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期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期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2份打包)

资源简介

期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
1.“橙矮星”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这颗行星(  )
A.与地球形态相似
B.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
C.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D.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如果地层中含有图1中的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环境为(  )
A.森林 B.沙漠 C.海洋 D.草原
4.图2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代(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与图1中化石同时代
5.①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②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
A.①在②下方 B.②在①下方
C.同一位置 D.无法判断
下图示意某地貌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海浪堆积 D.海浪侵蚀
7.图中地貌景观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入海流速快 ②河流分汊少 ③河流流量大 ④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河北秦皇岛期中)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西岸(右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停积,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下面为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图1)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影像数据(图2)。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 ②地势高差大的峡谷地形 ③人类活动强度大 ④冻土深厚,冻融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应急处置时一般要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基本与原来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  )
A.防止滑坡的再次发生
B.降低堰塞湖溃堤风险
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
D.便于后期环境整治
(2024·河南郑州期末)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山谷风环流。完成10~11题。
10.图示中谷风一般出现在(  )
A.午后 B.午夜 C.日出 D.日落
11.在山谷风盛行的山区,右图环流形式谷底容易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低温霜冻 B.寒潮侵袭
C.暴雨 D.台风
(2023·江苏盐城期末)下图示意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题。
12.城市建设导致该地区产生的问题是(  )
A.地下水位增高,土壤的盐碱化严重
B.蒸发强度增强,地表干燥沙漠化
C.汛期洪峰增大,造成城区洪涝灾害
D.下渗量增多,地表渍水沼泽化
13.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年降水量的加大 D.城市的热岛效应
14.针对该问题,有利于该地区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
①铺设透水路面 ②整治疏通河道 ③实施道路硬化 ④扩充地下管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地中海地区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16.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
A.降水 B.河流注入 C.暖流 D.蒸发
沙漠玫瑰原产于北非,属多肉植物,与玫瑰无近缘关系或相像之处,只是因红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认是世界上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种。下图示意新疆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区。完成17~18题。
17.沙漠玫瑰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
A.喜充足阳光,耐干旱,耐盐碱,不耐寒
B.喜疏松土壤,耐涝,耐高温,不耐寒
C.喜阴雨天气,耐低温,耐涝,不耐贫瘠
D.喜高温天气,耐干旱,耐贫瘠,不耐大风
18.沙漠玫瑰粗壮的茎的主要作用是(  )
A.抵御大风 B.储存养分和水分
C.增大植物蒸腾 D.获取光照
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等的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距地表1~10 cm土层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读图完成19~20题。
19.引起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 B.土壤温度和湿度
C.海拔和降水 D.植株密度和温度
20.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高温多雨使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使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温度和湿度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2023·浙江绍兴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的场所。
(1)图中河谷呈______字形,图中甲~丁均属于____________地貌。
(2)说出如何区分河漫滩与河流阶地。
(3)说明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场所的原因。
(4)若甲阶地上部谷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简述该自然灾害的危害。
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a)”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b)”,图b是图a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图a中A为________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对无线电通信有影响的电离层位于图a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臭氧层位于图a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
(3)图b中1、2、3、4、5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
(4)图b中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
(5)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下图城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在下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示意“雪龙2”号航线(①②为不同性质洋流)。
(1)指出甲、乙、丙、丁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域,并说明原因。
(2)分析①洋流流经海域夏半年多海雾的原因。
(3)在②洋流所在海域画两条经过洋流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4.(2023·湖北武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山西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内蒙古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和温带荒漠。
(2)在相同的养护条件下,M线附近和N线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对比分析其原因。
(3)从提高造林成效的角度,分析当地选择树种的基本要求。
答案精析
1.A 2.D [第1题,太阳系外发现了众多行星,其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它的母星是“橙矮星”,故“橙矮星”属于恒星,所以选A。第2题,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恒星与行星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有厚厚的大气层,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所以选D。]
3.C 4.B 5.A [第3题,图1表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兴盛于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之中,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所以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环境为海洋,C符合题意。第4题,图2为恐龙化石,恐龙主要兴盛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故选B。第5题,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地层的位置关系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①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地层,②地层含有恐龙化石,为中生代地层,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中生代的②地层在古生代的①地层之上。故选A。]
6.B 7.C [第6题,该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故选B。第7题,河流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的三角洲规模较大,故③④正确。故选C。]
8.A 9.B [第8题,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断裂带,其中的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①符合题意;该地处于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的峡谷地形,坡度陡,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②符合题意;人类活动不属于自然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当地纬度较低,气候温暖,冻融作用并不频繁,不是形成当地滑坡的主要自然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9题,滑坡形成的堰塞体会堵塞河道,使河道中堰塞体上游积水成湖,水位不断上升,水体压力增大,上升的压力有可能导致堰塞体溃堤,形成短时洪水,危及下游河谷地区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般要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让堰塞湖的水位不至于过高,降低堰塞湖溃堤风险,B符合题意;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并不能防止滑坡的再次发生、降低河流的含沙量,排除A、C;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与后期环境整治关系不大,排除D。]
10.A 11.A [第10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日出后,与山谷上方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山坡近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升温较快,大气受热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故谷风一般出现在午后,故选A。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右图环流形式出现在夜晚。在山谷风盛行的山区,因夜晚山风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谷底温度下降一定幅度后可能会造成低温霜冻,A正确。]
12.C 13.B 14.C [第12题,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D错;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量减少,B错;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增大,易造成城区洪涝灾害,C正确。故选C。第13题,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城市地面硬化,植被覆盖率下降,下渗量减少,故选B。第14题,城市地面硬化,降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产生洪涝灾害。铺设透水路面可以促进下渗,减少地表径流,①正确;整治疏通河道可以增加流速,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②正确;实施道路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加剧洪涝,③错误;扩充地下管网,完善城市排涝设施,利于缓解城市洪涝,④正确。故选C。]
15.B 16.C [第15题,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有尼罗河注入,盐度最低;②位于地中海,虽然海区相对封闭,但是海域较③大,盐度较低;③位于红海,海区内封闭,范围较小,蒸发量旺盛,盐度最高。故盐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①②③,故选B。第16题,降水会稀释海水,导致海水盐度降低,故A错误;河流注入也会导致海水盐度降低,故B错误;暖流从水温高处流来,暖流流经使得海水温度上升,蒸发加强,海水盐度升高,故C正确;海水蒸发需要消耗热量,有可能降低海水温度,D错误。]
17.A 18.B [第17题,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区,可推知其喜充足阳光,喜高温天气,耐干旱,耐高温,不喜阴雨天气,不耐涝,不耐寒;依据其分布于干旱区季节性河流附近,可推知其耐盐碱;沙漠玫瑰可种植在我国新疆于田县,且于田县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多大风天气,可推知其耐大风。故选A。第18题,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区,水分条件缺乏,植物蒸腾强烈,粗壮的茎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养分和水分;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粗壮的茎可抵御大风,但并非其主要作用。故选B。]
19.B 20.A [第19题,读图分析可知,在各类植被中土壤微生物量夏秋多,冬春少。该地位于岷江上游,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多,温度高,土壤温度和湿度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第20题,春季和秋季土壤温度、湿度接近,但秋季有大量枯枝落叶凋落物进入土壤,生物分解量大,微生物更活跃。]
21.(1)U 流水堆积
(2)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地表。河流阶地: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洪水期不会被淹没;河流阶地上可能有地质时期的河流沉积物。
(3)受洪水威胁小;土层深厚,有利于耕作;地势较平坦,有利于房屋的建设。
(4)滑坡 毁坏房屋、基础设施、沿途森林植被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22.(1)对流 降低 (2)C B (3)1、2、3 4 (4)乙 甲
(5)②
作图如下:
23.(1)乙。理由: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沿岸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海水盐度高。
(2)夏半年水温高,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经过寒流海域上空,遇冷易凝结成雾。
(3)绘图如下图。
24.(1)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2)M线为山谷,坡面径流汇集,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好;N线为山脊,北侧山坡为阴坡,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条件好,利于树木生长。
(3)选择耐旱、水土保持(防风防沙)效益好的树种。(共49张PPT)
期末检测试卷二
太阳系外发现了众多行星,其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它的母星是“橙矮星”,故“橙矮星”属于恒星,所以选A。
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
1.“橙矮星”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恒星与行星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有厚厚的大气层,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所以选D。
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
2.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这颗行星
A.与地球形态相似
B.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
C.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D.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图1表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兴盛于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之中,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所以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环境为海洋,C符合题意。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如果地层中含有图1中的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环境为
A.森林
B.沙漠
C.海洋
D.草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3~5题。
4.图2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代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与图1中化石同时代

图2为恐龙化石,恐龙主要兴盛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3~5题。
5.①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②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A.①在②下方
B.②在①下方
C.同一位置
D.无法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地层的位置关系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①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地层,②地层含有恐龙化石,为中生代地层,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中生代的②地层在古生代的①地层之上。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该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故选B。
右图示意某地貌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海浪堆积
D.海浪侵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河流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的三角洲规模较大,故③④正确。故选C。
右图示意某地貌景观。据此完成6~7题。
7.图中地貌景观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入海流速快  ②河流分汊少 
③河流流量大  ④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北秦皇岛期中)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西岸(右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
(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停积,
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
与面为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图1)
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
得的影像数据(图2)。读图,完成8~
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该地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 
②地势高差大的峡谷地形 
③人类活动强度大 
④冻土深厚,冻融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断裂带,其中的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①符合题意;
该地处于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的峡
谷地形,坡度陡,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②符合题意;
人类活动不属于自然原因,③不符合
题意;
当地纬度较低,气候温暖,冻融作用
并不频繁,不是形成当地滑坡的主要
自然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应急处置时一
般要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基本
与原来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
A.防止滑坡的再次发生
B.降低堰塞湖溃堤风险
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
D.便于后期环境整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滑坡形成的堰塞体会堵塞河道,使河道中堰塞体上游积水成湖,水位不断上升,水体压力增大,上升的压力有可能导致堰塞体溃堤,形成短时洪水,危及下游河谷地区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
般要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让
堰塞湖的水位不至于过高,降低堰塞
湖溃堤风险,B符合题意;
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并不能防
止滑坡的再次发生、降低河流的含沙
量,排除A、C;
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与后期环境整治关系不大,排除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南郑州期末)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右图示意山谷风环流。
完成10~11题。
10.图示中谷风一般出现在
A.午后 B.午夜
C.日出 D.日落

由所学知识可知,日出后,与山谷上方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山坡近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升温较快,大气受热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故谷风一般出现在午后,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南郑州期末)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右图示意山谷风环流。
完成10~11题。
11.在山谷风盛行的山区,右图
环流形式谷底容易出现的天气
现象是
A.低温霜冻 B.寒潮侵袭 C.暴雨 D.台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右图环流形式出现在夜晚。在山谷风盛行的山区,因夜晚山风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谷底温度下降一定幅度后可能会造成低温霜冻,A正确。
(2023·江苏盐城期末)下图示意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题。
12.城市建设导致该地区产生的问题是
A.地下水位增高,土壤的盐碱化严重
B.蒸发强度增强,地表干燥沙漠化
C.汛期洪峰增大,造成城区洪涝
灾害
D.下渗量增多,地表渍水沼泽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D错;
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
量减少,B错;
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
期洪峰流量增大,易造成城区洪涝灾害,C正确。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江苏盐城期末)下图示意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题。
13.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年降水量的加大
D.城市的热岛效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城市地面硬化,植被覆盖率下降,下渗量减少,故选B。
(2023·江苏盐城期末)下图示意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题。
14.针对该问题,有利于该地区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①铺设透水路面 
②整治疏通河道 
③实施道路硬化 
④扩充地下管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城市地面硬化,降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产生洪涝灾害。铺设透水路面可以促进下渗,减少地表径流,①正确;
整治疏通河道可以增加流速,
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②正确;
实施道路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
渗,加剧洪涝,③错误;
扩充地下管网,完善城市排涝
设施,利于缓解城市洪涝,④正确。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地中海地区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有尼罗河注入,盐度最低;②位于地中海,虽然海区相对封闭,但是海域较③大,盐度较低;③位于红海,海区内封闭,范围较小,蒸发量旺盛,盐度最高。故盐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①②③,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地中海地区图”,完成15~16题。
16.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A.降水 B.河流注入 C.暖流 D.蒸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降水会稀释海水,导致海水盐度降低,故A错误;
河流注入也会导致海水盐度降低,故B错误;
暖流从水温高处流来,暖流流经使得海水温度上升,蒸发加强,海水盐度升高,故C正确;
海水蒸发需要消耗热量,有可能降低海水温度,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沙漠玫瑰原产于北非,属多肉植物,与玫瑰无近缘关系或相像之处,只是因红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认是世界上出
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种。右图示意新
疆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区。完成17~18题。
17.沙漠玫瑰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A.喜充足阳光,耐干旱,耐盐碱,不耐寒
B.喜疏松土壤,耐涝,耐高温,不耐寒
C.喜阴雨天气,耐低温,耐涝,不耐贫瘠
D.喜高温天气,耐干旱,耐贫瘠,不耐大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区,可推知其喜充足阳光,喜高温天气,耐干旱,耐高温,不喜阴雨天气,不耐涝,不耐寒;依据其分布于干旱区季节性河流附近,可推知其耐盐碱;沙漠玫瑰可种植在我国新疆于田县,且于田县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多大风天气,可推知其耐大风。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沙漠玫瑰原产于北非,属多肉植物,与玫瑰无近缘关系或相像之处,只是因红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认是世界上出
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种。右图示意新
疆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区。完成17~18题。
18.沙漠玫瑰粗壮的茎的主要作用是
A.抵御大风
B.储存养分和水分
C.增大植物蒸腾
D.获取光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区,水分条件缺乏,植物蒸腾强烈,粗壮的茎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养分和水分;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粗壮的茎可抵御大风,但并非其主要作用。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等的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距地表1~10 cm土层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读图完成19~20题。
19.引起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
主导因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
B.土壤温度和湿度
C.海拔和降水
D.植株密度和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图分析可知,在各类植被中土壤微生物量夏秋多,冬春少。该地位于岷江上游,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多,温度高,土壤温度和湿度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等的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距地表1~10 cm土层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读图完成19~20题。
20.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
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高温多雨使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使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温度和湿度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春季和秋季土壤温度、湿度接近,但秋季有大量枯枝落叶凋落物进入土壤,生物分解量大,微生物更活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3·浙江绍兴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的场所。
(1)图中河谷呈______字形,图中甲~丁均属于__________地貌。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
流水堆积
21.(2023·浙江绍兴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的场所。
(2)说出如何区分河漫滩与河流阶地。
答案 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地表。河流阶地: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洪水期不会被淹没;河流阶地上可能有地质时期的河流沉积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3·浙江绍兴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的场所。
(3)说明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场所的原因。
答案 受洪水威胁小;土层深厚,有利于耕作;地势较平坦,有利于房屋的建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3·浙江绍兴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作和居住的场所。
(4)若甲阶地上部谷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______。简述该自然灾害的危害。
答案 毁坏房屋、基础设施、沿途森林植被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滑坡
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a)”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b)”,图b是图a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a中A为______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对流
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对无线电通信有影响的电离层位于图a中的______层(填字母),臭氧层位于图a中的_____层(填字母)。
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a)”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b)”,图b是图a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图b中1、2、3、4、5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______。
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a)”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b)”,图b是图a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2、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图b中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处。
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a)”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b)”,图b是图a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作图如下:
(5)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下图城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在下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右图示意“雪龙2”号航线(①②为不同性质洋流)。
(1)指出甲、乙、丙、丁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域,并说明原因。
答案 乙。理由: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沿岸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海水盐度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右图示意“雪龙2”号航线(①②为不同性质洋流)。
(2)分析①洋流流经海域夏半年多海雾的原因。
答案 夏半年水温高,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经过寒流海域上空,遇冷易凝结成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右图示意“雪龙2”号航线(①②为不同性质洋流)。
(3)在②洋流所在海域画两条经过洋流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绘图如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山西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和温带荒漠。
24.(2023·湖北武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答案 M线为山谷,坡面径流汇集,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好;N线为山脊,北侧山坡为阴坡,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条件好,利于树木生长。
(2)在相同的养护条件下,M线附近和N线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对比分析其原因。
24.(2023·湖北武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选择耐旱、水土保持(防风防沙)效益好的树种。
(3)从提高造林成效的角度,分析当地选择树种的基本要求。
24.(2023·湖北武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