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藏戏【教学目标】1.积累本课词语及优美语句。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知道详写与略写。3.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安徽的黄梅戏明快抒情,苏州的昆曲文辞典雅,河南的豫剧铿锵大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传统剧种-一藏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藏戏特色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藏戏的?1.词语教学琼楼玉宇 师传身授 优哉游哉许下宏愿 为民造福 行善积德雪域高原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青面獠牙 朴实敦厚 别无所求指名认读,相机正音。交流不理解的词语2.感知内容预设:藏戏的特色、藏戏的形成、藏戏的传承(根据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导)师生合作小结:藏戏的特点是详写的部分,藏戏的形成、传承是略写的部分。三、朗读品味,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自读第1~3自然段,思考:藏戏有哪些特点?预设:戴着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演出三五天。那你能根据关键词,用一句话概述藏戏的特点吗?预设生交流既然一句话就能说出藏戏的三个突出的特点,为什么作者不用一句话表示,而要写三句话呢?生交流,师小结:用了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更加突出了藏戏的这三个突出的特点,了解藏戏独特的艺术形式。任务二: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认为藏戏最具魅力的特色是什么?写一写批注,然后和同学说一说。学生交流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出示句子: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看图猜人物谈发现。这部分的文字介绍是怎么把不同面具的特点介绍清楚的?教师相机教学“青面獠牙”等词语的意思。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出示句子: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藏戏没有舞台,怎样演出?(板书: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提示:突出“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只要……” 表演:不受时间限制。 想一想,为什么藏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提示:生活节奏缓慢,藏戏情节可以拖延,唱腔及动作可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不断重复。 师小结:面具的描写最为详尽,舞台和演唱方面的特点描写较简略,这样写详略得当,能更加突出藏戏最具特色的方面。四、聚焦形成过程,发现独特结构同学们,我发现形成过程穿插在介绍藏戏特点之间。可不可以把形成过程和下面特色的部分换个位置?预设:不能。藏戏特点与形成过程有很重要的关系。那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任务三: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一句,从“脱缰、咆哮、吞噬”等词语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无比勇敢的举动。(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从中可以体会到齐心协力、人定胜天的不屈精神。(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创造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种。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他的画像。他接受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敬意。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这样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让我们着迷,自豪!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