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结冰与融化(教案+课件11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结冰与融化(教案+课件11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湘科版 三年级下册 《水的三态变化》单元 4.结冰与融化 教学设计
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课题 4.结冰与融化 课时 1
核心 概念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及要求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②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温度和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知道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变成固体。 知道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思考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 运用实验,发现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的过程。 通过观察,发现水结冰会膨胀的现象。 态度责任 能对影响因素进行大胆地推测。 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观点。 能合作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水结冰和融化现象与温度有关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观察记录水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加热冰装置,冰格袋,多用夹子,塑料试管,皮筋,烧杯,食盐;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观察导入[材料准备:PPT] 提问:你见过这些现象吗?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水结冰 冬天 温度低 …… ) 小结:结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结冰与融化的现象。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我们来造冰 [材料准备:冰格袋,多用夹子,塑料试管,皮筋,烧杯,食盐,计时器;PPT] 提问1: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呢?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在教室里,我们怎样创造很冷的环境呢? 全班交流、分析。 演示:将冰格袋,多用夹子,塑料试管,烧杯,食盐温度计组装制冰装置。 指导: (1)在杯里放入冰块,并测量冰的温度。 (2)在杯内加入食盐,测量冰盐混合后的温度。 (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并用皮筋做水位线。 (4)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冰盐混合物中,当试管里出现冰时, 测量试管里的温度。 提问3:试管中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4:在观察过程中,要记录哪些数据呢?还要注意什么呢? 全班交流、分析。 指导:观察记录表 (1)记录起始温度和水位线。 (2)放入盐时,记录时间。 (3)温度计悬挂在试管中间不能碰到试管壁。 时间 (分钟)01234567891011121314温度 (℃)水温体积 (皮筋)水位
小结:每隔1分钟记录水温。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谈话:各小组都获得了数据,我们把这些数据汇总在方格图上。 提问5:根据方格图,说一说,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水温 气泡 ) 提问6:你发现何时开始有气泡?何时水翻滚起来?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水中 水面 水面上 ) 提问7: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沸腾 100℃) 提问8:水量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先慢后快) 小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不停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板书:水的沸腾)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水的沸腾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 2.提问:水的蒸发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 3.提问:水的蒸发与水的沸腾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温度计要离开被测的水 B.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 水温计示数稳定后才可读数 2.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0℃ B.100℃ C.15℃ D.45℃ 3.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 B.水的温度先上升,然后保持不变 C.关火后水持续沸腾 D. 水底有大量小气泡产生 4.下面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5.将冷水加热至沸腾,并对沸水持续加热,此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逐渐升高 B.先下降再升高 C.先升高后不变 D.先升高再下降 二、判断题 1.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两次熄灭。( ) 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我们看到水面会有热气产生,杯中会产生气泡,并且沸腾前后气泡的大小、多少都有变化。( ) 3.烧水时,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4.水加热后产生的气泡是由大变小。( ) 5.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水 中:气泡由小变大 水温升高 水 面:气泡破裂 水面上:热汽产生 水量减少: 先慢后快 水沸腾: 保持100℃(共11张PPT)
结冰与融化
湘科版春季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会冒出大量热气……
水在烧开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观察到什么呢?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哪些器材?
怎样进行安装呢?
铁架台
温度计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https://tv./v/dXMvMjQyMjAyNjk5LzgxODQ2MzE5LnNodG1s.html fromvsogou=1
这么多工作一个人无法完成怎么办呢?
如何分工合作?
我记录和观察水量
我观察温度
我记时和水的变化
在观察过程中,要记录哪些数据呢?
还要注意什么呢?
时间 (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 室温
水量 (毫升) 刻度
每隔1分钟记录水温和水量。
我们把这些数据汇总在方格图上。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根据方格图,说一说,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发现……
水的蒸发与水的沸腾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水的蒸发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
水的沸腾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
2.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0℃ B.100℃ C.15℃ D.45℃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温度计要离开被测的水
B.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 水温计示数稳定后才可读数
A
B
D
5.将冷水加热至沸腾,并对沸水持续加热,此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逐渐升高 B.先下降再升高 C.先升高后不变 D.先升高再下降
C
3.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
B.水的温度先上升,然后保持不变
C.关火后水持续沸腾
D. 水底有大量小气泡产生

C
4.下面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练一练
二、判断题
1.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两次盖灭。( )
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我们看到水面会有热气产生,杯中会产生气泡,并且沸腾前后气泡的大小、多少都有变化。( )
3.烧水时,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4.水加热后产生的气泡是由大变小。( )
5.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