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评估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评估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评估测试卷
(总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读图,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D.是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下列关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B.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C.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D.巴拿马运河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读亚洲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
A.恒河 B.黄河
C.叶尼塞河 D.湄公河
4.下列四组河流中,流向大致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江、印度河 B.黄河、湄公河
C.恒河、鄂毕河 D.叶尼塞河、勒拿河
2023年5月18—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古都西安顺利召开。峰会内外,中国与中亚五国各界人士充分交流,共同擘画更紧密的中国—中亚合作新蓝图。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中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中亚自然景观比较单一,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其主要形成原因是(  )
A.处于季风气候区内 B.沙漠广布
C.距海较远 D.位于寒冷地区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和8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东西高、中部低 D.中部高、东西低
8.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B.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呈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间
D.由东向西流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谷地、最大的湖泊、最多样的气候和最繁盛的物种,它汇集和哺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繁衍着世界上最多的民族……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沿3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9~11题。
9.亚洲(  )
A.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B.沿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大致呈现出“低—低—高”的变化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山地少
D.阿拉伯高原海拔最高
10.图中甲位于(  )
A.青藏高原 B.伊朗高原
C.阿拉伯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数河流流程短、流速快
B.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
C.全部注入太平洋
D.印度河分布在印度境内
12.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B.具有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
C.炎热干燥,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D.具有从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向西部温带季风气候过渡的特点
读图,完成13~15题。
1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4.亚洲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和南部 B.南部和西部
C.西部和北部 D.北部和东部
15.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6.在亚洲,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长冬无夏,有的地方雨水丰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这都说明了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差异大。下列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B.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开花、结铃、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下图分别为中亚位置示意图、中亚种植棉花的数据变化图、中亚产棉区主要城市——卡扎林斯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对中亚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低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B.里海是该地区主要的淡水资源
C.油气资源丰富,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D.锡尔河注入里海,为内流河
18.中亚地区适宜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全年降水少,温暖干燥
C.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
D.昼夜温差大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9~21题。
19.与B洲相比,A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地势低平,多冰川地貌
C.人口稠密,多发达国家
D.地形以平原为主
20.甲山脉是________的分界线(  )
A.两个国家 B.两个大洲
C.两种自然景观 D.东西半球
21.乙河流(  )
A.结冰期长 B.全流域气候干旱
C.属太平洋水系 D.由西北流向东南
某探险队于6—7月,经下图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完成22~23题。
22.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探险队员曾经在③地遭遇(  )
A.高寒缺氧 B.狂风暴雨
C.口渴难忍 D.狂风暴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亚洲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形成了多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片所示地区位于北亚的是(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25.下列有关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区气候湿热
B.②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
C.③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④地区高温多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亚洲地形以______、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__________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分)
(2)亚洲“世界之最”知多少:①________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②______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③________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3分)
(3)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是______(填字母)。(1分)
(4)亚洲南部三大半岛,所处纬度相近,但气候类型不同,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是______;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的是________。(均填数码)(2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亚洲示意图
(1)图中①②两地相比,__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1分)
(2)请在图中③处的短线上添绘箭头,以表示夏季风的风向。(1分)
(3)④地区的民居多为尖顶屋,是因为________;⑤地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是因为____________。(2分)
(4)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欢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__图反映了这一特点。(2分)
(5)⑥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8.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10分)
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多种温度带,气候类型______。(2分)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__________气候显著。(2分)
探究维度二:地势与河流
(3)受地势特征的影响,亚洲河流呈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大河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流湍急,______资源丰富;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有利于发展航运。(4分)
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
(4)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______(选填“乙”或“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______(选填“乙”或“丙”)地区。(2分)
29.(2024河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与我国新疆相邻,地理环境相似。近些年来,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中亚国家积极寻求与我国新疆在滴灌技术方面的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下图示意中亚降水及城市分布。
(1)中亚深居内陆,远离________,大部分地区降水________,多为内流区和无流区。但区域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亚东南部降水________,河流数量________,城市与人口相对集中。(4分)
(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中亚人口快速增长与水资源短缺加剧关系”的框图。(3分)
①粮食需求增加 ②灌溉用水增加 ③生活用水增加
A________,B________,C ________。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说明中亚引进我国滴灌技术的积极作用。(3分)
【详解答案】
1.B 解析: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少部分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B。
2.D 解析: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故选D。
3.A 解析:恒河注入印度洋;黄河和湄公河均注入太平洋;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故选A。
4.D 解析:长江和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印度河自东北向西南注入阿拉伯海,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太平洋,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都是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因此,流向大致相同的是叶尼塞河与勒拿河。故选D。
5.D 解析: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图中④位于亚洲的中部,表示中亚。故选D。
6.C 解析:中亚因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所以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使该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然景观比较单一。故选C。
7.A 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地势起伏很大,具有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四周多平原和丘陵。故选A。
8.B 解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B。
9.A 解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A正确;由图可知,沿30°N纬线由西向东,亚洲地势大致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B错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错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D错误。故选A。
10.A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甲位于青藏高原。故选A。
11.B 解析:亚洲长河众多,源远流长,受地势的影响,亚洲许多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印度河主要位于巴基斯坦境内。故选B。
12.C 解析:亚洲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亚洲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炎热干燥,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的气候特点。故选C。
13.B 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和北部,远离海洋,较为干旱。故选B。
14.A 解析:读图可知,亚洲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东部以中国为主,南部以南亚和中南半岛为主。故选A。
15.C 解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故选C。
16.C 解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亚洲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亚洲地形复杂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会使植被类型多,C项因果倒置,符合题意。故选C。
17.C 解析:低纬度的范围是南北纬30°之间,读图可知,中亚地区位于北纬35°以北,所以地处中纬度地区,A错误;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属于内陆咸水湖,B错误;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通过管道运输,C正确;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图兰低地注入咸海,是一条内流河,D错误。故选C。
18.C 解析:地势与土壤肥力不是气候条件,A错误;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开花、结铃、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中亚主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光照十分适合棉花生长,C正确,B、D错误。故选C。
19.A 解析:由图可知,A是亚洲,B是欧洲,与欧洲相比,亚洲季风气候显著,A正确;欧洲多冰川地貌,人口稠密,多发达国家,地形以平原为主,B、C、D错误。故选A。
20.B 解析:由图可知,甲山脉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山脉。故选B。
21.D 解析:由图可知,乙河流是恒河,位于印度,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由西北流向东南,属印度洋水系。故选D。
22.D 解析: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位于亚洲的南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区;②地属于高原山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人口稀少;③地深居内陆,气候较为干旱,人口稀少;④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口稀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23.C 解析: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中,①地是热带季风气候,②地是高原山地气候,③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是寒带气候,其中③地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时高温少雨,会遭遇口渴难忍;高寒缺氧是②地遭遇的,狂风暴雨是①地遭遇的,狂风暴雪是④地遭遇的。故选C。
24.B 解析:①地区为西亚,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A错误;②地区为北亚,生活在北亚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B正确;③地区为南亚,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C错误;④地区为东南亚,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D错误。故选B。
25.A 解析:①地区居民居住在帐篷里,身着宽大袍子,附近有骆驼,表明该地区气候干热,A叙述错误;②地区居民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说明该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B叙述正确;③地区居民交通工具是船,说明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叙述正确;④地区居民聚居在长屋里,说明该地区高温多雨,D叙述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A。
26.(1)高原 南极洲
(2)贝加尔 青藏 阿拉伯
(3)C
(4)④⑤ ③
解析:(1)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①为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②是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③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3)C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4)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③为阿拉伯半岛,④为印度半岛,⑤为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7.(1)①
(2)绘图如下:(由海洋吹向内陆)
(3)降水多 地震活动频繁
(4)气候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 A
(5)气候严寒,地面被冰雪覆盖
解析:(1)图中①②两地相比,①地年降水量较多,原因是①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2)夏季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箭头应朝向内陆。(3)④地区即东南亚的民居多为尖顶屋,是因为降水多,尖顶有利于排水;⑤地即日本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是因为地震活动频繁,质地较轻可减少人员伤亡。(4)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欢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因为气候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A、B、C、D四幅图中的A图反映了这一特点。(5)⑥地即北冰洋沿岸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气候严寒,地面被冰雪覆盖。
28.(1)多样
(2)季风
(3)放射 水能
(4)丁 丙
解析:(1)读图可知,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南部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所以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度带。跨纬度广,气温南北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2)读图可知,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且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3)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湍急会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4)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乙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无结冰期,流量季节变化小;丙地区位于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因此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丙地区。
29.(1)海洋 稀少 较多 较多
(2)① ③ ②
(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亚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多为内流区和无流区。但区域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亚东南部降水较多,河流数量较多,因此城市与人口相对集中。(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因此会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灌溉用水,所以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中亚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同样也会导致生活用水增加,加剧水资源的紧张。故A与①对应,B与③对应,C与②对应。(3)中亚国家积极寻求与我国新疆在滴灌技术方面的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中亚引进我国滴灌技术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