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法律保障生活【学习目标】1.通过法律案例理解法律的含义。2.通过学习法律了解法律的作用。◎素养目标:初步理解法治内涵。◎学习重点:法律的作用。【自主预习】课时线索认识法律→法律的作用重点问题预习 法律的含义和作用。【合作探究】学习任务 子目标2:法律保障生活守候探究分享1:尺同学们通过对教材P79生活观察的讨论,尝试给法律下一个定义。探究分享2:线线,是图形也是边际。法律以“线”的方式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案例:应急车道是救命通道,是为应对突发紧急情况而预留的生命通道。一旦被占用,救护车、消防车等救援车辆就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2024年10月,一辆载有一名10个月大、患有肠坏死且已经接受开腹手术的婴儿的救护车,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了占用应急车道的私家车,这些私家车拒不让行……交警处理结果:依照交通安全法,扣9分,罚款300元。(1)班上同学分角色思考当时其他守法行驶的私家车司机、救护车司机、婴儿妈妈的心理活动。(2)如果违法占用应急车道,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平衡探究分享1:天平活动设计:观察天平,请你将下面的几组“物品”放在天平上。天平的结果是什么 把法律比作天平,下列情境中漠视相关法律的后果又是什么 情境一:拆除承重墙后果:情境二:为停车方便占用消防通道后果:探究分享2:齿轮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1)结合以上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2)一部部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个齿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当堂检测1.“要不,你报警吧!”这句话成为很多人处理争议时的口头禅,依赖“警”的背后是依赖“法”。这说明 ( )A.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C.法律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法律促进社会发展2.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4月,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这有利于( )A.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B.杜绝犯罪C.维护社会秩序D.保护每个人的利益学生学习评价量规项目★★★★★★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巩固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导图】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重点问题预习(1)含义: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合作探究议学问题1探究分享1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分享2 (1)略。(2)可能会延误紧急救援时间;加重交通拥堵程度;破坏交通秩序;增加事故风险;损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等等。议学问题2探究分享1 ①天平倾斜甚至毁坏。②情境一的后果可能是整楼墙体开裂,危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等。情境二的后果可能是加重了交通拥堵程度,破坏交通秩序,等等。探究分享2 (1)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2)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当堂检测1.B 2.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