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5五上·靖江期末)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水流2.(2025五上·靖江期末)云和雾是什么形态的水?A.固态 B.液态 C.气态3.(2025五上·靖江期末)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面有关保护大脑的正确做法是?A.不吃早饭 B.熬夜 C.保持愉快的心情4.(2025五上·靖江期末)玄武岩属于哪一种岩石?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5.(2025五上·靖江期末)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A.铜 B.木头 C.铝6.(2025五上·靖江期末)走马灯能转动的科学原理是?A.空气的热对流 B.热辐射 C.水的热对流7.(2025五上·靖江期末)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几大板块?A.三大板块 B.六大板块 C.九大板块8.(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势低、地表起伏小的地形是?A.盆地 B.高原 C.平原9.(2025五上·靖江期末)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是雄伟、高大的山系,它的形成是由于?A.板块的漂移 B.板块的碰撞 C.板块的分离1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孔成像”。它所成的像是?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倾斜的像11.(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语“凿壁偷光”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 )12.(2025五上·靖江期末)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 )13.(2025五上·靖江期末)我们可以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14.(2025五上·靖江期末)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15.(2025五上·靖江期末)简易太阳灶是应用热辐射的原理工作的。 ( )16.(2025五上·靖江期末)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 )17.(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 ( )18.(2025五上·靖江期末)人体每一个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都是一样的。 ( )19.(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人脑的质量约为1400克。 ( )2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21.(2025五上·靖江期末)请你解释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22.(2025五上·靖江期末)潜望镜能够让我们在不被暴露的情况下观察各种物体,比如潜艇之所以能够在海底观察海面的情况,就是利用了潜望镜。请你画出潜望镜的示意图,并写一写它的工作原理。潜望镜示意图: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B【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错动等,使得地壳岩石发生破裂和位移,从而引发地震。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等物质通过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现象。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岩浆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岩浆就会喷出地表。2.【答案】A,B【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云和雾是由大量微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这些小水滴直径非常小,悬浮在大气中,看起来呈现出云雾状。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像我们常见的液态水那样具有明显的流动性,但本质上是由液态的小水滴组成的,所以云和雾属于液态的水,B选项正确。3.【答案】C【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大脑的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大脑分泌一些有益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这些神经递质对大脑的正常功能和神经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再生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愉快的心情还能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C选项正确。4.【答案】B【知识点】地壳的组成【解析】【分析】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当岩浆喷出地表(火山喷发)时,迅速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型岩浆岩;当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凝固时则形成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在地表的低温环境下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所以玄武岩属于岩浆岩,B选项正确。5.【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木头是由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组成,其内部结构存在大量的孔隙和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些孔隙和空气阻碍了热量的传递,使得木头的导热性能较差,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我们会用木头制作锅柄等,就是利用了它导热性差,不容易烫手的特点,所以B选项正确。6.【答案】A【知识点】对流【解析】【分析】走马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空气的热对流。走马灯内有蜡烛等热源,点燃蜡烛后,蜡烛燃烧使周围空气受热,热空气密度变小而上升,冷空气密度大则会下降来补充,形成空气的对流。走马灯顶部装有叶轮,上升的热空气推动叶轮转动,而叶轮又与灯内的纸人、纸马等相连,从而带动它们一起转动,呈现出 “走马” 的效果,所以空气的热对流是走马灯能转动的科学原理,A选项正确。7.【答案】B【知识点】地壳的运动【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8.【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平原是地势较低(一般海拔在 200 米以下),地表起伏很小、较为平坦的广阔区域。平原的形成往往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等,使得地面较为平坦,符合 “地势低、地表起伏小” 的地形特征 ,C选项正确。9.【答案】A,B【知识点】地壳的运动【解析】【分析】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大约在几千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两个板块的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地壳物质发生变形、褶皱和隆起,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 喜马拉雅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碰撞挤压作用仍在持续,使得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10.【答案】B【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物体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照射到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照射到光屏的上部;物体左右两边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也会在光屏上呈现出左右相反的位置关系。这样就使得物体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呈现出倒立的状态,与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都是相反的。11.【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在 “凿壁偷光” 这个情境中,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隔壁的光通过这个小孔直线传播进入到匡衡所在的房间,使得匡衡能够利用这束光来读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可以通过小孔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而不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这与 “凿壁偷光” 的原理不符。12.【答案】正确【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当盐溶解在冰表面的少量水中时,会发生溶解吸热现象。盐溶解于水是一个吸热过程,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得冰和盐混合体系的温度进一步降低。13.【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我们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反射,而不是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镜子是一种光滑的平面,光线会按照反射定律被反射回来。我们的身体反射的光线射向镜子,经镜子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大脑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和角度等信息,就感觉到这些光线是从镜子后面的某个位置射来的,从而形成了一个与我们自身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的虚像。14.【答案】错误【知识点】棱镜【解析】【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等量的红光和绿光混合会产生黄光;等量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会产生白光。这是基于人眼对光的感知原理,人眼中的视锥细胞对这三种颜色的光最为敏感。15.【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的方式。简易太阳灶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来聚集能量,而不是基于热辐射的原理来实现对物体的加热。16.【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会喷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岩浆所到之处会烧毁森林、房屋、道路等一切遇到的物体;火山灰会影响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大量火山灰沉积会掩埋农田、建筑,导致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等。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能使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7.【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波在密度较大、弹性较好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密度较小、弹性较差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慢。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为液体和气体无法承受剪切应力。18.【答案】错误【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部位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存在差异。19.【答案】正确【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成人脑的质量大约在1300 - 1500克之间,平均约为1400 克 。当然,脑的质量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这个范围左右。20.【答案】正确【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云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虽然云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形成降水需要云内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充足的水汽供应、云内有足够的上升气流使得水汽不断凝结增长,并且云滴或冰晶要能够增长到足够大,克服空气的浮力和阻力降落到地面,才能形成降水。21.【答案】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聚在一起漂浮在接近地表处,就形成了雾【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主要与水汽、冷却和凝结核这几个关键因素有关。在靠近地表的大气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来源。江河湖海等水域表面的水会不断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释放水汽,这些水汽进入大气中,使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在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明显,使得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或者当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也会因热量传递而降温。当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其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状态。22.【答案】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在潜望镜的镜筒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一块与水平方向成 45° 角的平面镜。当光线从外界物体射向潜望镜时,先照射到上方的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会被上方的平面镜反射,改变传播方向向下传播。1 / 1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5五上·靖江期末)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水流【答案】A,B【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错动等,使得地壳岩石发生破裂和位移,从而引发地震。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等物质通过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现象。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岩浆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岩浆就会喷出地表。2.(2025五上·靖江期末)云和雾是什么形态的水?A.固态 B.液态 C.气态【答案】A,B【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云和雾是由大量微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这些小水滴直径非常小,悬浮在大气中,看起来呈现出云雾状。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像我们常见的液态水那样具有明显的流动性,但本质上是由液态的小水滴组成的,所以云和雾属于液态的水,B选项正确。3.(2025五上·靖江期末)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面有关保护大脑的正确做法是?A.不吃早饭 B.熬夜 C.保持愉快的心情【答案】C【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大脑的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大脑分泌一些有益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这些神经递质对大脑的正常功能和神经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再生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愉快的心情还能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C选项正确。4.(2025五上·靖江期末)玄武岩属于哪一种岩石?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答案】B【知识点】地壳的组成【解析】【分析】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当岩浆喷出地表(火山喷发)时,迅速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型岩浆岩;当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凝固时则形成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在地表的低温环境下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所以玄武岩属于岩浆岩,B选项正确。5.(2025五上·靖江期末)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A.铜 B.木头 C.铝【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木头是由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组成,其内部结构存在大量的孔隙和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些孔隙和空气阻碍了热量的传递,使得木头的导热性能较差,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我们会用木头制作锅柄等,就是利用了它导热性差,不容易烫手的特点,所以B选项正确。6.(2025五上·靖江期末)走马灯能转动的科学原理是?A.空气的热对流 B.热辐射 C.水的热对流【答案】A【知识点】对流【解析】【分析】走马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空气的热对流。走马灯内有蜡烛等热源,点燃蜡烛后,蜡烛燃烧使周围空气受热,热空气密度变小而上升,冷空气密度大则会下降来补充,形成空气的对流。走马灯顶部装有叶轮,上升的热空气推动叶轮转动,而叶轮又与灯内的纸人、纸马等相连,从而带动它们一起转动,呈现出 “走马” 的效果,所以空气的热对流是走马灯能转动的科学原理,A选项正确。7.(2025五上·靖江期末)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几大板块?A.三大板块 B.六大板块 C.九大板块【答案】B【知识点】地壳的运动【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8.(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势低、地表起伏小的地形是?A.盆地 B.高原 C.平原【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平原是地势较低(一般海拔在 200 米以下),地表起伏很小、较为平坦的广阔区域。平原的形成往往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等,使得地面较为平坦,符合 “地势低、地表起伏小” 的地形特征 ,C选项正确。9.(2025五上·靖江期末)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是雄伟、高大的山系,它的形成是由于?A.板块的漂移 B.板块的碰撞 C.板块的分离【答案】A,B【知识点】地壳的运动【解析】【分析】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大约在几千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两个板块的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地壳物质发生变形、褶皱和隆起,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 喜马拉雅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碰撞挤压作用仍在持续,使得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1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孔成像”。它所成的像是?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倾斜的像【答案】B【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物体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照射到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照射到光屏的上部;物体左右两边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也会在光屏上呈现出左右相反的位置关系。这样就使得物体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呈现出倒立的状态,与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都是相反的。11.(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语“凿壁偷光”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 )【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在 “凿壁偷光” 这个情境中,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隔壁的光通过这个小孔直线传播进入到匡衡所在的房间,使得匡衡能够利用这束光来读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可以通过小孔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而不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这与 “凿壁偷光” 的原理不符。12.(2025五上·靖江期末)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 )【答案】正确【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在做人造霜的实验中,加盐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获得更冷的环境。 当盐溶解在冰表面的少量水中时,会发生溶解吸热现象。盐溶解于水是一个吸热过程,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得冰和盐混合体系的温度进一步降低。13.(2025五上·靖江期末)我们可以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我们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因为光的反射,而不是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镜子是一种光滑的平面,光线会按照反射定律被反射回来。我们的身体反射的光线射向镜子,经镜子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大脑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和角度等信息,就感觉到这些光线是从镜子后面的某个位置射来的,从而形成了一个与我们自身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的虚像。14.(2025五上·靖江期末)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答案】错误【知识点】棱镜【解析】【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等量的红光和绿光混合会产生黄光;等量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会产生白光。这是基于人眼对光的感知原理,人眼中的视锥细胞对这三种颜色的光最为敏感。15.(2025五上·靖江期末)简易太阳灶是应用热辐射的原理工作的。 ( )【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的方式。简易太阳灶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来聚集能量,而不是基于热辐射的原理来实现对物体的加热。16.(2025五上·靖江期末)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 )【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会喷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岩浆所到之处会烧毁森林、房屋、道路等一切遇到的物体;火山灰会影响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大量火山灰沉积会掩埋农田、建筑,导致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等。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能使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7.(2025五上·靖江期末)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 ( )【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波在密度较大、弹性较好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密度较小、弹性较差的岩石中传播速度较慢。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为液体和气体无法承受剪切应力。18.(2025五上·靖江期末)人体每一个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部位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存在差异。19.(2025五上·靖江期末)成人脑的质量约为1400克。 ( )【答案】正确【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成人脑的质量大约在1300 - 1500克之间,平均约为1400 克 。当然,脑的质量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这个范围左右。20.(2025五上·靖江期末)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答案】正确【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云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虽然云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形成降水需要云内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充足的水汽供应、云内有足够的上升气流使得水汽不断凝结增长,并且云滴或冰晶要能够增长到足够大,克服空气的浮力和阻力降落到地面,才能形成降水。21.(2025五上·靖江期末)请你解释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聚在一起漂浮在接近地表处,就形成了雾【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主要与水汽、冷却和凝结核这几个关键因素有关。在靠近地表的大气中,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来源。江河湖海等水域表面的水会不断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释放水汽,这些水汽进入大气中,使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在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明显,使得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或者当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也会因热量传递而降温。当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其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状态。22.(2025五上·靖江期末)潜望镜能够让我们在不被暴露的情况下观察各种物体,比如潜艇之所以能够在海底观察海面的情况,就是利用了潜望镜。请你画出潜望镜的示意图,并写一写它的工作原理。潜望镜示意图: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答案】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在潜望镜的镜筒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一块与水平方向成 45° 角的平面镜。当光线从外界物体射向潜望镜时,先照射到上方的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会被上方的平面镜反射,改变传播方向向下传播。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