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时代特征:政权并立
统一
在各部征战不断地草原上诞生了一代天桥——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各部的?元朝又是如何统一的?
11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历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边疆管辖以及民族融合,认识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唯物史观)
2.通过史料、地图等资料,知道元朝的疆域范围,了解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知道在东北、西北、东南等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史料分析)
3.理解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历史解释)
4.识读《元朝的疆域图》,知道蒙古军灭西夏、金和南宋的过程,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时空观念)
5.分析材料并进行古今对照,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家国情怀)
▲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和马镫
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至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
——《蒙枢备录》
生活特点: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一、元朝的建立
1.蒙古族的兴起
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
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任务一】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思考,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是一种什么状况?当时牧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状况: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一、元朝的建立
心愿: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蒙古的统一
时间
人物
尊称
政权
1206年
铁木真
成吉思汗
蒙古
一、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
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有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
——《元史 太祖本纪》
3.蒙古灭西夏和金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南宋
蒙古
形成了长达40多年的对峙局面。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
一、元朝的建立
一、元朝的建立
4.建立元朝
忽必烈像
1260 年, 继承汗位
1271年,
改国号为元
次年,
定都于大都
元大都平面图
"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
治国安民,广开言路,整顿吏治
二、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1279年,元消灭南宋残部,
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多政权并立局面
【任务二】人们既肯定元朝统一,又称赞文天祥抗元,矛盾吗?
二、元朝的统一
二者并不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元朝统一全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值得肯定。
②但元在统一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和压迫。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斗争,是正义之举,值得敬仰。
文天祥
陆秀夫负帝投海
二、元朝的统一
【合作探究】对比秦、汉、唐、宋、元各朝建立者信息,概括元朝有何特殊性?
朝代 建立者姓名 统治民族
秦 嬴政 汉族
汉 刘邦 汉族
唐 李渊 汉族
宋 赵匡胤 汉族
元 忽必烈 蒙古族
朝代 国土面积
秦 340万平方公里
汉 609万平方公里
唐 1237万平方公里
宋 280万平方公里
元 1372万平方公里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
二、元朝的统一
西极流沙
南越海表
北逾阴山
东尽辽左
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5.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皇帝
中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地方
行中书省
路、府、州、县和宣慰司
中书省直辖
山东、山西和河北












行政事务
军事事务
监察事务
三、元朝的统治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并结合视频,补充元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的绘制?
三、元朝的统治
1.在中央
背景:元朝疆域辽阔,为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汉族人士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
措施: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管全国的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三、元朝的统治
【任务三】对比秦、唐、宋、元的中央行政机构,说说元朝中央行政机构有什么特点?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秦代中央行政机构图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唐代中央行政机构图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中枢门下
(政事堂)
监察
度支
盐支
户部
枢密院
三衙
台鉴
宋代中央行政机构图
元朝中央行政机构图
皇帝
枢密院
(军事)
御史台
(监察)
中书省
(行政)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继承与创新
元朝中央行政机构不仅汉式特色明显,而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也很明显。
三、元朝的统治
2.在地方——行省制
(一)含义:
(二)功能:
(三)区域: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除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直属中书省管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三、元朝的统治
材料1: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2:元朝政治制度……行省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等等大多为后代所承袭……
——白钢主编《中国 政治制度史》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作用)
②是我国古代笛梵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地位)
2.在地方——行省制
(四)影响:
【合作探究】通过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异同,说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出什么趋势?
三、元朝的统治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确立朝代
与中央的关系
共同点 趋势 都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都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秦朝
西周

澎湖巡检司
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意义: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在边疆地区——东南地区
三、元朝的统治
三国
孙权派卫温
到达夷州
有史可查关于
台湾的最早记载
隋朝
隋炀帝三次
派人到达流求
元朝
加强大陆与
台湾的联系
设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
3.在边疆地区——西北地区
三、元朝的统治
北庭都元帅府
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西汉
唐朝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元朝
北庭都元帅府
西域都护府
西域正式归
中央政权统治
三、元朝的统治
3.在边疆地区——西藏地区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
文成公主
嫁与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
嫁与尺带珠丹
唐太宗
唐中宗
唐蕃会盟碑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唐穆宗
元朝
台湾、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我们应坚决反对台独、藏独、疆独,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家国情怀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1.表现
元朝的统治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各族以中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加强。
元朝廷
边疆各族
调集大批军民迁移
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开垦农田,进行屯种。
同汉人杂居相处
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2.回族
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汉人
波斯人
阿拉伯人
蒙古人
畏兀儿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任务五】结合本节课所学,归纳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政治格局
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疆域最大)
制度创新
设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边疆管理
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
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元朝开凿了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航线,便利了南粮北运。)
民族交融
形成了回族,促进了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元朝的建立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民族交融
中央机构:
地方上:
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行政)(军事)(监察)
行省制度
元朝的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练习,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总要意义
随堂习题
1.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清朝
C
随堂习题
2. 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
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
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B
随堂习题
3.《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认为:“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元代利于解决这一“缺陷”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设“三司”
C
随堂习题
4.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君主专制建立与强化
C.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
A
随堂习题
5. 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 (驿传)的译音,“站”宁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
义。这说明( )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
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