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2024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1~2题。1.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2.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2024牡丹江中考)据统计,2019年日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工业原料、燃料对外依赖程度达97%以上;2021年日本食物自给率仅为38%,小麦、大豆、水果、肉类等均需大量进口。据此完成3~4题。3.工业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由此给日本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有( )①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②便于产品出口③工业临海布局 ④运输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日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B.地狭人稠,耕地面积小C.水资源丰富D.农业技术先进(2024临夏中考)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和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图2),完成5~7题。 图1 图25.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A.全岛均匀分布 B.多分布在沼泽地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 D.沿海、沿河流分布6.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B.西部沿海多沼泽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D.植被覆盖率低7.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2024眉山中考)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下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8~9题。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 )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9.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A.旅游 B.发电C.养殖 D.河运印度和新西兰是养牛业大国。印度的牛奶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奶制品出口量小,新西兰则是奶制品出口大国。下图为印度和新西兰简图。据此完成10~12题10.两国均位于( )A.中纬度 B.北半球C.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沿岸11.印度奶制品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产量不稳定 B.国内市场大C.自然灾害多 D.交通条件差12.与印度相比,新西兰发展养牛业的优势体现在( )①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 ②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放牧 ③养殖技术先进,管理规范 ④国土面积较大,草场广布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024云南中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4.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详解答案】1.C 解析:日本主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C正确;日本无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热带气候,平原面积狭小,A、B、D错误。故选C。2.A 解析:日本是东亚岛国,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①③④正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海鲜无须进口,②错误。故选A。3.C 解析:工业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使得日本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大,①正确;产品出口与交通通达度有关,和题意无关,②错误;工业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加上日本优良港湾多,工业临海布局可以降低原料运往内陆的运输成本,③正确;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使得运输成本增加,④正确。故选C。4.B 解析:日本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纬度不高,A错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加上平原面积小,导致耕地面积小,B正确;日本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这是日本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C错误;农业技术先进是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D错误。故选B。5.D 解析: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上村镇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沿海分布,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故选D。6.A 解析: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的河流大致从西南流向东北,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A正确;沼泽多分布在该岛的东部沿海平原,B错误;苏门答腊岛被赤道穿过,降水丰富,河流多,且为外流河,植被覆盖率高,C、D错误。故选A。7.B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马来群岛,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当地居民多建双层的高脚屋,便于通风透气,既凉爽又干燥,且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下泄。故选B。8.C 解析: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据此可知缅甸地势北高南低。故选C。9.D 解析: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沿岸人口、城市众多,最适合发展河运,D正确;旅游、发电、养殖不是该河段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向,A、B、C错误。故选D。10.C 解析:读图可知,印度主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A、B错误;印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正确;印度濒临印度洋,新西兰濒临太平洋,D错误。故选C。11.B 解析: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大国,对奶制品需求量大,因此印度奶制品出口量小,B正确;产量不稳定、自然灾害多、交通条件差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12.A 解析:新西兰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而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频发,不利于牧草生长,①正确;新西兰多山地,地势不平坦,②错误;新西兰的养殖技术更先进,管理更规范,③正确;新西兰比印度的国土面积小,④错误。故选A。13.C 解析:俄罗斯大豆主产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欠佳,农作物不能一年两熟,①错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较少,除虫工作量小,②正确;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③正确;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少,④错误。故选C。14.A 解析: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可通过廉价的海运进口大豆,①正确;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两大主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大豆市场相对割裂,②正确;东部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不丰富,③错误;东部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水平低,④错误。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