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种不同的思想理念的内涵。2.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认识思想理念的魅力与价值。◎素养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对思想理念的认同。◎学习重点:知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内涵,学会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主预习】课时线索思想理念的特点、作用内涵重点问题预习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 子目标1:了解思想理念的主要内容思想理念的作用探究分享1:分享中华传统文化名句请分享你最欣赏的中华传统文化名句。名句1: 名句2: 名句3:探究分享2:总结思想理念的特点及作用从陶器到青铜器、甲骨文,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从传统工艺到传统戏曲,从传统民俗到传统节日……时至今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人们的生活,滋养人们的精神。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知识,请你总结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有什么特点。这些思想理念会发挥怎样的作用或影响力 认识思想理念探究分享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活动设计:展示、分享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1)请你分别解读二十四节气歌的前两句、后两句。(2)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补充:二十四节气歌蕴含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智慧,不仅是农业社会的重要时间指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歌中蕴含的智慧:自然规律的把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对气候变化的预测,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如惊蛰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清明时节,草木开始生长,万物复苏),对生活节律的调整,是哲学思想的体现(如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即万物相生相克、阴阳平衡的哲学理念),也对生态保护给予启示,等等。易错点提示 观点: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因此,我们可以改变大自然运行规律。 点拨:错误。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人类不可以改变自然运行规则,只能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探究分享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活动设计:寓言故事大比拼。请同学们讲述《不愿干小事的驴》《疑邻盗斧》两个故事,并说说这两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故事补充:《不愿干小事的驴》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头驴不愿意做小事,只想做大事,结果却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一事无成的故事。主人让驴把一车肥料送到田间去,驴摇摇头说:“我才不干这芝麻粒大的小事呢!要干就干大事。让我换下千里马去送信吧!”结果,驴送信时累得呼呼直喘,最终耽误了事情。《疑邻盗斧》讲述了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后怀疑是被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的故事。他观察邻居家儿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后,他在翻动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对方的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探究分享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察下面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对我们有何启示 (2)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你举例说明:①政治领域: ②经济领域: ③科技领域: ④个人发展: 探究分享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请同学们翻译这句古语。它对我们有何启示 国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人民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制度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君主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当服务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当堂检测1.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下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与此相符合的有 ( )①天人合一 ②天下大同 ③道法自然 ④民为邦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广大工程师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铸造精品工程、“大国重器”。下列诗句能体现国家工程师上述精神品质的有 ( )①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学生学习评价量规项目★★★★★★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巩固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导图】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重点问题预习1.(1)特点:深邃博大、历久弥新。(2)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合作探究议学问题1探究分享1 例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等。探究分享2 ①特点:深邃博大、历久弥新。②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议学问题2探究分享1 (1)前两句是从二十四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时间次序组成的歌词,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两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即每个月有两个节气,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各个节气的具体时间最多相差一两天。(2)①农业生产指导:节气歌中的每个节气都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例如,谷雨时节,雨水增多,适合播种;芒种时节,小麦成熟,需要收割。这些节气指导农民进行适时的耕种、灌溉、收获等活动。②日常生活指导:节气的变化预示着气候的转变。如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气温逐渐回升;立夏则意味着夏季的来临,天气将变得更加炎热。这些变化对于古人安排日常生活和衣物穿着具有重要意义。节气的变化也影响着古人的生活节奏和节庆活动,如立春时,人们会举行春耕仪式;冬至时,一些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这些节气成为人们调整生活节奏、庆祝节日的依据。(3)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结合中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反映了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节气歌的流传也提醒现代人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通过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探究分享2 《不愿干小事的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视小事,要脚踏实地,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探究分享3 (1)这句话出自《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意思是说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革;变革之后,事物就能通顺运行,如此才能长久存在。这句话强调了变革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持续发展。(2)示例:①历史上的许多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都是在国家面临困境时进行的变革,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③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旧的技术被淘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④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改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是实现个人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探究分享4 ①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富裕起来。人民富裕了,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国家就难以治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有的,乱国必然是贫穷的。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②这句话强调了使人民富裕是国家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它启示我们: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当堂检测1.B 2.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