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三 走向近代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十三 走向近代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二十三 走向近代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推动了欧洲由中世纪走向近代
政治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标志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化 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地理学知识不断发展,世界也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知识清单】
考点1: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垦殖运动: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开展了垦荒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庄园衰落:农奴用货币购买自由,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们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4)农产品市场化:使更多的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更多的农产品和产品得以进入在场。一些商人将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5)手工工场;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厂,并且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工场。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等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发家的商人巨贾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考点2: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思想: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文化:意大利保存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2.地区: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15,16世纪,向西方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3.核心: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4.实质:一场以再生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以创造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新文化为目的的伟大的社会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影响近代社会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创作长篇诗作《神曲》;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2)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3)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包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6.意义
(1)对思想文化: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2)对资本主义:打击了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对自然科学:唤醒人们积极进取、敢于创造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3:新航路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重要诱因:来自东方的丝绸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马可·波罗对东方国家的描绘,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直接原因:亚洲的商品经过商人的层层转手,到达欧洲后,价格暴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
2.条件
(1)客观:①欧洲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的流行;②指南针的传入,航海和造船技术进步。
(2)主观:①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王室的支持;②航海家具有探索和冒险精神
3.概况
航海家 时间 资助国家 成果
迪亚士 1487-1488年 葡萄牙 到达非洲的迪亚士,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达伽马 1497-1498年 葡萄牙 到达印度西海岸,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船队 1519-1522年 西班牙 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其船只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
4.影响
(1)对欧洲: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欧洲开始海外殖民。
(2)对亚非拉地区: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引发的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带来了西方文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
(3)对世界: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打破以往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有利于地区间物种和文化的交流;资本主义地区市场开始形成。
考点4:“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
1.“三角贸易”
(1)时间:16世纪开始。
(2)名称由来:该贸易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
(3)主要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殖民国家)、英国(获利最大国家)。
(4)目的:获取巨额利润,补充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5)过程:欧洲(从英国出发,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到非洲)→非洲(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种植园主)→美洲(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6)影响:
①对非洲:人口大量减少,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对美洲:为美洲种植园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地区间物种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美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对英国等殖民国家:获取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本原始积累
(1)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行为。
(2)方式: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
(3)概况:①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在亚、非、拉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和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大帝国),②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英国通过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和以及“三角贸易”贩卖黑奴,获得巨额利润。③从17世纪下半叶起,通过一系列战争,英国最终先后战胜了有之称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4)认识: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重要途径;资本原始积累以殖民掠夺为主要手段,带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重难点易混易错】
1.探寻新航路
(1)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原因在于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大洲从相对孤立逐渐走向一个整体。
(2)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早期殖民掠夺
(1)“据统计,仅 1500-1650年的 150年间,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 世纪的近 400 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材料反映了殖民活动的原始性和血腥性。
(2)“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材料所说的“黑色货物”是黑奴,主要来自非洲。
【典型例题】
1.[2024年河南中考真题]威尼斯人在1300年左右发明了凸面玻璃镜。一个世纪之后,镜子迅速传遍整个欧洲,人们通过镜子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
A.古典文化复兴 B.自由城市出现 C.人文主义流行 D.市民阶层壮大
2.[2024年河北中考真题]从但丁到莎士比亚,欧洲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者,他们勇敢地“从内心世界感受自身”“探索自己的灵魂”,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客观地呈现主观感受”“我”“我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表明欧洲出现了( )
A.人文主义思潮 B.“君权神授”理论
C.三权分立学说 D.进化论的观点
3.[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图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年)统计情况。拉美土著人口锐减的悲剧始于( )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达 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4.[2024年天津中考真题]证实地圆说,实现环球航行的是( )
A.哥伦布船队 B.迪亚士船队 C.达 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5.[2024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世界上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正确的船队是( )
A.迪亚士的船队 B.哥伦布的船队 C.麦哲伦的船队 D.达·伽马的船队
6.[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图是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
A.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 B.黄金白银
C.生产原料 D.黑人奴隶
【模拟训练】
1.15世纪佛罗伦萨的一位诗人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且欢乐吧,谁知道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种生活态度反映出( )
A.封臣对封君的忠诚 B.庄园生活的怡然自足
C.人文主义的现世追求 D.基督教的“天堂”观念
2.15-16世纪,西欧的租地农场与中世纪的封建庄园的本质区别是( )
A.农场主使用雇佣劳动者生产 B.养殖生产规模更大
C.农场主与劳动者的联系不紧密 D.大量使用奴隶劳动
3.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道:“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准确反映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D.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4.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审视,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能够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B.可以印证古典文化复兴
C.充分呈现人文主义精神 D.足以凸显理性主义追求
5.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对这件“头等大事”表述错误的是( )
A.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其提供了条件 B.伴随着殖民掠夺和侵略
C.哥伦布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6.有学者指出:“当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部分地区时,令其雀跃的东西是美洲的金,银。随着其他欧洲人跟进来到美洲后,其焦点转向烟草、可可等这些珍奇的农产品的出口。”这段材料体现了( )
A.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 B.殖民侵略对美洲经济的掠夺
C.英西两国的殖民争霸 D.欧洲文化对殖民地产生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典型例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模拟训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且欢乐吧,谁知道明天有没有这闲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首诗反映了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也反映了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形式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审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历史角度看,《蒙娜丽莎》表达了达·芬奇对人和人性生动的刻画,展示了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怀,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从审美角度去分析,《蒙娜丽莎》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和谐、统一,艺术境界高超,画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成就。因此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充分呈现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蒙娜丽莎》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可以印证古典文化复兴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晚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蒙娜丽莎》,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题干关键材料“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可知指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使世界各地的交通往来日益频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选:C。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掠夺。根据“美洲的金、银”“焦点转向烟草、可可等这些珍奇的农产品的出口”可知,这体现了殖民侵略对美洲经济的掠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