼鳞坑可以拦截径流,减弱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增加下渗,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含水量,有利于植被恢复,①②③正确;鱼鳞坑对提高当地的降水量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甘肃白银期末)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如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8.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A.打坝淤地 B.建石方格沙障
C.植树种草 D.修建水库

鱼鳞坑的作用体现在截流、保水、保肥、促进植被恢复,适合应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打坝淤地指在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中,以拦泥蓄水为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其也具有截流、保水、保肥等作用,A正确。
如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城市圈中,辐射范围最广的城市是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武汉为湖北的省会,且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位置,在湖北省内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如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20.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武汉可以辐射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等级低的
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咸宁比武汉的辐射范围小,
等级低 ④各等级城市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该城市圈中,武汉的辐射范围最广,服务种类最多,可以辐射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由图可知,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咸宁比武汉的辐射范围小,等级低;各等级城市通过交通、信息、人员等的流通相互联系。故选C。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早年确定了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都市圈的重点发展规划,近年来又明确规划建设南通都市圈(如图)。为了更好地带动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辐射苏中地区,南通被定位为江苏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南通都市圈位于上海大都市圈的北翼,南通都市圈的确立让苏中有了真正的龙头城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二 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以与上海有紧密联系的地区作为辐射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常州、宁波、嘉兴、湖州和舟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相继建成,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多数企业与上海有合作。下表示意2021年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统计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上海 99.97 0.2 11 449.32 26.5 31 665.56 73.3
南通 485 4.4 5 357.9 48.6 5 184 47
答案 绘图如下:

差异:南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高于上海,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远低于上海;南通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上海。
(1)绘制上海、南通产业结构比重扇形统计图,并比较两地产业结构的差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分析南通都市圈发展的优势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水运发达;紧靠上海大都市圈,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较强;靠近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便于分工协作;被列入省重点发展规划,有政策支持;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基础较好。
(3)请你为南通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加强人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高承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转移的能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22.(2024·浙江宁波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曼彻斯特经历了漫长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如下图),期间产业发展经历了许多严峻挑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棉纺织产业和航运产业相继陷入严重衰退,包括房地产业、银行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均遭遇了“重创”。20世纪70年代后,经过30多年的转型升级,曼彻斯特基本完成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过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棉纺织产业和航运产业严重衰退与房地产业、银行业遭遇“重创”之间的因果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传统的棉纺织产业和航运产业陷入严重衰退,使城市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大量外迁;住房需求减少,住宅大量积压;企业经济效益恶化,居民收入减少,银行房贷陷入严重的违约、断供风险。
(2)说明曼彻斯特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传统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
答案 注重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注重发展新型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23.(2024·吉林长春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噶尔县平均海拔4 350 m左右,年均温0.5 ℃,多戈壁和石质山地,土层薄、多大风天气。从2017年起,为保护冬季草场,噶尔县扎西岗乡在戈壁滩上筑起一道绵延数千米的“巨石阵”(由若干一米见方的石方格沙障组成),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下图示意“巨石阵”局部景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说明“巨石阵”实现防风固沙的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利于沙粒沉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生长。
(2)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成方格状,半压进地面常用的防风固沙措施。分析扎西岗乡未采用“草方格沙障”而采用“石方格沙障”进行防风固沙的原因。
答案 当地植被少,外运草方格材料成本高;土层薄,不易将草方格压进地面; 当地石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石块重量大、耐风化侵蚀,延长防风固沙时效。
24.(2024·山东泰安月考)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如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上海既沿江又沿海,
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通更
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武汉是我国长江经济带
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2)请提出增强武汉对周边城市辐射作用的具体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