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要点第一课 土壤里有什么1、观察方法:眼睛看、鼻子闻、手摸、耳朵听、嘴巴尝。观察土壤可以看到土壤中有粗沙粒和细黏粒,闻到有潮臭味,摸到土壤黏黏的。2、把土壤倒入水中,可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有腐殖质浮起来,说明土壤中含空气和腐殖质。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杯中土壤分层了,沙粒在下层,黏粒在上层。说明土壤中含沙粒和黏粒。3、加热土壤,要用到三脚架、土壤、石棉网、酒精灯、金属盒,加热土壤时,可以看到冒白气,并且有一股潮臭味,说明土壤含水和腐殖质。4、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烤糊后会散发出糊臭味。腐殖质能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同时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5、土壤中含有:空气、水、沙粒、黏粒、腐殖质等,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空气、水和养分。6、土壤覆盖在地球表面,它是动植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可利用的土壤资源是只占地球表面的十六分之一,所以要珍惜和保护珍贵的土壤资源。7、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导致土壤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使土壤受到污染和破坏。如:大量施用农药化肥、排放污水、乱扔垃圾等。8、土壤污染的危害:①影响农作物品质;②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③危害人体健康。9、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壤资源做些什么?①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废旧回收;②控制使用农药化肥。③不排污水。第二课 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类。2、沙质土:含沙粒多,含黏粒少,呈浅棕色,黏质土:含黏粒多,含沙粒少,呈棕色或红色,壤土:含沙粒和黏粒一样多,颜色一般较深。3、不同土壤黏性不同,黏质土黏性最好,易搓成条,壤土也可以搓成条,沙质土不能搓成条。制作陶瓷、砖瓦要用黏质土。4、分别把同样多的水同样多的水缓慢均匀地倒入相同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中,可以发现沙质土渗下的水最多,黏质土渗下的水最少。5、不同种类的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不同。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但保水性和保肥性差,适合西瓜、花生、仙人掌、薯类、芝麻等植物生长。黏质土有一定黏性,透气性和渗水性差,但保水和保肥性好,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壤土的透气性和渗水性、保水性保肥性较好,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第三课 岩石与矿物1、不同的岩石,颜色、颗粒、纹理和硬度等都不同。2、判断岩石的硬度,可以用铁钉或钥匙在岩石表面刻画,看有无印迹。3、生活中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4、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从矿物中可以提炼金属、非金属等大量有用物质。如雌黄、莹石、赤铁矿、黄铜矿。5、岩石的用途:建造房屋、桥梁、道路、制作雕塑、提取矿物等。6、大理岩晶莹润泽,较软,易雕刻,适合做雕塑。第四课 播种发芽1、凤仙花的种子形状:圆粒,大小:1-3毫米、颜色:棕褐色。2、播种凤仙花应挑选粒大、饱满、无损伤的种子,选用细沙质土,播种深度1厘米,每天浇水1杯。3、播种步骤:①用硬纸片垫在花盆底部的孔上;②装土;③整理好土壤;④放入凤仙花种子;⑤盖上土;⑥浇水。4、凤仙花播种后经5-7天发芽。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有:种子质量、土壤、温度、水。第五课 养护凤仙花1、影响凤仙花生长的因素有:土壤、温度、光照、空气、水。2、凤仙花适合种在细沙质土中,需每天浇水适量,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潮湿,合理施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第六课 根、茎、叶1、凤仙花的六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繁殖器官。2、植物的根分直根和须根,植物的茎分木质茎和草质茎,凤仙花是直根、木质茎。3、凤仙花的叶形状为披针形,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脉有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4、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茎的作用:运输水分和养料。叶的作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此外,有的植物的根、茎、叶还有贮存营养和繁殖的功能。第七课 花、果实、种子1、观察凤仙花的花:用镊子把花由外到内轻轻地一层层剥开,把花的各个部分有序地摆放在白纸上,可以发现,凤仙花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2、花的各部分的作用:萼片:保护幼花。花瓣:保护花蕊,吸引昆虫传粉。雄蕊:上有花粉。雌蕊:可发育成果实。3、有的植物的的花有完整的四部分,叫完全花,有的植物的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叫不完全花。如百合花缺萼片。4、凤仙花、桃花等靠昆虫传粉,叫虫媒花,水稻、柳树等靠风传粉,叫风媒花。5、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绒毛,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成熟后炸开,种子弹出,叫弹射播种。6、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完整的胚可萌发成新的植物。第八课 凤仙花的一生1、植物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死亡的过程叫生命周期。凤仙花花的生命周期:种子→幼苗→成株→开花→结果→死亡。2、向日葵和胡萝卜与凤仙花的生命周期相比,相同点是过程相同,都经历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死亡的过程,不同点是它们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样。凤仙花:150—240天;向日葵:85—120天,胡萝卜:360天。第九课 哪里有空气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风筝飞起来、红旗飘扬、小风车能转动、海绵放入水中冒气泡、扇扇子感到凉快等现象证明空气的存在。2、砖块、土块、粉笔、海绵等放入水中时,发现水面上会冒气泡,这是因为这些物体里面有孔隙,孔隙中有空气。2、自制的小降落伞下降快慢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有关,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挂同样重的物体时,伞面越大、伞绳越短,小降落伞下降越慢。第十课 空气有质量吗1、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地方;②将游码归零,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刻度盘中间刻度;③做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④用镊子夹取砝码,轻放入盘中。根据称量物的预估质量,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⑤当增减砝码直到质量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就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向刻度盘正中间刻度线。被称量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读出的质量。第十一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1、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空气没排出来,水没进入杯子中。2、给气球充气,气球变大,再把气球的口松开,气球又变小了,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3、把气球套入塑料瓶中,然后对着气球充气,气球能够吹得很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气球吹得更大?(第一次吹气球时吹不大,因为瓶里的空间已经被已有的空气占据了。想要瓶中气球吹的更大,可以把瓶身上划几个小口,让瓶里空气流出去,让出空间,气球就可以被吹大了。)4、生活中的充气轮胎、游泳圈、气垫城堡、皮球、气垫船等,都是利用了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的原理。5、空气的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充满各处、能流动、有一定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气体。第十二课 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拉伸或压缩弹簧时,我们感受到它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像弹簧这样,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当取消受力后,它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作弹性。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制成的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由吊环、指针、刻度、挂钩组成。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①看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在零度线的位置,要来回拉动几次挂钩,让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②等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的刻度线相平。③在使用过程中切忌拉力的大小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4、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还有气球、弹弓、橡皮筋、注射器等。5、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第十三课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笔杆上的橡胶套,有增大摩擦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 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重量)大小及接触面的光滑度有关。物体的压力(重量)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生活中轮胎和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檫力;雪橇的底面做的很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檫力;给锁芯上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瓶盖做成的螺纹状,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第十四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浮在水面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浮力。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大小和质量大小有关。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体积大的容易上浮,体积小的容易下沉;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重的容易下沉,轻的容易上浮。3、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4、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可以在水中加盐。盐水会增大浮力。5、弹力、摩擦力和浮力都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第十五课 谁在动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就说明它处于运动状态。依据不同的参照物观察,我们看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2、坐在行驶的车内观察到车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这是以车为参照物。3、站在上升的电梯内,我们看到外面的景物在下降,这是以电梯为参照物。站在地面的人看到电梯在上升,这是以地面或房子为参照物。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物体就处于运动状态;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它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5、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结果。实际上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第十六课 玩小球1、运动形式:①缆车——直线运动;②乒乓球蹦跳前进——折线运动;③画圆圈、在环形跑道上跑步——圆周运动;④跳蹦蹦床——上下振动;⑤荡秋千——前后振动;⑥电动机轴转动、指尖陀螺、摩天轮——旋转运动。第十七课 赛小车1、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有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运动变化与施加的力有关。动力可以让小车由静止到运动,或运动加速;阻力可以让小车运动减速或停止运动。2、我们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3、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自行车:12-20千米/小时;小汽车:50-200千米/小时;普通列车:80-140千米/小时;高速列车:约350千米/小时;飞机:600-1000千米/小时。第十八课 设计与制作1、动力小车的动力可以用橡皮筋产生的弹力、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风力、螺旋桨产生的力、用电池推动小电动机旋转,然后带动车轮旋转或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力,火箭烟花喷火的反冲力等。2、设计动力小车的动力装置时,需要考虑装置的动力要足够强大,还要根据车的形状和结构选择不同的动力装置。第十九课 测试与改进1、用橡皮筋、气球作为小车动力,优点是节能环保。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解决动力不足的改进方法:更换成粗一点的橡皮筋。3、用气球做动力的小车,要想小车行驶更远,改进方法是:更换可以吹得更大的气球,将气球嘴弄小一点,让气球放气时间更长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