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平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其中,1~15小题,每题2分;16~20小题,每题4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尿素 C. HCO3- D. 乳酸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稳态需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稳态遭到破坏是机体调节作用异常引起的
D. 稳态是细胞外液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3. 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B. 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使产热减少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D. 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有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
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只作用于其他器官或细胞
C. 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D.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后就持续发挥作用
5. 下列关于抗原呈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细胞既可以接受抗原信息又可以呈递抗原
B. 巨噬细胞分解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实现抗原的呈递
C. 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并能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D. 免疫细胞的吞噬、呈递和处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及溶酶体的功能有关
6. 研究表明,受人乳头瘤病毒(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往往下降,使机体更易患子宫颈癌。L1蛋白是HPV衣壳蛋白的主要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接触受HPV侵染的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 受HPV侵染的靶细胞表面HLA下降,会促进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
C. 利用纯化的L1蛋白为基础设计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思路之一
D. 接种HPV疫苗后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在机体被HPV感染后迅速产生抗体
7. 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 将成熟的木瓜与猕猴桃共同密封放置,可加速猕猴桃成熟
C. 稻田施用2,4-D除草是利用了根比茎和芽对生长素更敏感的特点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施用的浓度、时间、部位等
8.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密度
B. 寒流对东亚蝗虫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有关
C. 猞利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D. 马蛔虫可影响马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9. 我国许多农业谚语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述了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 “谷田必须岁易”可避免农作物对土壤中矿质元素过度吸收
D. “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除虫应在其种群数量K/2时
10. 小球藻是单细胞绿藻,大约10h分裂一次。取10mL小球藻转移至100mL的培养液中,放置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球藻种群数量在第2天增长速率最快
B. 小球藻种群数量在第4天趋于环境容纳量
C. 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小球藻的细胞数目
D. 营养不足导致初始阶段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11.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位于重要候鸟迁徙路线上,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越冬。20多年前,曾因人类活动影响,生态一度被破坏,处于濒危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候鸟的迁徙是一种对环境周期性变化的适应性行为
B. 决定该湿地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受损湿地的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濒危鸟类勺嘴鹬的出现与该湿地的生态修复建设、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等有关
12.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首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家公园中生态茶园的结构由食物链、食物网组成
B. 设立国家公园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C. 适当开发生态旅游路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国家公园建立能有效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基因库
13. 在海洋人工生态系统中,设计了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活和繁殖的场所;在海水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为主体的多层次生态养殖模式,牡蛎可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及饲喂鱼类残余的饵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海带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若养殖海带数量过多,则会导致牡蛎的产量下降
C. 饵料投放过多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溶解氧下降
D. 多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提高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
14. 组织水肿与血浆、组织液及淋巴液有密切关系,关于组织水肿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
B.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水分滞留
C. 淋巴管堵塞会导致淋巴液无法正常回流
D. 醛固酮分泌减少引起Na+的重吸收减少
15. 农业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改良土壤,故生态工程倡导“无废弃物农业”的建设。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循环原理,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 “无废弃物农业”倡导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的产生
C. 开发新能源代替煤炭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和减少环境污染
D.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会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对人类发展不利
16. 科学研究发现抑郁症与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不足有关。NE和5-HT可被重摄取或降解。临床上发现某些抗抑郁药能较快提升患者脑中的神经递质含量,但是起效较慢。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NE或5-HT通过作用于突触受体,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产生生理效应
B. 临床上可通过增强NE或5-HT的重吸收或者防止被降解,进而缓解抑郁症
C. 药物对神经递质含量改变快但起效慢的原因可能是相应递质受体敏感性升高
D. 短期的抑郁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心理咨询等好转,避免持续下去形成抑郁症
17.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比较曲线b、c与a可知,赤霉素能促进侧芽生长,且与生长素无关
B. 比较曲线b、e与d可知,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且与生长素有关
C. 比较曲线b、e与c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
D. 结果表明,侧芽生长速度不同与三种激素浓度或比例改变有关
18. 如图为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免疫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物质,③~⑥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信息
B. 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直接为④的激活提供了第二个信号
C. ③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为⑤和⑥
D.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人体可发生上图所示的免疫过程
19. 现有甲和乙两个物种,甲摄食a和c,乙摄食b和c,两者的竞争导致生态位分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的生态位是指它们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
B. 甲、乙的种间竞争导致两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减少
C. 生态位重叠与种间竞争有密切关系,而与种内斗争无关
D. 生态位分化是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自然选择的结果
20. 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分解作用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和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组加入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B. 该实验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对淀粉的分解和利用
C. 应在室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相关物质的检测
D. 加入碘液和加入斐林试剂都可检测淀粉的分解和还原糖的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 尿液产生后储存在膀胱中,当大脑接收到排尿信号时,膀胱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___支配的。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神经兴奋,膀胱缩小,尿液排出。
(2)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___对脊髓进行着调控。儿童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是因为________。脑机接口技术是新兴的科技前沿技术,脑机接口芯片可以记录和解码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信号,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和感知能力。利用脑机接口技术治疗高位截瘫(由脑发出的下行神经中断无法调节脊髓所控制的活动)的原理是________。
(3)“最后公路原则”是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来源的突触联系传来的影响,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该神经元最终表现为兴奋还是抑制,以及其表现程度取决于不同来源的冲动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原则,解释健康成人在公共场合“憋不住”尿的现象是由于________。
2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请回答。
(1)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又能抑制________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多饮、多尿、多食是糖尿病常见症状。多尿的原因主要是原尿的渗透压相对________,导致肾小管、集合管________。
(2)科研人员为探究黄连素对糖尿病的影响,开展下列实验对大鼠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各组大鼠相应指标如下表。
组别 空腹血糖 (mol·L-1) 甘油三酯 (mmol·L-1) 空腹胰岛素 (mU·L-1)
健康大鼠(Ⅰ组) 4.6 2.2 16.1
糖尿病大鼠 生理盐水灌胃(Ⅱ组) 26.0 5.7 22.2
二甲双胍灌胃(Ⅲ组) 17.1 2.6 17.9
黄连素灌胃(Ⅳ组) 20.4 3.0 19.0
注: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
请分析黄连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血糖代谢的影响。
①对照类型一般可分为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施加已知的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和阴性对照(施加已知的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的因素)。该实验的Ⅰ组、Ⅱ组、Ⅲ组的对照类型依次是________。糖尿病大鼠体内胰岛素浓度高,血糖浓度也高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③糖尿病人血糖高但细胞能量供应不足的原因是________。
23. 植物生命活动不仅受到激素的调节,还受到光的影响。请回答。
(1)植物激素作为________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在受到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并将变化的信息最终传导到________(填“细胞质”或“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2)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传导的光信号会影响脱落酸(ABA)的代谢。
①为进一步探究水稻光敏色素对ABA代谢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和无法合成光敏色素的突变体水稻进行实验:测定野生型和突变体内的ABA含量,结果如图,说明光敏色素传导的光信号会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ABA的积累。
②推测光敏色素传导的光信号可能影响了ABA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测定两品种水稻幼苗叶片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X1基因)和合成代谢相关基因(D2基因)的表达水平,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则支持该推测。
③研究人员还发现,外源ABA会抑制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对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据此推测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________(填“削弱”或“增强”)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脱落酸除了抑制种子的萌发,还能________细胞分裂,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________。
(4)除了光,温度、重力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因此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基因调控、激素调节和________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4.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拥有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请回答。
(1)调查公园内分布广泛米楮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调查公园内珍稀的中国鬣羚种群数量时,常采用红外摄像、粪便采集等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相比,这些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两点)。
(2)公园内常绿阔叶林中生活着多种鸟类,其中环颈雉和白鹇主要栖息在草本层,淡色雀鹛和大山雀主要栖息在灌木层,林雕和凤头鹰主要栖息在乔木层。鸟类的这种分层现象与植物为其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
(3)武夷山设立成国家公园后,保护区的面积扩大了1倍多。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写出扩大保护区面积的好处有________(答两点)。
(4)为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该地区开展生态茶园的改造,在茶园中套种其他树种,吸引害虫天敌,实现________防治,同时可减少________,进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茶园的生物多样性
25. 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分析,得出下图所示数据。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注:图中的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
请回答。
(1)下图为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填写相应的能量值_____。
(2)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陆地上肉食性动物多为恒温动物,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比相较于植食动物更高,原因是________。
(3)上图是林德曼对该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________(定性、定量)分析所得结果,他测得单位时间内生产者的生物量数据,该数值是________J/(cm2.a)。该部分能量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未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南平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其中,1~15小题,每题2分;16~20小题,每题4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自主神经系统 ②. 副交感
(2) ①. 大脑皮层 ②. 大脑发育未完善 ③. 在大脑与脊髓间重新建立联系,使大脑恢复对脊髓的控制
(3)来自于脊髓的兴奋会超过来自于大脑的抑制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②. 肝糖原的分解 ③. 较高 ④. 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 ①. 空白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 ②. 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③. 黄连素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脂、血糖,对治疗该类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 ④. 患者体内的葡萄糖难以进入细胞内参与氧化分解(参与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信息 ②. 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 ③. 细胞核
(2) ①. 抑制 ②. 突变体水稻X1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D2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 ③. 削弱
(3) ①. 抑制 ②. 相抗衡(相反)
(4)环境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样方法 ②. 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对被调查动物造成影响小、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等(答两点)
(2) ①. 栖息空间 ②. 食物条件 ③. 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资源和空间)
(3)增加珍稀动植物的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整的生态系统、更好地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
(4) ①. 生物 ②. 农药的使用(化肥的使用)
【25题答案】
【答案】(1) (2) ①. 20.1% ②. 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3) ①. 定量 ②. 293 ③. 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④. 未流入下一营养级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