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1.在水分过多或干燥土壤中的蚯蚓大多钻出来;蚕卵在温暖环境下孵化更快;蚕会从干枯的桑叶上转移到新鲜桑叶上;土壤喷水后,蜗牛更愿意钻出来活动等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水、食物等发生变化时,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2.面对草原冬季的来临,黑颈鹤向南迁徙到温暖的云南;而狼则留守原地,采取换毛的方式抵御寒冷。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在严酷的环境变化中生存下去。
3.大自然中许多地方会经历一年四季,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动物都用适应季节变化的本领。大雁、燕子、天鹅等动物过冬的方式是迁徙,蛇、青蛙、刺猬等动物过冬的方式是冬眠,狗、兔子、麻雀等动物过冬的方式是换毛。
4.长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不同。因为动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它们的喙和爪子各不相同,都与环境相适应。鹤类的喙长而直,适合捕捉鱼虾。它们的爪细长,适合在浅水中行走。鹰的喙强大且末端有弯钩,适合吃小型鸟兽。它们的爪带钩,容易抓住树枝,利于捕捉小动物。鸭子的喙扁而长,适合捕捉鱼虾。它们的脚短,趾间有发达的蹼,善于游泳和潜水。
5.当光照发生变化时,植物幼苗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不断调整生长方向,朝向阳光倾斜。
6.植物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等行为,这些都是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表现。
7.绿萝的茎细长,圆柱形,它的叶又宽又大,生长在树荫下,潮湿的地方。仙人掌粗大,呈圆柱形,含水分多,它的叶又尖又细,像针一样,生长在沙漠,干旱少雨的地方。
8.喜水植物有的中空,能通气;有的柔软,适应水流,不易断。多数的耐旱植物有强大的根系, 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收。为减少水分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有的甚至无叶,用绿色的茎代替叶子的作用,茎表面覆盖蜡质。
9.鸟类常常利用树干、草叶等材料筑巢、安家、求偶、繁育后代。有些巢穴还具有隐蔽作用,以防被天敌发现。而鸟类会捕食危害植物的昆虫,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10.动物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为菜粉蝶提供了食物和产卵、化蛹的场所,菜粉蝶为植物传播了花粉。益蚁保护蚁栖树,而蚁栖树供给益蚁食物和住房,它们真是合作的典范。
11.导致白鱀豚逐渐消失的原因:(1)人类对其食物,鱼虾进行过度捕捞,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2)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鱀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3)长江附近化工厂和医药工厂的开设,使得长江受到严重污染;(4)长江成为了非常繁忙的运输水道,很多白鱀豚被船只的螺旋桨击死击伤;(5)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鱀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等。
12.近年来银杏数量逐年增加的原因:(1)人类增强了保护措施。(2)大量地科学种植银杏等。
13.人类危害动植物的生存的一些行为有大型采矿、乱砍滥伐、非法盗猎、大面积烧荒等。
14.地球是个大家庭,我们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动植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