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23: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
专题23: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固体为锌和银
B.b点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c点溶液为无色
D.d点固体为银和铜
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C.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炼铁原理是将单质铁转化为氧化铁
C.铁在纯氧中燃烧得到Fe3O4
D.生铁除去大部分碳后得到的钢是纯净物
4.关于金属及其合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B.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活中买量使用银作导线
C.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会熔化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水浇灭
D.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受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
6.如图,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属杠杆中央且可随杠杆左右转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此时杠杆平衡,再将铁球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忽略铁球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金属制作滑片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B.左边溶液中有气泡生成
C.小灯泡L会逐渐变暗
D.两侧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7.2023年5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迎来商业首飞。C919还大范围采用国产铝合金、铝锂合金、钛合金及钢等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小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C.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钢的性能优良,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比较、、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分离和粉末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 溶于水、过滤
C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 加盐酸
D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或盐酸
A.A B.B C.C D.D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丝浸入溶液前需要先用砂纸打磨
B.将甲中铝丝改为铜丝,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将乙中铝丝改为银丝,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反应一段时间后,甲、乙中铝丝表面均有固体析出
12.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铁、锌均有可能剩余
B.曲线②表示锌粉与稀盐酸的反应
C.a、b、c、d 四处溶液中都含有两种溶质
D.对比 c、d 两点,能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二、综合题
13.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
(2)《天工开物》记载的“炒钢”是靠鼓风并不断搅拌熔化的生铁使其成钢。“炒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    元素的含量。
(3)《吕氏春秋·别类篇》记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表明铜锡合金的硬度比纯铜    (选填“大”或“小”)。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度分析其原因是    。
(5)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可化为铜”(胆矾为硫酸铜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
(2)小明用三种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了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请你帮他一起完成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3)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C段密闭容器中压强显著增大的原因是   。
15.空气中的氧气在细菌的作用下将辉铜矿中的硫化亚铜(Cu2S)转化成硫化铜(CuS),再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是“生物炼铜”的重要环节,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硫化铜在水中可以产生极少量的硫离子(符号是   ),其结构示意图为 ,则一个硫原子中含有   个电子;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后的操作是   .
16.现有一批由铜锌合金制成的弹壳,已生锈,弹壳上生锈部分的主要成分是,现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实验室进行操作Ⅰ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前要将废弃弹壳粉碎,其目的是   。
(3)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4)固体B的成分是   。
(5)最终回收到的锌的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废弃弹壳中锌元素的质量。
17.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并得到硫酸铜溶液,某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铝是活泼金属,电子产品中的铝件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2)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写出所得贵重金属中任意一种的化学式: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8.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
(1)小明的猜想是M>Al>Cu:小红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
【设计与实验一】取M丝、铜丝、铝丝放入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的①、②、③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操作 M丝插入 试管①中 铜丝插入 试管②中 铝丝插入 试管③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 现象 有少量气 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铜、铝的金 属活动性顺序是: Al>M>Cu
几分钟后 的现象 有少量气 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 泡产生
【交流与表达】
(2)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的原因:   。
【设计与实验二】同学们继续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3)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与表达】
(5)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   进行判断。
19.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生铁合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究到底是含有硅还是铝。
【查阅资料】
①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②铝与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铁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
20.【科学探究】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生命之源一水”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了解自然界的水
【咨询交流】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有些地方水质“硬”是由于水中含有较多   (填离子符号)。
(2)任务二:制取蒸馏水
【模拟绘图】图1是同学们参观后水厂后绘制的蒸馏水制取示意图。
【小组交流】从天然水净化为蒸馏水的过程中方框B表示   。吸附过程中可用到的物质是   。
(3)任务三:探究水的电解
【进行实验】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小组利用图2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温度(℃)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氢气的体积(mL) 氧气的体积(mL) 电解时间(s)
A 20 2 20 9.8 54.0
B 20 5 20 9.8 36.2
C 30 2 20 9.6 46.2
D 30 5 20 9.7 35.4
【实验结论】加快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点)。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任务四:保护水资源
生活和生产中的污水处理后方可排放,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还原物质,其结果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以Fe/(mg·L)计算)的最佳范围约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C
2.A
3.C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错误;
B、炼铁原理是利用还原剂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故错误;
C、铁在纯氧中燃烧得到黑色固体Fe3O4,故正确;
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答案为:C。
A、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分析;
B、根据炼铁的原理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D、根据钢是铁的合金,以及混合物的定义分析。
4.A
A、合金的抗锈蚀性能一般高于纯金属,因此不锈钢的抗锈蚀性能比纯铁的好,故A选项正确;
B、决定物质用途的不仅有物质的性质,还需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等因素,银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是银的价格较昂贵,所以生活中并不会用银做导线,而是选择价格便宜的铜,故B选项错误;
C、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是铜在空气中易生锈,因此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C选项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是高温条件下不会融化,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A、根据合金的抗锈蚀性能一般高于纯金属进行分析;
B、根据决定物质用途的不仅有物质的性质,还需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等因素进行分析;
C、根据铜在空气中易生锈进行分析;
D、根据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5.B
A、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不符合题意;
B、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应用锅盖盖灭,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不符合题意;
D、铝比铁活泼,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受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锈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会加速铁的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B、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和汽油的溶解作用分析;
C、根据油密度小于水呈液态分析;
D、根据铝常温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铝膜分析。
6.C
A、用金属制作滑片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左边溶液中有气泡生成,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左边铁与稀硫酸不断反应,铁的质量减小,右边置换出的铜附着在铁上,因此铁的质量会增大,金属滑片就向右移动,R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灯泡变亮, 小灯泡L会逐渐变暗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因此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金属具有导电性来解答;
B、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产生氢气和盐来解答;
C、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排在前边的金属能置换出排在后边的金属,且金属越活泼越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产生盐和金属,并根据置换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来判断杠杆哪一边的轻重,以及滑片的滑动来改变电阻,判断电流的大小来确定灯的亮度来解答;
D、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来判断左边烧杯里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右边烧杯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置换反应来解答。
7.B
8.A
A、实验只证明了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没有验证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符合题意;
B、将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可证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将铜入入硝酸银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可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可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C、左侧试管中的铁钉既接触水分,也能够接触空气,一段时间后,铁钉发生锈蚀,中间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够接触水分,不发生锈蚀,右侧试管中的铁钉只接触干燥的空气,不发生锈蚀,则左侧试管与中间试管中的铁钉相比,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氧气,左侧试管与右侧试管中的铁钉相比,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不符合题意;
D、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结束后通过烧杯内水补充装置内减少的氧气体积,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
B、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可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C、根据三个试管中的条件及现象分析;
D、根据利用燃烧法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分析。
9.B
10.B
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锌能与稀盐酸反应,铜、金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加盐酸不能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C
12.D
13.(1)铁或 Fe
(2)碳/C
(3)大
(4)常温下,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的进行
(5)
(1)我国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2)“炒钢”是靠鼓风并不断搅拌熔化的生铁使其成钢。“炒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含碳量,反应实质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合金的特性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机械性能好。故铜锡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其原因是常温下,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和氧气的进一步反应的进行。
(5)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根据金属之最,铁是年产量最高来解答;
(2)根据炼钢的实质是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使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来解答;
(3)根据合金的特性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机械性能好来解答;
(4)根据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和氧的进一步反应来解答;
(5)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14.(1)
(2)将铝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但银表面无明显现象;铝>铜>银
(3);反应产生气体,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15.(1)S2﹣;16
(2)化合反应
(3)Fe+CuSO4═FeSO4+Cu
(4)过滤
解:(1)由S2﹣的结构示意图为 ,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则一个硫原子中含有:2+8+8﹣2=16个电子.(2)反应②是硫化铜与氧气在细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硫酸铜,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3)由物质的转化可知,反应④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4)反应④后的操作是将固液分开,操作是过滤.
故答案为:(1)S2﹣,16;(2)化合反应;(3)Fe+CuSO4═FeSO4+Cu;(4)过滤.
(1)根据S2﹣是由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②是硫化铜与氧气在细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硫酸铜,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硫酸铜与铁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16.(1)引流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3)(或)
(4)锌、铜(或)
(5)大于
(1)操作Ⅰ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化学反应速率与接触面积有关,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前要将废弃弹壳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废弃弹壳加入过量稀硫酸,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过滤得溶液A,A中溶质为硫酸、硫酸锌、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锌,锌能与硫酸和硫酸铜反应,步骤二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 。
(4)加入过量的锌,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固体B有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锌。
(5)因反应过程中加入的锌最后转化成了锌,所以最终回收的锌的质量大于废弃弹壳中锌元素的质量。
(1)根据过滤原理及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接触面积有关分析;
(3)根据锌能与硫酸、硫酸铜发生反应分析;
(4)根据所加锌的用量及反应过程中生成铜分析;
(5)根据反应过程中生成了锌分析。
17.(1)铝与空气中的O2反应,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2)过滤;Au
(3)2Al+3H2SO4=Al2(SO4)3+3H2↑;置换反应
(4)2Cu+O2+2H2SO42CuSO4+2H2O
(1)铝是活泼金属,电子产品中的铝件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
(2)经过“操作”后得到了滤液和金属混合物,则是过滤;根据流程图,反应②后得到的是金和铂,化学式为:Au(或Pt)。
(3)①中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根据流程提供的信息:铜和氧气、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水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H2SO42CuSO4+2H2O。
(1)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阻碍铝与氧的进一步氧化来解答;
(2)根据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来解答;
(3)根据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来解答;
(4)根据铜、氧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来解答。
(1)铝是活泼金属,电子产品中的铝件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
(2)经过“操作”后得到了滤液和金属混合物,则是过滤;根据流程图,反应②后得到的是金和铂,化学式为:Au(或Pt);
(3)①中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根据流程提供的信息:铜和氧气、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水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H2SO42CuSO4+2H2O。
18.Al>Cu>M;铝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丙;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19.硅;盐酸或稀硫酸;NaOH溶液;一;Fe+2HCl=FeCl2+H2↑;二
20.(1)Ca2+、Mg2+
(2)蒸馏;活性炭
(3)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提高水的温度;水氢气+氧气
(4)18~ 20 mg/L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 Ca2+、Mg2+ ;
(2)除去可溶性物质的方式为蒸馏;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吸附过程中用到的物质是活性炭;
(3)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提高水的温度均能增大电解水的反应速率;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见答案;
(4)根据图示,当投放聚合氯化铁的浓度为 18~ 20 mg/L ,悬浮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去除率最大,故最佳范围约为 18~ 20 mg/L 。
(1)利用硬水的定义分析;
(2)利用除去可溶性物质的方式分析;
利用活性炭的性质分析;
(3)利用图表和控制变量法分析;
利用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分析;
(4)利用图示,找出去除悬浮物质和还原性物质最有效的聚合氯化铁的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