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习目标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名词解释:工业化是什么?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强国之梦初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一 国民党撤离大陆时掠走277万两黄金,1520万两白银,1537万元美钞。材料二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 1.639亿吨 49% 9.3%棉 130.4万吨 193% 53%钢 135万吨 754% 46.2%煤 6649万吨 105% 7.4%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原油 44万吨 27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形势如何?1、背景农业工业其他产业1952年①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工业生产指标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比较起点:新中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1、背景目的:起止时间:基本任务: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①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1957年底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2、概况重工业轻工业通常指钢铁业、石化业、造船、汽车制造这种需要大型生产设备和大量人力的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 。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例如纺织业、加工业等。工业材料一: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解放前国火车头不能自制,钢轨也大部分从国外输入;汽车公路通车货运客运汽车为数很少,而且都是从国外输入的……完全没有自己的航空业……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材料三:“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思考: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合作探究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尤其是重工业落后;②当时国际局势紧张,中国遭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要加强国防,必须重视重工业建设;③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主要成就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观察《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说一说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成就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识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特点:分布在东北地区,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东北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紧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原因:第4课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根据右图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的结果,及其完成何历史意义。结果:“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3、意义工业化强国之梦有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回忆:在建国后,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它是由哪个机构制定的?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时间:地点:内容: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北京①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合作探究:①这部宪法规定权力属于谁?②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③这部宪法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④根据材料,判断这部宪法的性质。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研读反映人民利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产生组成代表人民行使代表人民行使行使间接直接直接属于第4课反映人民利益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民主化一种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 国 之 梦中 国 梦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工业化民主化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推 动保 障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分享:在学习本课以后,你觉得哪些事件也可以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呢?请你阐释,并说说你的理由。小组推举一名成员进行全班分享。我来书写中国梦活动:小组合作探究1.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一桥”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2.(2021·广西河池·21)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大庆市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 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项适合采用?(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C.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辽宁舰”交接入列活学活用CB3.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 )A.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开展土地改革4.(2021·广西梧州·7)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活学活用CB5.(2021·重庆A卷)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反映我国(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C.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D.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活学活用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