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1.(2025八上·柯桥期末) 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 )A.酱油 B.食用油 C.食盐 D.食醋2.(2025八上·柯桥期末)校运动会上,当运动员上场时,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加油、呐喊。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相当于如图反射弧模型的哪一部分( )A.① B.② C.③ D.④3.(2025八上·柯桥期末)人体是一个稳定与变化的系统,其稳定状态通过调节来实现。下列不属于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方法的是 ( )A.调节胰岛素分泌 B.控制饮食和作息C.适当锻炼运动 D.多吃保健品4.(2025八上·柯桥期末)近几年,人们热衷冬季去哈尔滨“雪乡”旅行。小科从浙江出发,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不同5.(2025八上·柯桥期末)国庆期间,小科从萧山机场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当飞机平稳飞行时,此时最有可能处于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6.(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结合所学,建构了冬季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思维模型。图中4种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 B.效应②汗液分泌增加C.效应③骨骼肌舒张 D.效应④皮肤的立毛肌收缩7.(2025八上·柯桥期末)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科学原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气流动原理制作工艺品“走马灯” (如图)。它的上方平放叶轮,当下方蜡烛点燃时,叶轮旋转,并带动纸筒转动,从而产生“走马”的效果。下列关于蜡烛点燃后,走马灯内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8.(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参观科技馆时,体验了静电球,她的头发竖起来了,如图所示。下列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能解释该现象的是 ( )A. B.C. D.9.(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 )A.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实验时的通电时间C.通过电极的电流大小 D.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10.(2025八上·柯桥期末)某智能停车场的道闸,有自动和人工两种抬杆方式。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S1 自动闭合,车主付费成功,S2 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自动抬杆放行。若识别车牌失败,S1 无法闭合,则车主付费后,可利用手动闭合 S3,电动机工作,人工抬杆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此功能的是 ( )A. B.C. D.11.(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同学把几个鸭蛋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其中一个鸭蛋进入盐水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该鸭蛋在此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化的大致曲线为 ( )A. B.C. D.12.(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同学正在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某项实验。电源电压恒为5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 ,得到图乙所示的I-R,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B.R,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C.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伏不变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0欧~25欧13.(2025八上·柯桥期末)如图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打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封盖没有打开时,消毒液不受重力的作用B.封盖没有打开时,消毒液是被大气压托住的C.封盖打开后,消毒液不再受重力的作用D.封盖打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14.(2025八上·柯桥期末)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B.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15.(2025八上·柯桥期末)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 R 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均可以16.(2025八上·柯桥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 回答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是对图甲哪一个环节进行干预 (填序号)。(2)图乙表示的是 (填“冷锋”或“暖锋”),它将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3)图丙表示水电解的过程,微观过程示意图中,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17.(2025八上·柯桥期末) “直将煮海作耕田”,说的是浙江省考古发现的某盐业遗址,其中制盐过程主要过程包括:(1)依据盐(氯化钠)的溶解度特点,盐卤煎盐是利用 (选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2)盐场经上述过程制得的盐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上述制盐过程与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相似。下图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示意图,正确的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18.(2025八上·柯桥期末)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1)图甲中植物的生长变化,说明植物茎的生长具有 (选填“向光性”、 “向地性”或“背地性”)。(2)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以维持其生存。图乙是植物向水性的示意图。则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 (选填“A”或“B”)侧。(3)窗台上的植物会偏向窗台外生长,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选填“高”或“低”),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19.(2025八上·柯桥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1)用圆柱形饮料瓶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筒,其外部结构及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观测时,把雨量筒内的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则雨水的体积与容器口的面积的比值即为降水量。当天12小时内,小组成员利用自制的雨量筒收集到60mL的雨水。请结合下表判断当天的天气为 。天气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12 小时内降水量 <5mm 5-15mm 15-30mm >30mm(2)用玻璃瓶自制两种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属于气压计的是 (选填A或B),将该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气压计的液柱高度将如何变化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3)用饮料瓶和玻璃小药瓶制作一个“浮沉子”,如图丙所示。当用力捏外面大瓶子,小药瓶中的水的质量会增大, “浮沉子”会向下运动;松手后, “浮沉子”会向上运动。这个装置与 (“密度计”、 “轮船”、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类似。20.(2025八上·柯桥期末)每年8月,浙江沿海会受到台风侵袭。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风速仪测量风速,内部原理电路图如乙所示。恒流电源能始终提供大小恒定的电流。电流表量程为0-0.6A, 定值电阻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F变化如图丙所示。轻质迎风板受到的压力F会完全传递给 ,压力F与风速关系如表所示。某次测量记录,电流表为0.4A,电压表为8V。求:压力F(N) 0.5 4 6 14 20 30 72风速 v(m/s) 2 4 6 10 12 16 24(1)由图表可知, 电流表示数与风速大小的定性关系为 。(2)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风速为 m/s。21.(2025八上·柯桥期末)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科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1)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步骤D和E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2)小科发现步骤B和C中,物体未完全浸没时,浮力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为此小科设计了实验:将一个质地均匀的长方形木块与一个合金块粘在一起组成组合体,他将组合体按图乙中(a) (b)所示方式,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组合体均漂浮在水面上。他推导出两次实验中组合体所受的浮力相等,简述推导的原理是 。(3)两次实验,液面最终的高度都相同,但是组合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其目的是为了只改变组合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而不改变 ,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4)通过乙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2.(2025八上·柯桥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探究盐水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有关。C.可能与盐水的液柱长度有关。他们利用玻璃管(管中带有接线柱的金属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等器材,组装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1)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注水口向玻璃管内注满盐水,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根据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判断盐水的电阻大小,下面实例中也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A.学习电流时,将电流比作水流B.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C.利用小车运动距离研究牛顿第一定律(2)探究猜想A时,为了增加盐水的浓度,可向玻璃管中添加 (选填“盐”或“清水”)并搅拌均匀。(3)在探究猜想 B 时用注射器缓慢地从玻璃管中抽取部分盐水后观察小灯泡亮暗,接着探究猜想 C 时,兴趣小组调节活塞使之 (选填“向中间”或“向外侧”)移动到合适位置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请问何为合适位置 。23.(2025八上·柯桥期末)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睡眠时有很多激素共同参与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褪黑素,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现对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是否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行探究。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将睡眠正常的100名大学生(18-22岁)随机分成两组,即为夜晚同样避光条件下正常入睡的A组和入睡前使用5小时移动电子产品的B组,每组各50人。对所有研究对象睡前、黑夜各进行一次尿液中褪黑素含量检测和记录,结果如下表:各组睡前和黑夜尿液中褪黑素含量(mg/L)比较组别 睡前 黑夜 黑夜/睡前A组 5.52 20.74 3.76B组 4.25 10.83 2.55(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有专家建议,晚上睡眠时间不宜超过23时,请根据图甲分析专家的依据是: 。(3)结合实验和图甲、乙,请你对青少年的作息提出合理建议: 。24.(2025八上·柯桥期末)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步骤包括甘蔗擦成渣→压汁→熬制→结晶等。(1)要除去压汁后蔗料(即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中的蔗渣,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2)小科将得到的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温度/℃ 10 20 40 60溶解度/g 191 202 236 287在20℃时,将350g蔗糖加入到1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25.(2025八上·柯桥期末)传统鱼缸在设计时,以人的手掌能摸到底部为宜,所以深度最大不超过60cm。如果说传统鱼缸是“卧式”鱼缸,负压鱼缸(图甲)则是“立式”鱼缸,可以增加高度,换水、喂鱼相当方便。 “负压”指的是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负压鱼缸的操作如图乙所示。将简易换水器的抽水端放入负压缸内,利用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此时负压缸内水位上升(注:此时要确保外缸的水量超过最低水位线)。(1)请利用所学知识简述当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负压缸内水位上升的原因: 。(2)生活中“负压”原理应用非常普遍,下列例子中利用“负压”原理的是____。A.吸尘器通过电机运转,使外界空气带着灰尘等杂质进入集尘袋B.轿车快速行驶时,将天窗略向上倾斜式打开,达到自动换气的目的C.为了能更快喝到美味的老火靓汤,有些人喜欢用高压锅炖汤D.医生抽血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3)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鱼缸的消毒。已知次氯酸钠溶液的消毒浓度通常为0.1%至0.5%,要对10L 的鱼缸进行消毒,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多少g (4)如图所示是鱼缸增氧装置, 由水泵、进水管、进气管、出水(气)管等组成。启动水泵,看到水从进水管快速吸入,出水(气)管口不断有水快速喷出,并伴有气泡冒出等现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的成因并说明增氧的原理。26.(2025八上·柯桥期末)学校开展制作简易浮力秤项目活动。某科学小组的活动过程如下:【项目要求】制作的浮力秤能较为精确的测出物体的质量。【方案设计】小组同学根据要求,设计如下方案:①截去矿泉水瓶的瓶底,在瓶身的圆柱体部分标注刻度,并将秤盘粘于瓶上。②确定零刻度线。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使瓶身竖直浮于水中,调整石块的质量,使秤盘上未放置物体时,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③将待测物体置于秤盘上,读出液面对应刻度值即为物体质量。【项目测试】根据上述方案,同学们制作了如图所示浮力秤。(1)图中所示的矿泉水瓶的底面积为20cm2,最大的有效高度为6cm,则刻度“6”右侧标注的质量值应为 克。(2)在方案设计步骤②中,通过调整石块的质量来使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操作过于复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评价优化】下表是简易浮力秤项目的评价量表。简易浮力秤项目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没有刻度指标二 最大量程超过200 克 最大量程在100-200 克 最大量程小于 100克小组同学标注刻度线时,将指标一评为优秀,你是否赞同该划分方法并说明理由 。(4)小组同学想把指标二也评为优秀,可以做哪些优化 。(写出一点即可)27.(2025八上·柯桥期末)制作卤水熟食时,盐度值(溶质质量分数)保持在1.5%~1.6%,卤肉口感较好,符合浙江人的口味。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简易盐度计活动,过程如下:【查阅资料】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它们的关系如表所示: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质量分数变化表质量分数(%) 0.9 1.5 4.1 7.9 10.3 15.7 20.5 23.9 26.5电阻(Ω) 193.6 105.4 44.8 25.0 19.4 13.0 10.0 8.6 8.0【设计思维】(1)制作盐度计运用了“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是 ;(2)【制作调试】如图所示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电极a、b分别固定在烧杯内壁两侧,烧杯内倒满盐水。R0是阻值为4Ω 的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为6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小组同学测试产品时,将盐度计放入蒸馏水中,电压表示数为 。(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压表能否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4)【优化反思】小组同学用同一装置测量卤水盐度值时,电压表示数精确度不佳,请结合实验电路,提出合理的建议改进实验装置: ;(5)科学实验特别强调控制变量法,本活动中也有类似操作,请举例一项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根据酱油、食醋、植物油、味精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酱油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食用油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食醋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2.【答案】C【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作出相应的反应。【解答】校运动会上,同学们看到运动员上场时不由自主地加油、呐喊,这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反射弧中属于神经中枢。在给定的反射弧模型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由于控制同学们加油、呐喊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在反射弧模型中对应的是③神经中枢。故答案为: C。3.【答案】D【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是人体血糖调节的关键激素。2、血糖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 -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中除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等也参与血糖调节,它们共同维持血糖稳定。3、生活方式对血糖的影响:控制饮食和作息、适当锻炼运动等生活方式,可通过影响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胰岛素敏感性等,对血糖平衡产生影响。【解答】 A、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水平下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所以调节胰岛素分泌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重要方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合理控制饮食可以直接影响血糖的来源。例如,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血糖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定时进餐,保持血糖的稳定供应。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稳定,进而对血糖平衡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控制饮食和作息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有效方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运动时,身体会消耗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更好地利用血糖,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所以适当锻炼运动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方法之一,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保健品不能直接调节人体血糖含量平衡。虽然一些保健品可能声称具有调节血糖等功效,但它们不能替代人体自身正常的生理调节机制以及正规的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饮食运动调节等)。而且,随意多吃保健品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多吃保健品不属于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方法,该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4.【答案】D【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解答】小科从浙江出发,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这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故答案为:D。5.【答案】B【知识点】大气的分层【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②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③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高层大气的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先降低后上升。【解答】根据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平流层气温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6.【答案】D【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1、神经 - 体液调节: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将信息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后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2、产热途径:安静状态下主要由肝脏等内脏器官产热,运动或寒冷时骨骼肌战栗是主要的产热方式,此外甲状腺激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也可促进机体产热。3、散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散热,包括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减少热量散失 。【解答】 A、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皮肤血管会收缩,使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体表热量的散发。而皮肤血管舒张会增加体表血流量,导致热量散失增多,这与冬季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不符,所以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错误。B、汗液分泌增加会通过汗液的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在冬季外界温度降低时,人体需要减少热量散失,所以汗液分泌会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效应②汗液分泌增加错误。C、当外界温度降低时,骨骼肌会不自主地战栗(即骨骼肌收缩),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活动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骨骼肌舒张不会增加产热,不符合冬季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所以效应③骨骼肌舒张错误。D、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形成一层空气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这是冬季人体体温调节的一种方式,所以效应④皮肤的立毛肌收缩正确。故答案为:D。7.【答案】A【知识点】工程方案设计【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变化的特点;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向上运动。【解答】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加热烛焰上方的空气,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就会向上运动,运动的热空气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周围的冷空气过来填充热空气原来的位置,使空气形成对流。故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8.【答案】A【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答】如图所示:是由于塑料丝会带上电荷,且都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所以A选项的相互作用模型能够解释该现象。故答案为:A。9.【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解答】解: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是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根据气体成分、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水的元素组成。故答案为:D。10.【答案】C【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或S3闭合,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据此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开关S1、S2都闭合后,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所以两个开关S1、S2、电动机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或S3闭合,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所以开关S3、电动机也是串联在电路中的,而且S3单独在一条支路中,故C正确。故答案为:C。11.【答案】A【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鸭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鸭蛋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解答】鸭蛋在下沉到刚好浸没在盐水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大;鸭蛋继续下沉,再上浮到上表面刚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等于鸭蛋的体积);当鸭蛋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因为盐水的密度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鸭蛋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不变,再减小,最后漂浮时又保持不变(等于鸭蛋的重力),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答案】D【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1)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3)由图乙求出电流与电阻之积分析;(4)由图乙知,电流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电流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求出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范围。【解答】 A、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由图乙知,电压是不变的,故A正确;B、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2.5V);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2.5V,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故B正确;C、由题意和图像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x两端的电压):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故C正确;D、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Q,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25Ω,故D错误。故答案为:D。13.【答案】B【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AC.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都会受到重力作用;BC.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C.无论封盖是否打开,消毒液都会受到重力作用,故A、C错误;BD.无论封盖是否打开,消毒液都会受到大气压强作用。只是打开封盖后,消毒液上下两个表面都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二者相互抵消,消毒液在重力作用下流下来,故B正确,D错误。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A、根据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通过降温,蒸发溶剂或加溶质实现分析;B、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分析;C、根据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分析;D、根据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析。【解答】A、 操作Ⅰ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可能是降温,可能是蒸发溶剂或加溶质,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 ,符合题意;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也可能相等 ,不符合题意;D、②与③的溶液为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不符合题意;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要测量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分析图示电路图,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解答】 ①由电路图可知,S接1或2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无法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故①不可行;②根据图可知,闭合S1、S2,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U;只闭合开关S1,两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为Ux;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0=U-Ux;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Rx的电流为,则根据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求出Rx阻值,故②可行;③闭合S1、S2时,电路是只有Rx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x的电流Ix;闭合S1、断开S2,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I;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式I(R0+Rx)=IxRx可求出Rx的阻值,故③可行;④闭合S1,S接2时,R0和R串联接入电路中,把R的阻值调到0,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电源电压U;闭合S1,S接1时,Rx和R串联接入电路中,把R的阻值调到0,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电流表示数和电源电压,利用可以求出Rx的阻值,故④可行。故答案为:C。16.【答案】(1)⑤(2)暖锋(3)BCA;氢元素和氧元素【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南水北调工程干预的地表径流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指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水通过地面、地下径流等方式汇入江河、湖泊等水体,最终流入海洋。2、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系统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其特点是暖气团沿锋面缓慢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3、水电解实验:从微观角度看,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再分别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体现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从宏观角度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也证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1)结合水循环的图示可知,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需要对图丙中径流环节进行干预,故选⑤。(2)在锋面系统中,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图乙中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被迫后退,符合暖锋的特征,所以图乙表示的是暖锋。(3)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水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B),然后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C),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A),所以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BCA。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7.【答案】(1)蒸发结晶(2)混合物(3)①③④②【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盐场经上述过程制得的盐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盐卤煎盐是利用的是蒸发结晶。(2)盐场经上述过程制得的盐中含有氯化钠,还含有泥沙、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3)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能得到精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18.【答案】(1)向光性(2)B(3)高【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地性、背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应激反应,能使植物的茎朝向光源生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向地性保证了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植物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无机盐;背地性使得植物的茎向上生长,有利于植物获取更多的阳光;向水性是植物根对水分的一种反应,有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中寻找水源;向化性是指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2、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从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伸长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低,细胞伸长生长慢,从而使植物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解答】(1)向光性是指植物的茎会向着光源方向生长;向地性是指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背地性是指植物的茎背向地面生长。图甲中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说明植物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2)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图乙中植物的根向 B 侧生长,说明 B 侧土壤比较潮湿,所以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B侧。(3)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浓度高,细胞生长快,而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慢,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19.【答案】(1)中雨(2)A;变高(3)潜水艇【知识点】浮力的变化;降水【解析】【分析】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承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过漏斗流入储水瓶;量雨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解答】(1)已知收集到雨水的体积为60mL,假设雨量筒容器口的面积为S,根据降水量的计算公式:,可得降水量为8mm。所以当天的天气为中雨。(2)判断气压计: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A 装置中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管内液柱高度会发生变化,所以 A 是气压计;B 装置中玻璃管内的液面与瓶内液面始终相平,不能反映外界大气压的变化,不是气压计。故属于气压计的是A。分析液柱高度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将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外界大气压变小,而瓶内气压不变,所以管内液柱会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即液柱高度将变高。(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当用力捏外面大瓶子时,瓶内气压增大,水进入小药瓶,“浮沉子” 重力增大,大于浮力,“浮沉子” 向下运动;松手后,瓶内气压减小,小药瓶中的水流出,“浮沉子” 重力减小,小于浮力,“浮沉子” 向上运动,也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所以这个装置与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类似。20.【答案】(1)电流越大,电阻越小,压力越大,风速越大(2)12【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1)根据图表信息分析。(2)电流表量程为0~0.6A,当电流最大时候,电阻最小,结合表格可知,风速最大。【解答】 (1)分析可知,电流越大,电阻越小,压力越大,风速越大。(2)电流表量程为0~0.6A,所以通过R1最大电流为0.6A,定值电阻R0的通过电流I0'=I恒-Imax=1.2A-0.6A=0.6A;定值电阻R0的两端电压U0'=I0'R0=0.6A×10Ω=6V;压敏电阻;查表可知阻值10Ω,F为20N,风速为12m/s。21.【答案】(1)液体密度(2)组合体均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3)排开液体的体积(4)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个因素关系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因素对事物的影响,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方法。在探究浮力相关因素时,通过控制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浸入深度等变量来分别研究其对浮力的影响。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解答】(1)在步骤 D 和 E 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都是完全浸没),液体分别是水和盐水,即液体密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当其他因素相同时,改变液体密度,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在图乙的 (a)、(b) 两种方式中,组合体均漂浮在水面上,组合体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实验中组合体所受的浮力相等,原理是组合体均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3)两次实验中,液面最终的高度都相同,说明组合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将组合体按不同方式放入水中,改变了组合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而不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以便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4)在乙实验中,组合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都相同,只是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但组合体所受浮力相等。所以通过乙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22.【答案】(1)B(2)盐(3)向外侧;使盐水液柱横截面积与探究猜想 B 时相同。【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的影响时,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在探究盐水电阻与浓度、液柱横截面积、液柱长度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来研究单一因素的影响,像探究盐水电阻与液柱长度关系时,要保证盐水浓度和液柱横截面积不变。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在本实验中,将盐水看作导体,探究其电阻与盐水浓度(相当于材料特性变化)、液柱横截面积、液柱长度的关系。【解答】(1)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盐水电阻的大小,将不易直接观察的电阻大小转换为容易观察的小灯泡亮度,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A、学习电流时,将电流比作水流,这是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进行类比,便于理解电流的概念,不是转换法。B、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通过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将不易直接测量的液体压强转换为容易观察的液面高度差,是转换法。C、利用小车运动距离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推理法,不是转换法。故答案为:B。(2)要增加盐水的浓度,需要增加盐的含量,所以可向玻璃管中添加盐并搅拌均匀。(3)探究猜想 C 时活塞的移动方向及合适位置的确定活塞移动方向:在探究猜想 C(盐水电阻与盐水的液柱长度有关)时,要改变盐水液柱的长度,应调节活塞使之向外侧移动,这样可以增加盐水液柱的长度。合适位置的确定:在探究猜想 B 时用注射器缓慢地从玻璃管中抽取部分盐水,改变了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探究猜想 C 时,要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液柱长度,所以合适位置是指让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与探究猜想 B 时抽取部分盐水后的液柱横截面积相同,即使盐水液柱横截面积与探究猜想 B 时相同。23.【答案】(1)入睡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降低睡眠质量。(2)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分泌量逐渐增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3)晚上尽量在 23 时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解答】(1)比较 A 组(夜晚同样避光条件下正常入睡)和 B 组(入睡前使用 5 小时移动电子产品)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入睡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降低睡眠质量。(2)从图甲可以看出,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的分泌量开始逐渐增多,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分泌量增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所以晚上睡眠时间不宜超过 23 时的依据是: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分泌量逐渐增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3)结合实验(入睡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和图甲(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分泌量增多)、图乙(合理推测可能与健康作息相关):睡眠方面:晚上尽量在 23 时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褪黑素正常分泌,提高睡眠质量。使用电子产品方面:睡前避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防止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综上,合理建议为晚上尽量在 23 时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24.【答案】(1)过滤(2)不饱和(3)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2g,在20℃时,将350g蔗糖加入到1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6.89%。【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蔗料是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小科将得到的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2g,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蔗料是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蔗渣难溶于蔗汁,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2)小科将得到的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制作棒棒糖失败是因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是因为蔗糖晶体没有充分溶解。25.【答案】(1)负压缸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外缸中的水被压入负压缸内使水位上升;(2)A;D(3)因为要求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所以应按照次氯酸钠溶液的最低消毒浓度0.1%来计算。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水的质量:所以,要对的鱼缸进行消毒,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为10kg×0.1%=0.01kg=10g(4)鱼缸增氧装置利用水泵使水流动,通过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吸入空气形成气泡,再借助气泡和水流与空气的接触来实现增氧的效果。【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负压”是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据此判断各选项中是否利用“负压”原理;(2)根据图乙,负压缸顶部液面上方的气压与水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水对底缸底部的压强可利用公式p=ρgh进行计算,其中深度为自由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1)当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时,负压缸内的气体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体积不变时,缸内气压减小。而外缸表面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大于负压缸内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缸中的水被压入负压缸内,从而导致负压缸内水位上升。所以,当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负压缸内水位上升的原因是:负压缸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外缸中的水被压入负压缸内使水位上升。(2) A、吸尘器通过电机运转,使吸尘器内部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带着灰尘等杂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尘袋,利用了 “负压” 原理。B、轿车快速行驶时,将天窗略向上倾斜式打开,天窗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压强大于天窗上方压强,从而达到自动换气的目的,利用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不是 “负压” 原理。C、高压锅炖汤是利用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从而使汤能在更高温度下炖煮,不是 “负压” 原理。D、医生抽血时,真空采血管内是真空,气压为零,小于人体内的血压,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自动流入采血管,利用了 “负压” 原理。综上,利用 “负压” 原理的是 AD。(3)因为要求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所以应按照次氯酸钠溶液的最低消毒浓度0.1%来计算。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水的质量:所以,要对的鱼缸进行消毒,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为10kg×0.1%=0.01kg=10g(4)现象成因水的流动:当启动水泵时,水泵内部的叶轮高速旋转,对进水管内的水施加了一个动力,使水具有较大的速度,从而使水从进水管快速吸入。根据能量转化原理,水泵消耗电能转化为水的动能,让水获得了快速流动的能力。气体的吸入:由于水从进水管快速流入并从出水(气)管口快速喷出,使得进气管与出水管相连处(通常是一个较窄的区域)的水流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在这个区域内,水的流速大,压强就会小于外界大气压。而进气管的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另一端连接在这个压强较小的区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就会通过进气管被压入水中,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伴有气泡冒出的现象 。增氧原理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内的氧气会逐渐溶解到水中。因为气体的溶解遵循一定的规律,当水中的氧气浓度低于气泡内氧气浓度时,氧气会从气泡向水中扩散。随着气泡在水中不断上升,与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更多的氧气溶解到水中,从而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达到了增氧的目的。水从出水(气)管口快速喷出,使得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水流的运动也会增加水的扰动。这种增大的接触面积和扰动作用,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更快速地溶解到水中,进一步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为鱼缸中的鱼类等生物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满足它们呼吸的需求。26.【答案】(1)120(2)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或水等密度均匀的物质,通过调整装入物质的量来使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3)赞同,因为浮力秤漂浮时,水的密度和S是定值,h与m总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4)增大矿泉水瓶的底面积【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用于计算浮力大小以及分析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等因素的关系,在本题中用于计算浮力秤排开水的重力、确定物体质量与排开水体积的关系等。2、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秤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漂浮状态,依据此条件来分析浮力与物体总重力的关系,进而通过浮力变化确定物体质量。3、密度公式:在本题中用于计算排开水的质量等,通过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质量,从而得出物体质量。【解答】 (1)由题意得:V排=Sh=20cm2×6cm=120cm3=1.2×10-4cm3,所以矿泉水瓶达到刻度“6”处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V排g=1.0×103 kg/m3×1.2×10-4cm3×10N/kg=1.2N因为秤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可得:F浮=G物=m物g,(2)可以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或水等密度均匀的物质,通过调整装入物质的量来使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这样操作相对简单。(3)因为浮力秤漂浮时,水的密度和S是定值,h与m总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4)可以增大矿泉水瓶的底面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能测量的物体质量就越大,从而增大最大量程。27.【答案】(1)转换法(2)0(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中,由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质量分数变化表可知,质量分数为26.5%的食盐溶液电阻为8Ω,则R总=4Ω+8Ω=12Ω,则电路中的电流,则R0两端电压为 0.5A×4Ω=2V,2V在电压表量程(0-3V)范围内,所以该电压表能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4)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5)使用相同规格的电极 a、b,固定在相同规格的烧杯内壁两侧,且每次测试时烧杯内都倒满溶液。【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分析制作盐度计所运用的“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这种思维方法的本质,确定其所属类型;(2)根据蒸馏水的性质,判断其导电能力,进而分析电路中的电阻情况,依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示数;(3)先根据溶解度计算出20℃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再结合资料中电阻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判断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依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示数,与电压表量程对比,确定能否测出;(4)从提高电压表示数精确度的角度出发,结合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的原理,思考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5)依据控制变量法的定义,分析本活动中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实验的操作实例。【解答】 (1)制作盐度计运用了“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是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在制作盐度计过程中,把难以直接测量的溶液质量分数转换为容易测量的电压大小来反映,符合转换法的特征;(2)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其电阻极大,相当于开路,此时电路中电流几乎为0,根据欧姆定律(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R0两端电压UR0=IR0≈0,则电压表示数为0V;(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中,由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质量分数变化表可知,质量分数为26.5%的食盐溶液电阻为8Ω,则R总=4Ω+8Ω=12Ω,则电路中的电流,则R0两端电压为 0.5A×4Ω=2V,2V在电压表量程(0-3V)范围内,所以该电压表能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4)用同一装置测量卤水盐度值时,电压表示数精确度不佳,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在测量不同盐度的卤水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使电压表示数处于电压表量程内且尽量使读数变化明显,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5)本活动中控制变量法的操作示例是在测试盐度计不同浓度溶液时,使用相同规格的电极 a、b,固定在相同规格的烧杯内壁两侧,且每次测试时烧杯内都倒满溶液,这样保证了除溶液浓度(研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可能影响盐度计测量结果的因素(如电极规格、烧杯大小、溶液体积等)都相同,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1.(2025八上·柯桥期末) 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 )A.酱油 B.食用油 C.食盐 D.食醋【答案】B【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根据酱油、食醋、植物油、味精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酱油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食用油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食醋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2.(2025八上·柯桥期末)校运动会上,当运动员上场时,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加油、呐喊。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相当于如图反射弧模型的哪一部分(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作出相应的反应。【解答】校运动会上,同学们看到运动员上场时不由自主地加油、呐喊,这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反射弧中属于神经中枢。在给定的反射弧模型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由于控制同学们加油、呐喊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在反射弧模型中对应的是③神经中枢。故答案为: C。3.(2025八上·柯桥期末)人体是一个稳定与变化的系统,其稳定状态通过调节来实现。下列不属于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方法的是 ( )A.调节胰岛素分泌 B.控制饮食和作息C.适当锻炼运动 D.多吃保健品【答案】D【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是人体血糖调节的关键激素。2、血糖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 -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中除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等也参与血糖调节,它们共同维持血糖稳定。3、生活方式对血糖的影响:控制饮食和作息、适当锻炼运动等生活方式,可通过影响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胰岛素敏感性等,对血糖平衡产生影响。【解答】 A、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水平下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所以调节胰岛素分泌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重要方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合理控制饮食可以直接影响血糖的来源。例如,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血糖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定时进餐,保持血糖的稳定供应。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稳定,进而对血糖平衡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控制饮食和作息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有效方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运动时,身体会消耗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更好地利用血糖,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所以适当锻炼运动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方法之一,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保健品不能直接调节人体血糖含量平衡。虽然一些保健品可能声称具有调节血糖等功效,但它们不能替代人体自身正常的生理调节机制以及正规的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饮食运动调节等)。而且,随意多吃保健品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多吃保健品不属于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方法,该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4.(2025八上·柯桥期末)近几年,人们热衷冬季去哈尔滨“雪乡”旅行。小科从浙江出发,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不同【答案】D【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解答】小科从浙江出发,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这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故答案为:D。5.(2025八上·柯桥期末)国庆期间,小科从萧山机场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当飞机平稳飞行时,此时最有可能处于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答案】B【知识点】大气的分层【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②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③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高层大气的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先降低后上升。【解答】根据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平流层气温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6.(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结合所学,建构了冬季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思维模型。图中4种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 B.效应②汗液分泌增加C.效应③骨骼肌舒张 D.效应④皮肤的立毛肌收缩【答案】D【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1、神经 - 体液调节: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将信息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后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2、产热途径:安静状态下主要由肝脏等内脏器官产热,运动或寒冷时骨骼肌战栗是主要的产热方式,此外甲状腺激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也可促进机体产热。3、散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散热,包括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减少热量散失 。【解答】 A、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皮肤血管会收缩,使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体表热量的散发。而皮肤血管舒张会增加体表血流量,导致热量散失增多,这与冬季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不符,所以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错误。B、汗液分泌增加会通过汗液的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在冬季外界温度降低时,人体需要减少热量散失,所以汗液分泌会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效应②汗液分泌增加错误。C、当外界温度降低时,骨骼肌会不自主地战栗(即骨骼肌收缩),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活动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骨骼肌舒张不会增加产热,不符合冬季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所以效应③骨骼肌舒张错误。D、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形成一层空气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这是冬季人体体温调节的一种方式,所以效应④皮肤的立毛肌收缩正确。故答案为:D。7.(2025八上·柯桥期末)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科学原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气流动原理制作工艺品“走马灯” (如图)。它的上方平放叶轮,当下方蜡烛点燃时,叶轮旋转,并带动纸筒转动,从而产生“走马”的效果。下列关于蜡烛点燃后,走马灯内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工程方案设计【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变化的特点;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向上运动。【解答】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加热烛焰上方的空气,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就会向上运动,运动的热空气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周围的冷空气过来填充热空气原来的位置,使空气形成对流。故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8.(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参观科技馆时,体验了静电球,她的头发竖起来了,如图所示。下列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能解释该现象的是 ( )A. B.C. D.【答案】A【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答】如图所示:是由于塑料丝会带上电荷,且都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所以A选项的相互作用模型能够解释该现象。故答案为:A。9.(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 )A.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实验时的通电时间C.通过电极的电流大小 D.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解答】解:若要继续探究水的组成,还应获取的信息是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根据气体成分、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水的元素组成。故答案为:D。10.(2025八上·柯桥期末)某智能停车场的道闸,有自动和人工两种抬杆方式。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S1 自动闭合,车主付费成功,S2 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自动抬杆放行。若识别车牌失败,S1 无法闭合,则车主付费后,可利用手动闭合 S3,电动机工作,人工抬杆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此功能的是 ( )A. B.C. D.【答案】C【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或S3闭合,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据此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开关S1、S2都闭合后,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所以两个开关S1、S2、电动机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或S3闭合,电动机带动抬杆自动升起,所以开关S3、电动机也是串联在电路中的,而且S3单独在一条支路中,故C正确。故答案为:C。11.(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同学把几个鸭蛋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其中一个鸭蛋进入盐水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该鸭蛋在此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化的大致曲线为 ( )A. B.C. D.【答案】A【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鸭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鸭蛋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解答】鸭蛋在下沉到刚好浸没在盐水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大;鸭蛋继续下沉,再上浮到上表面刚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等于鸭蛋的体积);当鸭蛋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因为盐水的密度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鸭蛋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不变,再减小,最后漂浮时又保持不变(等于鸭蛋的重力),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2025八上·柯桥期末)小科同学正在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某项实验。电源电压恒为5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 ,得到图乙所示的I-R,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B.R,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C.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伏不变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0欧~25欧【答案】D【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1)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3)由图乙求出电流与电阻之积分析;(4)由图乙知,电流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电流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求出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范围。【解答】 A、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由图乙知,电压是不变的,故A正确;B、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2.5V);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2.5V,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故B正确;C、由题意和图像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x两端的电压):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故C正确;D、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Q,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25Ω,故D错误。故答案为:D。13.(2025八上·柯桥期末)如图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打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封盖没有打开时,消毒液不受重力的作用B.封盖没有打开时,消毒液是被大气压托住的C.封盖打开后,消毒液不再受重力的作用D.封盖打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AC.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都会受到重力作用;BC.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C.无论封盖是否打开,消毒液都会受到重力作用,故A、C错误;BD.无论封盖是否打开,消毒液都会受到大气压强作用。只是打开封盖后,消毒液上下两个表面都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二者相互抵消,消毒液在重力作用下流下来,故B正确,D错误。故选B。14.(2025八上·柯桥期末)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B.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答案】B【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A、根据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通过降温,蒸发溶剂或加溶质实现分析;B、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分析;C、根据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分析;D、根据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析。【解答】A、 操作Ⅰ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可能是降温,可能是蒸发溶剂或加溶质,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 ,符合题意;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也可能相等 ,不符合题意;D、②与③的溶液为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不符合题意;故选B。15.(2025八上·柯桥期末)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 R 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均可以【答案】C【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要测量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分析图示电路图,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解答】 ①由电路图可知,S接1或2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无法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故①不可行;②根据图可知,闭合S1、S2,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U;只闭合开关S1,两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为Ux;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0=U-Ux;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Rx的电流为,则根据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求出Rx阻值,故②可行;③闭合S1、S2时,电路是只有Rx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x的电流Ix;闭合S1、断开S2,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I;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式I(R0+Rx)=IxRx可求出Rx的阻值,故③可行;④闭合S1,S接2时,R0和R串联接入电路中,把R的阻值调到0,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电源电压U;闭合S1,S接1时,Rx和R串联接入电路中,把R的阻值调到0,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电流表示数和电源电压,利用可以求出Rx的阻值,故④可行。故答案为:C。16.(2025八上·柯桥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 回答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是对图甲哪一个环节进行干预 (填序号)。(2)图乙表示的是 (填“冷锋”或“暖锋”),它将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3)图丙表示水电解的过程,微观过程示意图中,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答案】(1)⑤(2)暖锋(3)BCA;氢元素和氧元素【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南水北调工程干预的地表径流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指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水通过地面、地下径流等方式汇入江河、湖泊等水体,最终流入海洋。2、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系统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其特点是暖气团沿锋面缓慢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3、水电解实验:从微观角度看,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再分别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体现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从宏观角度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也证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1)结合水循环的图示可知,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需要对图丙中径流环节进行干预,故选⑤。(2)在锋面系统中,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图乙中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被迫后退,符合暖锋的特征,所以图乙表示的是暖锋。(3)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水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B),然后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C),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A),所以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BCA。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7.(2025八上·柯桥期末) “直将煮海作耕田”,说的是浙江省考古发现的某盐业遗址,其中制盐过程主要过程包括:(1)依据盐(氯化钠)的溶解度特点,盐卤煎盐是利用 (选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2)盐场经上述过程制得的盐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上述制盐过程与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相似。下图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示意图,正确的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答案】(1)蒸发结晶(2)混合物(3)①③④②【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盐场经上述过程制得的盐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盐卤煎盐是利用的是蒸发结晶。(2)盐场经上述过程制得的盐中含有氯化钠,还含有泥沙、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3)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能得到精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18.(2025八上·柯桥期末)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1)图甲中植物的生长变化,说明植物茎的生长具有 (选填“向光性”、 “向地性”或“背地性”)。(2)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以维持其生存。图乙是植物向水性的示意图。则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 (选填“A”或“B”)侧。(3)窗台上的植物会偏向窗台外生长,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选填“高”或“低”),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答案】(1)向光性(2)B(3)高【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地性、背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应激反应,能使植物的茎朝向光源生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向地性保证了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植物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无机盐;背地性使得植物的茎向上生长,有利于植物获取更多的阳光;向水性是植物根对水分的一种反应,有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中寻找水源;向化性是指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2、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从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伸长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低,细胞伸长生长慢,从而使植物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解答】(1)向光性是指植物的茎会向着光源方向生长;向地性是指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背地性是指植物的茎背向地面生长。图甲中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说明植物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2)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图乙中植物的根向 B 侧生长,说明 B 侧土壤比较潮湿,所以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B侧。(3)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浓度高,细胞生长快,而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慢,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19.(2025八上·柯桥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1)用圆柱形饮料瓶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筒,其外部结构及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观测时,把雨量筒内的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则雨水的体积与容器口的面积的比值即为降水量。当天12小时内,小组成员利用自制的雨量筒收集到60mL的雨水。请结合下表判断当天的天气为 。天气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12 小时内降水量 <5mm 5-15mm 15-30mm >30mm(2)用玻璃瓶自制两种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属于气压计的是 (选填A或B),将该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气压计的液柱高度将如何变化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3)用饮料瓶和玻璃小药瓶制作一个“浮沉子”,如图丙所示。当用力捏外面大瓶子,小药瓶中的水的质量会增大, “浮沉子”会向下运动;松手后, “浮沉子”会向上运动。这个装置与 (“密度计”、 “轮船”、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类似。【答案】(1)中雨(2)A;变高(3)潜水艇【知识点】浮力的变化;降水【解析】【分析】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承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过漏斗流入储水瓶;量雨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解答】(1)已知收集到雨水的体积为60mL,假设雨量筒容器口的面积为S,根据降水量的计算公式:,可得降水量为8mm。所以当天的天气为中雨。(2)判断气压计: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A 装置中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管内液柱高度会发生变化,所以 A 是气压计;B 装置中玻璃管内的液面与瓶内液面始终相平,不能反映外界大气压的变化,不是气压计。故属于气压计的是A。分析液柱高度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将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外界大气压变小,而瓶内气压不变,所以管内液柱会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即液柱高度将变高。(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当用力捏外面大瓶子时,瓶内气压增大,水进入小药瓶,“浮沉子” 重力增大,大于浮力,“浮沉子” 向下运动;松手后,瓶内气压减小,小药瓶中的水流出,“浮沉子” 重力减小,小于浮力,“浮沉子” 向上运动,也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所以这个装置与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类似。20.(2025八上·柯桥期末)每年8月,浙江沿海会受到台风侵袭。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风速仪测量风速,内部原理电路图如乙所示。恒流电源能始终提供大小恒定的电流。电流表量程为0-0.6A, 定值电阻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F变化如图丙所示。轻质迎风板受到的压力F会完全传递给 ,压力F与风速关系如表所示。某次测量记录,电流表为0.4A,电压表为8V。求:压力F(N) 0.5 4 6 14 20 30 72风速 v(m/s) 2 4 6 10 12 16 24(1)由图表可知, 电流表示数与风速大小的定性关系为 。(2)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风速为 m/s。【答案】(1)电流越大,电阻越小,压力越大,风速越大(2)12【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1)根据图表信息分析。(2)电流表量程为0~0.6A,当电流最大时候,电阻最小,结合表格可知,风速最大。【解答】 (1)分析可知,电流越大,电阻越小,压力越大,风速越大。(2)电流表量程为0~0.6A,所以通过R1最大电流为0.6A,定值电阻R0的通过电流I0'=I恒-Imax=1.2A-0.6A=0.6A;定值电阻R0的两端电压U0'=I0'R0=0.6A×10Ω=6V;压敏电阻;查表可知阻值10Ω,F为20N,风速为12m/s。21.(2025八上·柯桥期末)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科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1)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步骤D和E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2)小科发现步骤B和C中,物体未完全浸没时,浮力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为此小科设计了实验:将一个质地均匀的长方形木块与一个合金块粘在一起组成组合体,他将组合体按图乙中(a) (b)所示方式,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组合体均漂浮在水面上。他推导出两次实验中组合体所受的浮力相等,简述推导的原理是 。(3)两次实验,液面最终的高度都相同,但是组合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其目的是为了只改变组合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而不改变 ,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4)通过乙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液体密度(2)组合体均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3)排开液体的体积(4)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个因素关系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因素对事物的影响,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方法。在探究浮力相关因素时,通过控制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浸入深度等变量来分别研究其对浮力的影响。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解答】(1)在步骤 D 和 E 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都是完全浸没),液体分别是水和盐水,即液体密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当其他因素相同时,改变液体密度,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在图乙的 (a)、(b) 两种方式中,组合体均漂浮在水面上,组合体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实验中组合体所受的浮力相等,原理是组合体均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3)两次实验中,液面最终的高度都相同,说明组合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将组合体按不同方式放入水中,改变了组合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而不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以便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4)在乙实验中,组合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都相同,只是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但组合体所受浮力相等。所以通过乙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22.(2025八上·柯桥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探究盐水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有关。C.可能与盐水的液柱长度有关。他们利用玻璃管(管中带有接线柱的金属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等器材,组装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1)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注水口向玻璃管内注满盐水,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根据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判断盐水的电阻大小,下面实例中也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A.学习电流时,将电流比作水流B.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C.利用小车运动距离研究牛顿第一定律(2)探究猜想A时,为了增加盐水的浓度,可向玻璃管中添加 (选填“盐”或“清水”)并搅拌均匀。(3)在探究猜想 B 时用注射器缓慢地从玻璃管中抽取部分盐水后观察小灯泡亮暗,接着探究猜想 C 时,兴趣小组调节活塞使之 (选填“向中间”或“向外侧”)移动到合适位置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请问何为合适位置 。【答案】(1)B(2)盐(3)向外侧;使盐水液柱横截面积与探究猜想 B 时相同。【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的影响时,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在探究盐水电阻与浓度、液柱横截面积、液柱长度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来研究单一因素的影响,像探究盐水电阻与液柱长度关系时,要保证盐水浓度和液柱横截面积不变。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在本实验中,将盐水看作导体,探究其电阻与盐水浓度(相当于材料特性变化)、液柱横截面积、液柱长度的关系。【解答】(1)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盐水电阻的大小,将不易直接观察的电阻大小转换为容易观察的小灯泡亮度,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A、学习电流时,将电流比作水流,这是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进行类比,便于理解电流的概念,不是转换法。B、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通过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将不易直接测量的液体压强转换为容易观察的液面高度差,是转换法。C、利用小车运动距离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推理法,不是转换法。故答案为:B。(2)要增加盐水的浓度,需要增加盐的含量,所以可向玻璃管中添加盐并搅拌均匀。(3)探究猜想 C 时活塞的移动方向及合适位置的确定活塞移动方向:在探究猜想 C(盐水电阻与盐水的液柱长度有关)时,要改变盐水液柱的长度,应调节活塞使之向外侧移动,这样可以增加盐水液柱的长度。合适位置的确定:在探究猜想 B 时用注射器缓慢地从玻璃管中抽取部分盐水,改变了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探究猜想 C 时,要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液柱长度,所以合适位置是指让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与探究猜想 B 时抽取部分盐水后的液柱横截面积相同,即使盐水液柱横截面积与探究猜想 B 时相同。23.(2025八上·柯桥期末)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睡眠时有很多激素共同参与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褪黑素,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现对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是否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行探究。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将睡眠正常的100名大学生(18-22岁)随机分成两组,即为夜晚同样避光条件下正常入睡的A组和入睡前使用5小时移动电子产品的B组,每组各50人。对所有研究对象睡前、黑夜各进行一次尿液中褪黑素含量检测和记录,结果如下表:各组睡前和黑夜尿液中褪黑素含量(mg/L)比较组别 睡前 黑夜 黑夜/睡前A组 5.52 20.74 3.76B组 4.25 10.83 2.55(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有专家建议,晚上睡眠时间不宜超过23时,请根据图甲分析专家的依据是: 。(3)结合实验和图甲、乙,请你对青少年的作息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入睡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降低睡眠质量。(2)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分泌量逐渐增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3)晚上尽量在 23 时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解答】(1)比较 A 组(夜晚同样避光条件下正常入睡)和 B 组(入睡前使用 5 小时移动电子产品)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入睡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降低睡眠质量。(2)从图甲可以看出,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的分泌量开始逐渐增多,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分泌量增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所以晚上睡眠时间不宜超过 23 时的依据是: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分泌量逐渐增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3)结合实验(入睡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和图甲(晚上 23 时后褪黑素分泌量增多)、图乙(合理推测可能与健康作息相关):睡眠方面:晚上尽量在 23 时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褪黑素正常分泌,提高睡眠质量。使用电子产品方面:睡前避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防止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综上,合理建议为晚上尽量在 23 时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移动电子产品。24.(2025八上·柯桥期末)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步骤包括甘蔗擦成渣→压汁→熬制→结晶等。(1)要除去压汁后蔗料(即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中的蔗渣,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2)小科将得到的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温度/℃ 10 20 40 60溶解度/g 191 202 236 287在20℃时,将350g蔗糖加入到1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答案】(1)过滤(2)不饱和(3)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2g,在20℃时,将350g蔗糖加入到1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6.89%。【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蔗料是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小科将得到的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2g,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蔗料是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蔗渣难溶于蔗汁,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2)小科将得到的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几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制作棒棒糖失败是因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是因为蔗糖晶体没有充分溶解。25.(2025八上·柯桥期末)传统鱼缸在设计时,以人的手掌能摸到底部为宜,所以深度最大不超过60cm。如果说传统鱼缸是“卧式”鱼缸,负压鱼缸(图甲)则是“立式”鱼缸,可以增加高度,换水、喂鱼相当方便。 “负压”指的是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负压鱼缸的操作如图乙所示。将简易换水器的抽水端放入负压缸内,利用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此时负压缸内水位上升(注:此时要确保外缸的水量超过最低水位线)。(1)请利用所学知识简述当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负压缸内水位上升的原因: 。(2)生活中“负压”原理应用非常普遍,下列例子中利用“负压”原理的是____。A.吸尘器通过电机运转,使外界空气带着灰尘等杂质进入集尘袋B.轿车快速行驶时,将天窗略向上倾斜式打开,达到自动换气的目的C.为了能更快喝到美味的老火靓汤,有些人喜欢用高压锅炖汤D.医生抽血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3)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鱼缸的消毒。已知次氯酸钠溶液的消毒浓度通常为0.1%至0.5%,要对10L 的鱼缸进行消毒,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多少g (4)如图所示是鱼缸增氧装置, 由水泵、进水管、进气管、出水(气)管等组成。启动水泵,看到水从进水管快速吸入,出水(气)管口不断有水快速喷出,并伴有气泡冒出等现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的成因并说明增氧的原理。【答案】(1)负压缸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外缸中的水被压入负压缸内使水位上升;(2)A;D(3)因为要求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所以应按照次氯酸钠溶液的最低消毒浓度0.1%来计算。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水的质量:所以,要对的鱼缸进行消毒,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为10kg×0.1%=0.01kg=10g(4)鱼缸增氧装置利用水泵使水流动,通过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吸入空气形成气泡,再借助气泡和水流与空气的接触来实现增氧的效果。【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负压”是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据此判断各选项中是否利用“负压”原理;(2)根据图乙,负压缸顶部液面上方的气压与水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水对底缸底部的压强可利用公式p=ρgh进行计算,其中深度为自由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1)当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时,负压缸内的气体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体积不变时,缸内气压减小。而外缸表面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大于负压缸内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缸中的水被压入负压缸内,从而导致负压缸内水位上升。所以,当换水器将负压缸内空气吸出,负压缸内水位上升的原因是:负压缸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外缸中的水被压入负压缸内使水位上升。(2) A、吸尘器通过电机运转,使吸尘器内部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带着灰尘等杂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尘袋,利用了 “负压” 原理。B、轿车快速行驶时,将天窗略向上倾斜式打开,天窗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压强大于天窗上方压强,从而达到自动换气的目的,利用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不是 “负压” 原理。C、高压锅炖汤是利用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从而使汤能在更高温度下炖煮,不是 “负压” 原理。D、医生抽血时,真空采血管内是真空,气压为零,小于人体内的血压,血液在血压的作用下自动流入采血管,利用了 “负压” 原理。综上,利用 “负压” 原理的是 AD。(3)因为要求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所以应按照次氯酸钠溶液的最低消毒浓度0.1%来计算。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水的质量:所以,要对的鱼缸进行消毒,至少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为10kg×0.1%=0.01kg=10g(4)现象成因水的流动:当启动水泵时,水泵内部的叶轮高速旋转,对进水管内的水施加了一个动力,使水具有较大的速度,从而使水从进水管快速吸入。根据能量转化原理,水泵消耗电能转化为水的动能,让水获得了快速流动的能力。气体的吸入:由于水从进水管快速流入并从出水(气)管口快速喷出,使得进气管与出水管相连处(通常是一个较窄的区域)的水流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在这个区域内,水的流速大,压强就会小于外界大气压。而进气管的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另一端连接在这个压强较小的区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就会通过进气管被压入水中,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伴有气泡冒出的现象 。增氧原理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内的氧气会逐渐溶解到水中。因为气体的溶解遵循一定的规律,当水中的氧气浓度低于气泡内氧气浓度时,氧气会从气泡向水中扩散。随着气泡在水中不断上升,与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更多的氧气溶解到水中,从而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达到了增氧的目的。水从出水(气)管口快速喷出,使得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水流的运动也会增加水的扰动。这种增大的接触面积和扰动作用,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更快速地溶解到水中,进一步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为鱼缸中的鱼类等生物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满足它们呼吸的需求。26.(2025八上·柯桥期末)学校开展制作简易浮力秤项目活动。某科学小组的活动过程如下:【项目要求】制作的浮力秤能较为精确的测出物体的质量。【方案设计】小组同学根据要求,设计如下方案:①截去矿泉水瓶的瓶底,在瓶身的圆柱体部分标注刻度,并将秤盘粘于瓶上。②确定零刻度线。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使瓶身竖直浮于水中,调整石块的质量,使秤盘上未放置物体时,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③将待测物体置于秤盘上,读出液面对应刻度值即为物体质量。【项目测试】根据上述方案,同学们制作了如图所示浮力秤。(1)图中所示的矿泉水瓶的底面积为20cm2,最大的有效高度为6cm,则刻度“6”右侧标注的质量值应为 克。(2)在方案设计步骤②中,通过调整石块的质量来使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操作过于复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评价优化】下表是简易浮力秤项目的评价量表。简易浮力秤项目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没有刻度指标二 最大量程超过200 克 最大量程在100-200 克 最大量程小于 100克小组同学标注刻度线时,将指标一评为优秀,你是否赞同该划分方法并说明理由 。(4)小组同学想把指标二也评为优秀,可以做哪些优化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120(2)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或水等密度均匀的物质,通过调整装入物质的量来使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3)赞同,因为浮力秤漂浮时,水的密度和S是定值,h与m总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4)增大矿泉水瓶的底面积【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用于计算浮力大小以及分析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等因素的关系,在本题中用于计算浮力秤排开水的重力、确定物体质量与排开水体积的关系等。2、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秤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漂浮状态,依据此条件来分析浮力与物体总重力的关系,进而通过浮力变化确定物体质量。3、密度公式:在本题中用于计算排开水的质量等,通过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求出排开水的质量,从而得出物体质量。【解答】 (1)由题意得:V排=Sh=20cm2×6cm=120cm3=1.2×10-4cm3,所以矿泉水瓶达到刻度“6”处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V排g=1.0×103 kg/m3×1.2×10-4cm3×10N/kg=1.2N因为秤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可得:F浮=G物=m物g,(2)可以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或水等密度均匀的物质,通过调整装入物质的量来使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这样操作相对简单。(3)因为浮力秤漂浮时,水的密度和S是定值,h与m总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4)可以增大矿泉水瓶的底面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能测量的物体质量就越大,从而增大最大量程。27.(2025八上·柯桥期末)制作卤水熟食时,盐度值(溶质质量分数)保持在1.5%~1.6%,卤肉口感较好,符合浙江人的口味。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简易盐度计活动,过程如下:【查阅资料】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它们的关系如表所示: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质量分数变化表质量分数(%) 0.9 1.5 4.1 7.9 10.3 15.7 20.5 23.9 26.5电阻(Ω) 193.6 105.4 44.8 25.0 19.4 13.0 10.0 8.6 8.0【设计思维】(1)制作盐度计运用了“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是 ;(2)【制作调试】如图所示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电极a、b分别固定在烧杯内壁两侧,烧杯内倒满盐水。R0是阻值为4Ω 的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为6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小组同学测试产品时,将盐度计放入蒸馏水中,电压表示数为 。(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压表能否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4)【优化反思】小组同学用同一装置测量卤水盐度值时,电压表示数精确度不佳,请结合实验电路,提出合理的建议改进实验装置: ;(5)科学实验特别强调控制变量法,本活动中也有类似操作,请举例一项 。【答案】(1)转换法(2)0(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中,由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质量分数变化表可知,质量分数为26.5%的食盐溶液电阻为8Ω,则R总=4Ω+8Ω=12Ω,则电路中的电流,则R0两端电压为 0.5A×4Ω=2V,2V在电压表量程(0-3V)范围内,所以该电压表能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4)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5)使用相同规格的电极 a、b,固定在相同规格的烧杯内壁两侧,且每次测试时烧杯内都倒满溶液。【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分析制作盐度计所运用的“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这种思维方法的本质,确定其所属类型;(2)根据蒸馏水的性质,判断其导电能力,进而分析电路中的电阻情况,依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示数;(3)先根据溶解度计算出20℃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再结合资料中电阻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判断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依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示数,与电压表量程对比,确定能否测出;(4)从提高电压表示数精确度的角度出发,结合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的原理,思考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5)依据控制变量法的定义,分析本活动中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实验的操作实例。【解答】 (1)制作盐度计运用了“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是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在制作盐度计过程中,把难以直接测量的溶液质量分数转换为容易测量的电压大小来反映,符合转换法的特征;(2)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其电阻极大,相当于开路,此时电路中电流几乎为0,根据欧姆定律(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R0两端电压UR0=IR0≈0,则电压表示数为0V;(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中,由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质量分数变化表可知,质量分数为26.5%的食盐溶液电阻为8Ω,则R总=4Ω+8Ω=12Ω,则电路中的电流,则R0两端电压为 0.5A×4Ω=2V,2V在电压表量程(0-3V)范围内,所以该电压表能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4)用同一装置测量卤水盐度值时,电压表示数精确度不佳,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在测量不同盐度的卤水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使电压表示数处于电压表量程内且尽量使读数变化明显,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5)本活动中控制变量法的操作示例是在测试盐度计不同浓度溶液时,使用相同规格的电极 a、b,固定在相同规格的烧杯内壁两侧,且每次测试时烧杯内都倒满溶液,这样保证了除溶液浓度(研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可能影响盐度计测量结果的因素(如电极规格、烧杯大小、溶液体积等)都相同,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