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2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历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学习目标
1.用文字表述出宋代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表现,进而准确说出三方面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在经济中实为一体。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通过阅读史料,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原因。
(史料实证)
3.简述宋代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家国情怀)
1.粮食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②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③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特点:成熟早、抗旱能力强
①新品种:占城稻
⑤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苏湖熟 天下足
苏常熟 天下足
1.粮食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宋代《耕获图》
耕田
插秧
收割
打场
入仓
灌溉
堆秸
②新技术:复种技术
▲秧马
③新工具:秧马
→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的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作用:提高了生产力,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2.经济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①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②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
③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④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北宋:广东、福建和海南一带
南宋:江淮、川蜀一带
元朝:南方植棉普遍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
3.运河开通
一、农业的发展
①元通运河:元朝建立初期,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②粮食海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一、农业的发展
【任务一】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经济中心随着王朝都城的迁移而向北移动,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这样使得江南到北方的漕运开始发达起来。
郭守敬
一、农业的发展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战乱不休。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经济因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一、农业的发展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唐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 P42相关史事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作物生长。
④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推广农业技术。
二、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
②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多。
③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
④西夏时,毛纺织业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二、手工业的兴盛
2.瓷器业
①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④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③辽金时,辽制瓷技术业相当进步,(鸡冠壶)
二、手工业的兴盛
3.矿冶业
《天工开物》中描绘的中国宋明时期挖煤场景
①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②金朝时,煤的产量和使用相当客观。
③辽朝时,铁质农具制作水平较高。
瓜州榆林窑第3窑风箱与冶铁窑
④西夏时,兵器制作精良,锋利无比。
二、手工业的兴盛
4.造船业
开封
广州
泉州
明州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相关史事: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
配备了指南针。 ④金还造出了撞冰船。
【任务二】根据材料,归纳北宋造船业的特点。
二、手工业的兴盛
北宋时期为方便运输地方财货,漕运网络四通八达,政府十分重视。北宋开封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政府支持
起步早
规模大
技术先进
领先世界
三、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①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
三、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北宋首都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②经营时空: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③新商业区: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三、商业的繁荣
2.纸币出现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元朝时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唯物史观:货币折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况
时期 货币 材质 原因
秦朝
汉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圆形方孔半两钱
五铢钱
开元通宝
金属货币
交子
会子
纸币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纸币携带更方便
总结: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及商业贸易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粮仓”(产粮中心)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造船中心
商业大都市
经济重心在南方
经济重心在北方
汉代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唐代中期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南宋
三、商业的繁荣
至此,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三、商业的繁荣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请你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战乱不休。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三、商业的繁荣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请你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唐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作物生长。
④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推广农业技术。
课堂小结
辽宋夏金元时
期经济
的繁荣
农业的发展
发展原因:
表现:
元朝连通大运河:粮食运输与海运航线
人口南迁;政府重视和推广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安定等
水稻等粮食作物增产;经济作物推广
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黄道婆推广棉织技术
制瓷业: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
造船业:最早的船坞;配备指南针
商业的繁荣
城市发展: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
打破坊市制,出现草市
出现早市、夜市
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纸币
货币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南移完成
随堂习题
1.[2024·四川]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
A.普及小麦种植 B.形成养马习俗
C.增强垦荒能力 D.提高劳动效率
D
随堂习题
2.[2024·江苏]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绍兴十三年,宋高宗举行郊祭,所用的一批陶瓷器交由“平江府烧变”。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该考古发现( )
A.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信
B.表明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
C.确证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D.说明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
A
随堂习题
3.[2024·江苏]《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A.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手工业工场涌现
C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