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当时战场出现了有利于德军的风向,德军打开了早已在前沿阵地屯集的装满氯气的钢瓶,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被每秒2~3米的微风吹向英法联军阵地。面对扑面而来的刺鼻的怪味,英法守军一阵大乱,阵线迅速崩溃。部分士兵用湿毛巾捂住嘴巴,他们逃往地势更高的地方,最终幸免于难。这次攻击,英法守军共中毒15000人,5000多人死亡,德军亦有数千人中毒和死亡。 这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战争的史册。 1.氯气为什么可以作为生化武器? 2.为什么湿毛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氯气中毒? 3.为什么要逃往地势更高的地方呢? 4.这其中包含了氯气的哪些性质呢? 新课导入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 熔、沸点 溶解性 有无毒性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密度大 较低(易液化) 在水中溶解度不大(1:2) 1.物理性质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讲 闻气体的方法 有毒 1.Cl2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 )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能溶于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B 解析:将氯气通入到田鼠洞中起灭鼠作用,一方面是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大得多,可沉在洞底,另一方面是氯气有毒。 课堂练习 结构决定性质 Cl Cl- 得 e- 氯原子 氯离子 得到一个电子 2 8 7 2 8 8 易得电子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讲 2.氯原子的结构 + 17 + 17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钠 铁 铜 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2Na+Cl2 === 2NaCl △ 产生棕褐色的烟,溶于水得棕黄色溶液 产生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稀释后呈蓝色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讲 3.化学性质 — 与金属反应 2Fe+3Cl2 === 2FeCl3 △ Cu+Cl2 === CuCl2 △ 【实验2-7】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H2 + Cl2=== 2HCl 点燃 H2 + Cl2 === 2HCl 光照 现象:爆炸。 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 雾——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 一、氯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3.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 2.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 FeCl3 B. CuCl2 C. AlCl3 D. FeCl2 解析:因Cl2化学性质很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Fe元素有+2价、+3价,Cu元素有+1价、+2价,Al元素只有+3价,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所以选D。 D 课堂练习 Cl2+2FeCl2===2FeCl3 Cl2+2KI===I2+2KCl Cl2+SO2+2H2O===H2SO4+2HCl 如与Fe2+、SO2、I-等反应 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知识精讲 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余氯的气味。 Cl2 + H2O HCl + HClO 氯水: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Cl2,Cl2能溶于水,溶于水中的部分Cl2与水反应。 次氯酸 请将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Cl2 + H2O H+ +Cl- +HClO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讲 3.化学性质 — 与水反应 向分别装有干燥红色布条和湿润红色布条的试剂瓶中通入氯气,观察现象 一、氯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2-8】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色布条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有色布条 . 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 . 褪色 不褪色 HClO 一、氯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2-8】 次氯酸的性质: HClO 弱酸性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 比碳酸的酸性弱 光照 2HClO ==== 2HCl+O2↑ 实验室中氯水需现用现配,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有漂白性(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 有杀菌、消毒作用 酸性:H2CO3 >HClO> HCO3?? ? 一、氯气的性质 归纳总结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氯水 分类 成分 性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分子: 离子: Cl2 ,HClO,H2O H+,OH-,Cl-,ClO- 分子:H2O 离子:H+,OH-,Cl- 新制 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 浅黄绿色,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分解 久置 只有Cl2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无色,只有酸性(稀盐酸混合物) 归纳总结 新制氯水具有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④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新制氯水中起作用的成分不同。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归纳总结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原理,推测氯气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若反应,其产物是什么? 2NaOH+Cl2=NaClO+NaCl+H2O 有效成分:NaClO 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漂白粉、漂粉精 漂白液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解 3.化学性质 — 与碱反应 有效成分:Ca(ClO)2 (石灰乳)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 氯气+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水 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 工业 Ca(ClO)2+2HCl===CaCl2+2HClO 漂白原理: (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 氯水、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作用都是因反应生成HClO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解 3.化学性质—与碱反应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 HClO 为什么不直接用次氯酸作漂白剂? 次氯酸不稳定,次氯酸盐较稳定。 怎样保存漂白粉? 密封,保存于干燥处。 2 HClO 2 HCl + O2↑ 光照 一、氯气的性质 知识精解 失效原理: 名称 原理 实质 程度 范围 过氧化钠 氯 水 将有色的色素氧化为稳定的无色物质 氯水中的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 永久性 永久性 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 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活性炭 吸附有色 色素 物理吸附 知识拓展 常见几种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氯气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 盐酸 有机溶剂 农药 药品 染料 二、氯气的用途 知识精解 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B 课后小练 解析:A项,新制氯水的成分有Cl2、H2O、HClO、Cl-、H+等粒子,错误;C项,光照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HClO 2HCl+O2↑,故产生的气体为O2,错误;D项,放置数天后HClO分解为HCl,酸性增强,错误。 2.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有Cl2 B.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含H+ C.将K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 D.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O2 D 解析:A项,新制氯水中因含HClO而具有漂白性,Cl2没有漂白性;B项,氯水中含有HCl,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C项,氯水中的HCl与KHCO3反应产生CO2;D项,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发生分解反应产生O2。 课后小练 3.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是混合物;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是混合物。 B 课后小练 4. 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充分反应,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解析: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是因为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充分反应,生成较多量的HClO。 C 课后小练 1.氯气的物理性质: 2.氯气与单质的反应: 3.氯气与水的反应: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易液化,密度大于空气 4.氯水的性质:酸性、漂白性、强氧化性 归纳总结 Cl2 + H2O HCl + HClO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