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 回首2023,再探苍穹,“中国高度”被标记在浩瀚太空;扶摇直上,C919大飞机“展翅”激荡豪情;活力出圈,杭州亚运会尽显“中国式浪漫”……一幕一幕,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前行的道路。下列最能概括材料主题的是( )
A. 中国经济实力世界第一
B. 辉煌成就提振中国自信
C. 我国是科技强国领头羊
D. 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公平
2. 高清电视、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等成为家居用品的主角;农业育种持续攻关,让百姓餐桌更加丰盛;新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助力守护人民健康;节能环保技术加速突破,为大家守护碧水蓝天。这表明( )
A. 科技创新能力助力综合国力的提升 B.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领跑世界
C. 知识创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D. 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地美好
3. 2024年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鹤壁市积极组织种养、文旅、农博、电商等涉农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丰富多彩的丰收场景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庆祝活动,宣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些活动的开展( )
A. 有利于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B. 能够充实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C 有利于加快实现同步富裕步伐
D. 能够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4. 2024年3月,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为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该条例的出台( )
①说明维护国家水安全主要靠法律 ②体现了我国实行善治的法治要求
③是推进资源环境保护的应有之义 ④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换来今日的国泰民安,我们要铭记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烈士们,时刻弘扬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下列名言、诗句与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一致的有( )
①但使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在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海关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推出“通关模式智选菜单”,企业运用后通关效率提升20%;创新实行“区港联动一体化模式”,让企业的通关时效提升60%,成本降低50%。这些举措让我们感受到河南( )
A.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B. 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
C.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D. 发展依靠国际大循环
7.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推动老旧小区停车等难题落实、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每月最低额度将提升20元……”这一个个被装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红包,体现了( )
A. 政府管理社会生活
B. 政府坚持依法执政
C. 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 我国民生问题已经解决
8. 近年来,河南省支持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858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18万亩;推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实验室的建设,累计筹措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1189亿元……这说明( )
①河南把发展农业作为工作中心
②河南农业强省的目标已经实现
③河南采取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④河南积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某中学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播放我国军工四款黑科技武器的新闻视频。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
②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
③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
④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进村入户,接触广大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民愿民声,最终以法律草案意见建议方式反映到立法机关。他们是人民群众与国家立法机关之间的“信使”,是立法联络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立法联络员是立法机关工作人员,享有立法权
③立法联络员设立有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④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需要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1. 2024年1月11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4)》出版宣介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研讨会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展开深入研讨。这说明( )
①我省高度重视、支持科技创新
②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我省致力于坚定文化自信,增进人民的文化认同
④我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成为经济强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1月31日选举产生了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主选举要求公民( )
A. 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
B. 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C. 以自己的需要作为投票标准
D. 完善监督机制防止贿选发生
13. “你在倾听,我在倾听,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你在追寻,我在追寻,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啊,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歌手陈思思深情讴歌的“中国梦”是指(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 在我国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节能降碳,你我同行”的主题活动。下列行为与这一活动主题相符的是( )
①收到网购物品后,将快递包装盒进行循环利用
②为图方便,要求爸爸妈妈开私家车接送上下学
③周末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向居民宣传节约用水
④为了轻装上阵,旅行途中全部使用一次性物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之一。近年来,河南全省上下大力开展“千万工程”示范村、“美丽小镇”、“五美家庭”等创建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这表明河南省( )
A. 积极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B. 农村环境问题最为严重
C. 农村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D. 民生问题是工作的中心
16. 2024年5月27日,中宣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新时代传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是因为( )
A. 向榜样学习可以杜绝不正之风
B. 汲取的榜样力量凝聚价值共识
C. 弘扬以改革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能够帮助我们战胜所有的困难
17.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深各民族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下列符合这一精神实质的是( )
A.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B. 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D. 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 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2024年10月,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散播网络戾气、制造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等突出问题。
看到这则新闻,小亮同学说:“网络乱象危害甚大,只要开展网络整治专项行动,就能彻底改变网络生态。”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小亮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神舟”上天、“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真实写照。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我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推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2)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少年应怎样为创新强国做贡献
20. 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发扬民主】随着电动车数量的激增,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日益严重,为了规范电动车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管理规定。2024年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这次公开征求意见将持续1个月,将根据收到的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加快推动审查、报批等工作,争取尽早发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信部对电动车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的原因。(两方面即可)
【公民参与】为了让电动车新国标能深入人心,推动电动车行业健康发展,某校九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国庆假期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宣传电动车新国标。
(2)假如你是学习小组的一员,请设计两种可行的宣传形式。(两方面即可)
21. 某中学结合我省发布的十大研学旅行精品路线,计划筹备一次师生研学旅行活动,请你参与此项筹备活动的组委会并回答相关问题。
线路一:华夏溯源——最早中国研学之旅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遗址遗迹众多,创意驱动,美学引领,科技赋能,艺术点亮,让沉睡千年的历史图景在中原大地上生动再现。最早中国研学之旅,聚焦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商文化,见证河南在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线路涉及城市及景点:郑州:河南博物院、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三门峡: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博物馆;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
线路二:文明寻脉——四大古都研学之旅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四个,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商都郑州。四大古都见证了20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展现了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巅峰与辉煌。四大古都研学之旅,实地掌握一部河南史,细读半部中国史。 线路涉及城市及景点:郑州:新郑黄帝故里、郑州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商都遗址公园;洛阳: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开封:清明上河园、龙亭、州桥及汴河遗址;安阳:殷墟博物馆。
线路三……
(1)作为组委会的成员,你打算怎么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本次研学活动?(两方面即可)
(2)为开展好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组委会需招募一批研学活动服务志愿者。你认为这些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两方面即可)
(3)通过本次活动的筹备,你对河南文旅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赞叹不已。为让更多的游客到河南赴一场沉浸式文旅盛宴,请你用一句话为家乡代言。
河南省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题答案】
【答案】①小亮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要改变网络生态,仅靠开展网络整治专项行动是不够的,还需要不同主体的共同行动。
②当前网络空间的种种乱象,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③开展网络整治专项行动,有利于净化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有利于规范网络运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网络安全,推动网络强国建设;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推进网络治理法治化进程。
④为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国家要完善网络立法,为整治网络不法行为提供法律保障;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文明上网的意义,及时曝光各类网络乱象;网站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依法加强行业自律;网民要提高媒介素养,上网时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
【19题答案】
【答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②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③养成勤动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④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20题答案】
【答案】(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工信部作为行政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服务,依法行政,履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2)给居民印发新国标宣传单;制作张贴新国标宣传海报;组织开展新国标公益讲座。
【21题答案】
【答案】(1)参与研学活动可以增进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的认知;可以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参与研学活动能够在研学活动中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参与研学活动能够激发求知欲望,促进自主学习;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河南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等等。
(2)丰富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强,组织能力突出;为人和蔼,不怕吃苦,乐于奉献;较强的责任感;懂礼仪,有礼貌;等等。
(3)大美中国,“豫”见美好;文化中原,梦里老家,河南欢迎您;遇见中国,老家河南;天地之中,大美河南欢迎您;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