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要有自信 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人要有自信 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4.1 人要有自信
【学习目标】
1.搜集有关自信的古诗词及名言警句,了解自信品质的内涵。
2.介绍优秀人物的自信品格,感受自信的价值。
◎素养目标:自尊自信,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掌握自信的重要价值。
【自主预习】
课时线索
自信的内涵→自信的作用→自信的来源
重点问题预习
1.什么是自信 (自信的内涵是什么 )
2.青春的我们为什么要有自信
3.自信的来源有哪些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子目标3:理解自信的作用
认识自信品质
探究分享:学航天人物,知自信内涵
中国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让我们一次次见证我国的航天成就。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提到,他和两位“90后”队友虽然有年龄上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国出征,为国争光,一起奋斗,一起奔跑。他们在一起备战训练已经有一年多了,始终都保持最佳的状态,最顶格的标准。
对于两位队友,蔡旭哲这样评价:“在训练中,我的两位队友勇敢自信、阳光乐观,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和他们在一起,我的心态也变得更加年轻,可以说也受益颇多,信心倍增。”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自信的理解。
(2)作为中学生,你会用哪些方式展示你的自信品质
感受自信价值
围绕自信,某班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分享1:坚定“我能行”
某班组织了“新学期,我能行”的主题活动。该活动包括三个步骤:
明确活动意义
  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活动的重要意义。 优点大轰炸
  同学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人轮流向小组内的成员说一句赞美的话。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自信宣讲墙
  同学们拿起彩笔,认真写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励志语,并将这些写有学习目标和励志语的便笺纸贴在墙上的成长树上,仿佛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如果你参加了该主题活动,请分享参加该活动的过程。
活动目的 增强自信
活动意义
我的优点
我的励志语
易错点提示 观点:自信的人一定能走向成功。 点拨:错误。①自信的人乐观坚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②自信是我们实现目标,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自信的人不一定走向成功。
探究分享2: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
为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①假如三名同学代表——自信、自负、自卑三种人。其中:
甲代表的是        ;乙代表的是       ;丙代表的是       。
②三名同学都是在看自己的试卷。
甲的成绩可能        ;他也许在说: 。
乙的成绩可能        ;他也许在说: 。
丙的成绩可能        ;他也许在说: 。
③如果你是甲,你会 。
如果你是乙,你会 。
如果你是丙,你会 。
易错点提示 观点:大部分失败源于自卑,自负总比自卑好! 点拨:错误。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的人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往往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而自负是过度的肯定自己。自负的人会夸大自己的优点,制造虚幻的自我满足,在过高评价自己时还常常贬低别人。他们渴望获得超出自身价值的社会肯定,最终却事与愿违。因此,自卑和自负都属于不健康的心理,我们要克服这两种心理。
自信的来源
为了让大家认识自信的来源,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探究分享:探索自信的来源
某时政小组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材料信息,完成相关任务。
  在巴黎奥运会上,活泼、幽默的“00后”中国运动员“圈粉”无数。从“快”人快语的潘某乐,到被称为“小孩姐、小孩哥”的黄某婷、盛某豪,再到又一次上演“水花消失术”惊艳全世界的全某婵……他们掀起的青春风暴,令人赞叹不已。据此,《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   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今天的祖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亲身参与了国家改革开放,回顾这些经历,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不仅感到幸运,而且感到骄傲自豪,更坚定了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再立新功的决心!
(1)你是一名自信的同学吗 你的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2)人大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人,你要自信!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人的自信来自哪里
当堂检测
1.“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 ( )
A.自省的精神勇气  B.节俭的生活态度
C.自信的青春热情  D.谦和的良好品质
2.“对于有自信而不介意暂时失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对于每次跌倒都能立即站起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生道路中没有所谓的失败
B.自信的人不可能遭遇失败
C.自信的人面对失败不轻言放弃
D.只有一部分人才有所谓的失败
学生学习评价量规
项目★★★★★★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巩固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重点问题预习
1.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2.(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的青春有力量。
(2)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
(3)自信让人乐观坚定。
(4)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3.(1)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2)自信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
(3)自信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合作探究
议学问题1
探究分享 
(1)示例: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2)如:积极学习,提高成绩;参加文艺表演,绽放青春风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奉献社会;等等。
议学问题2
探究分享1 
示例:
活动目的增强自信
活动意义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②有利于增强学生“我能行”的信念,更好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等等
我的优点热爱学习,乐于助人,热心班级事务,等等
我的励志语你的笑容是世间最美的风景,你的自信是前行最强大的动力,继续闪耀吧
探究分享2 
示例:①甲代表的是自卑;乙代表的是自信;丙代表的是自负。
②甲:不是很理想;我怎么这么笨呢 算了,我不是读书的料!
乙: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看来我还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下次各方面继续努力吧!
丙:很好;我才是考场霸主嘛!看来我可以安心地踢球啦!
③甲: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作业、考前复习等方面查找影响成绩提高的因素,力争下一次取得理想的成绩。
乙:分析自己取得进步的原因,同时也要看到自己与优秀同学的差距,不断努力,力争下次赶上他们。
丙: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议学问题3
探究分享 
(1)略,回答言之有理皆可。
(2)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际地位、体育成就等。
当堂检测 1.C 2.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