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 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班级: 学生姓名: 编号: 主备人:【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的基本史实和形成原因;2.正确的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贞观之治”的基本史实和形成原因学习难点:评价唐太宗、武则天【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单:(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 。2、即位:626年, 即位,年号“ ”。3、阅读书本P10,概括唐太宗的革新措施:4、影响:(二)武则天的统治国号与地位:2.阅读书本P11,概括武则天的统治措施。影响:【合作探究】1.唐太宗、武则天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2.唐朝的清明治世对我国当今建设有何启示?【训练导学】1.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材料中不正确的是 ( A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制定法律,减轻刑罚C.鼓励生产,减轻劳役 D.开通运河,创立科举2.“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B )A.西周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3.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倶丰实。”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C )A.对外开放 B.政治清明C.经济繁荣 D.文化昌盛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聊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B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5.武则天颁布《求贤制》,表达了她求贤似渴的愿望,其中写道:“其有文可以经邦国,武可以定边疆,蕴梁栋之宏才,堪将相之重任,无隔士庶,具以名闻。”此理念在其统治上表现为(B )A.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B.开创殿试,发展科举C.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6.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 A )A.减省刑法,并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负担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C.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权D.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8.贞观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D )①得人而用,政治清明 ②重视农业,发展生产③勤于朝政,励精图治 ④裁汰僧尼,禁建新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9.材料分析题。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在位是形成了什么治世?他在位是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皇帝:唐太宗 。治世: 贞观之治措施:在用人上,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