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26张PPT)+2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26张PPT)+2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4.10.1 认识民法典
导入新课
观察漫画,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是怎么解决的。
结合视频材料和教材内容,说说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民法典是一部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各方面权利的百科全书式的法律,彰显了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案例归类——民法典管什么?
1.小明的父母离婚,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
2.某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3.猫抓伤路人,其主人拒绝赔偿。
4.小李在校园被同学辱骂。
判断下列事项是否适用于民法典相应内容:
( )
( )
( )
( )
人身关系

属劳动法范畴
财产侵权
人格权保护
×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对个人: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对社会: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传统美德VS法律条文——寻找共通点
孝老爱亲
拾金不昧
诚实守信
匹配游戏(连线题):
传统美德 民法典条文
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
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
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民法典的特点
老人摔倒扶不扶?民法典给你答疑——
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原因:
社会成员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
目的:
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基本原则:
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原则填空——你能填对吗?
情境与原则匹配:
1.商家隐瞒商品缺陷出售,违反______原则。
2.合同签订时一方被威胁,违背______原则。
3.工厂污染环境被判赔偿,体现______原则。
诚信
自愿
绿色
民法典确立的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平等
自愿
公平
诚信
守法和公序良俗
绿色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概念解读
辩论小擂台:
未成年人用父母手机充值游戏账号,平台是否应退款?
应该退款,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责任能力。
不应该退款,平台无法监管到所有未成年人。
民法典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融入生活的“守护者”。
课堂小结
认识民法典
内涵
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特点
(对个人)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对社会)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课堂检测
1.李女士将价值11899元的羽绒服送至某洗衣店清洗时未选择保值清洗。洗衣店清洗后衣服串色,双方就衣服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李女士将洗衣店告上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洗衣店向李女士赔偿3000元。这体现了( )
①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②民法典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③民法典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④民法典破坏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课堂检测
2.善意施助,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以上材料体现了是( )
A
课堂检测
①民法典融入了公正、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实施民法典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③民法典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④实施民法典能完全消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离婚、缴纳物业费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因此,它又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表明( )
A.制定民法典是为了约束人的自由
B.民法典保障人民群众的所有权益
C.民法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D.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课堂检测
C
课后任务
情景剧创作:以“民法典解决生活纠纷”为主题,编写3分钟短剧剧本(如宠物伤人、网络打赏退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