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素养教案第5课 和大家在一起本课内容分析“和大家在一起”作为本单元“我们一起长大”的起始课,是关于同伴交往的内容,这一内容贯穿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学段之中。一年级上册设置了“拉拉手,交朋友”一课,重点是适应新生活,结交新朋友。本册设置的“ 和大家在一起”一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并学习群体交友的基本行为方式。本课教学的核心主题是:乐群。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互动游戏体验,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触,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大家在一起会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课共有三个话题,分别是“在一起真好”“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和“友好相处有办法”。“在一起真好”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由“‘在一起真好’故事会”分享说起,引导学生回忆起和同伴相处时的快乐时光,感知群体生活的乐趣。同学们在一起游戏、比赛、参加表演……这些群体生活的经历都会让学生有愉悦感,所以他们回忆起群体生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心的快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则侧重从如何融入一个群体说起,引发学生思考“要想和大家一起玩,你会怎么做”。在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中,班级中会出现不太稳定的小群体,有的同学非常活跃,在几个小群体中都会有他,但是也有学生只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不容易融入其他群体。在班级内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小群体不接受新成员,或者排斥其他同学的现象,所以在一年级就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乐群意识的培育与习惯的引导。为了避免出现有的学生被排斥或者被欺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就很有必要。一年级的学生社会化发展程度还不高,在与人交往时容易表现出霸道、自私、胆怯、不懂礼貌、不讲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着同伴关系,也影响着自身的成长。“友好相处有办法”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展示了学生在与同伴相处时处理分歧的不同方式。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化程度较低,一旦与同伴交往出现困难,学生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本话题下,一是鼓励学生用文明语言和行为与同伴相处;二是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友好交友的小技巧,与人友好相处的好办法等,例如遵守游戏规则,懂得谦让他人,尊重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等。久而久之,学生在实践中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乐群的意识。教学活动准备[学习目标设计]1.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知道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习惯在群体生活中会受到同伴的欢迎。2.通过事例分析、角色扮演、观察交流等方式,分辨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在同伴间受欢迎,树立文明有礼的意识,懂得在交往中尊重、理解他人。3.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体验、交流分享等方式,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在真诚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受结交朋友的乐趣与美好。[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激发学生乐群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2.难点:在单元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学会与小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能够正确处理与小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情境创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第二单元的内容啦!快来找一找,我们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预设:我们一起长大。2.提问:“我们”指的是谁?为什么要“一起长大”?3.学生交流,回答问题。预设1:“我们”指的应该是我和同学们。预设2:“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游戏,所以叫一起长大。预设3:“我们”指的是我和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长大啊。4.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指的是我和所有的同学,我们每天都生活、学习在一起,所以叫一起长大。在群体中如何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呢?怎样融入群体生活中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彤彤小朋友一起走进集体生活, 让我们带着这个学习任务开启第二单元的学习之旅吧!设计意图通过单元主题直接链接单元任务。通过交流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并搭建认知阶梯,过渡到群体的学习之中。活动一 大家一起欢乐多[情境创设]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找朋友》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吧!2.播放歌曲《找朋友》,邀请同学们一起唱,一起做游戏。出示歌词:找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游戏规则:相邻两组同学面对面边唱歌边做动作,利用音乐间奏时间, 一组同学原地不动,另一组同学自由移动,随机换组游戏。3.师:从刚刚的游戏中,我看到每一个同学脸 上都洋溢着笑容,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高兴?预设1:我听到音乐响起,心情就特别好,所以我就高兴地进入游戏。预设2:我找到的第一个朋友一直对我笑, 我被他的好心情感染了。预设3:下课的时候我们刚刚一起玩,上课的时候又做游戏,我太开心了。预设4:看到朋友对我又敬礼又握手的,我十分开心。4.师:无论是“敬礼”还是“握手”,都表达了对朋友的友好,一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是每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的,友好地融入、有礼待人才是交朋友的第一步。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经验一起玩《找朋友》 的唱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与人相处时首先要做到有礼貌。[学习活动]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在一起真好'故事会”。谁能说说你在玩什么的时候最开心?你是和谁一起玩的?周末的时候,我经常和( )一起玩,我的心情是 下课的时候,我和( )经常在一起( ),我的心情是 大课间的时候,我经常和( )在一起( ), 我的心情是设计意图这个“‘在一起真好'的故事会”现在通过激发学生已有经验,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理性认识到群体生活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2.学生回答。预设1:周末,我和邻居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时候最开心。预设2:我和同学林林一起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最开心。预设3:大课间,我和岚岚他们在小操场一起玩《跳格子》游戏的时候最开心。预设4:我和篮球队的同学一起打篮球的时候最快乐,虽然流着汗,但是心里特别高兴。3.师:如果这些游戏或是活动让你一个人玩,你还会这么开心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预设1:我肯定会不开心的,因为一个人太没有意思了。预设2:我也不愿意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待着很无聊。预设3:有些游戏一个人没有办法玩啊,所以必须找个朋友一起玩,要不然多没劲儿啊。预设4: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孤独,好想找个人陪我一起玩啊,太寂寞了。5.总结:是啊,每个人都希望有朋友在身边,这样不仅可以排解我们的寂寞,还可以分享快乐呢!大家一起游戏、活动,才有生活的乐趣,所以说“大家一起欢乐多”。彤彤说,她也赞同你们的说法呢![课堂评价]1.能够从生活经验出发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激活生活经验,在不同经验的对比中感受到群体生活的乐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设计意图根据这个年龄段小朋友们热心助人的特点,为他们设计一个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他人分享自己的办法、不仅体现了热心助人的品质,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融入群体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导自己的生活。活动二 融入集体有方法[情境创设]1.师:课间休息,你们在一起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玩捉迷藏的,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看,这是不是你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2.播放视频:学生课间游戏片段。3.在小伙伴的身边,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开心、快乐,但是形彤遇到了一些困难,你们愿意帮帮她吗?预设:愿意。4.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伸出援手去帮帮彤彤吧![学习活动]1.出示视频:同学们好!看到大家都在操场上游戏,笑得那么开心,玩得那么尽兴,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中,但是我胆子小,不敢说出我的想法,只能一个人在边上默默地看着,我好想和你们一起游戏啊!我该怎么办呢?2.提问:同学们,彤彤小朋友向咱们求助了,我们应该怎么帮帮她呢?你们都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一演吧。3.角色分配:角色1——彤彤;角色2——长辈 (或其他家人);角色3——我:角色4——一群小伙伴。提示:请根据剧情,自行选择角色人物,根据角色需要,思考每一个角色会怎么说,怎么做。(1)主动打招呼预设:周末,彤彤去奶奶家里玩,正在无聊发呆呢,透过阳台的窗户,彤彤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楼下玩《跳格子》游戏,他们一边猜拳一边玩, 笑得可开心了。彤彤特别想加入,但是又觉得自己不认识他们,不好意思说。于是彤彤把想法告诉了奶奶,奶奶鼓励彤彤,有想法就要说出来,说不定他们愿意和你一起玩呢!彤彤觉得可以试试看!(2)请求有礼貌预设:刚才视频中彤彤小朋友迫切想加入游戏中,我觉得她应该自己主动和大家说。当然在请求加入游戏的时候声音可以大一些, 让大家听清楚,说话语气不要那么凶,要有礼貌。我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就希望有新的伙伴加入,人多玩起来才有意思,但是我不喜欢别人和我凶凶地说话。只要彤彤有礼貌,我想大家会接受她的请求的。(3)带玩具加入预设:我给形彤出一个好主意,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认为形彤想加入游戏和大家一起玩,可以自己带上沙包啊、篮球啊,滑板啊,把自己的玩具和大家分享,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她。我自己也经常这样做。因为懂分享的人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我的经验,我愿意和彤彤分享并帮助她。(4)请他人介绍预设:我也想帮帮彤彤,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胆小的人。有一次妈妈带我去街心花园玩,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那里玩游戏,也想加入,但是我担心他们不接受我。妈妈看穿了我的心思,问我是不是想加入。我点了点头。她就拉着我的手,走到这群小朋友身边,说:“这是我的女儿,她也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带上她一起玩吗?”没想到,他们真的爽快地答应了。所以,当我们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时候,请人帮忙介绍一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会把我的方法告诉彤形,我愿意介绍她加入大家的游戏中。4.过渡:你们的主意都很棒,相信有了你们的帮忙,彤彤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的。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预设:彤彤还可以给小朋友带- - 些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与他人一起分享,大方一些,更容易得到小朋友们的接纳。5.师:同学们,让我们总结一下大家的方法。想要和自己不熟悉的同学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比如主动打招呼、请求有礼貌、带玩具加入、请他人介绍等。这样才容易被他人接纳,才能够和大家开开心心地玩。彤彤听了大家的建议一定会感谢你们的友情帮助!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出示儿歌:大家一起玩小朋友们快快来,大家一起玩游戏。你追我赶真有趣,嘻嘻哈哈多欢喜。一起玩耍一起笑,一起唱歌一起走。快乐时光一起过,友谊永远记心里。6.小结:通过一首儿歌,我们体会到了大家在一起的欢乐,只要我们主动伸出友谊的双手,露出甜美的笑容,小朋友们就会接纳我们的问候。[课堂评价]1.能够通过分析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解决的办法,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积极主动。2.能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知道只要主动大胆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就会得到他人的接纳和理解。设计意图在“友好相处有办法”这个环节,主要通过视频、音频带入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思考应该怎样和小伙伴友好相处。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理解他人,树立他人意识,逐步建立乐群意识。同时学习单的绘制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脚手架。活动三 友好相处有办法[情境创设]融入一个群体,只要我们勇敢一些,有礼貌且主动说出自己的请求,就很有可能得到大家的接纳,但这只是融入群体的第一步。融入群体后,能不能和伙伴们友好相处也很重要。有的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就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玩着玩着就会产生分歧,甚至发生一些矛盾,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去看一看。[学习活动]同学们,彤彤和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可是玩着玩着,彤彤就玩不下去了,这又是为什么呢?1.请同学们观看片段,说一说为什么彤彤和伙伴玩着玩着就进行不下去了。分析完毕后请你给出解决办法。(1)播放片段;操场上,彤彤冲着正在玩耍的一群小朋友皱着眉头、叉着腰高喊;“谁让你们在这儿玩的?这是我上节课间玩的地方,你们都给我一边去,除非你们重新带上我一起玩,否则谁也别想在这玩儿!”①提问;如果你是这样正在游戏的小朋友中的一员,听到彤形的要求你会怎么想?请完成下面的学习单。画出我的“心情脸谱”学习单1提问:如果你是正在游戏群体中的一员,听到了彤彤的话,你会怎么想?请在学习单上画上你的表情。思考:彤彤怎样做才会得到大家的谅解呢?试着用一句话说一说,不会写的字可以使用拼音。预设1:彤彤大喊大叫,也太没有礼貌了,大家不愿意和她玩一定是有原因的。预设2:我觉得我不会接纳彤彤重新加入我们的游戏中,因为她太霸道了!预设3:如果彤彤大喊大叫,还想和我们一起玩,首先要给我们道歉,然后我才会考虑要不要重新接受她。②提问:你认为她怎样做才会得到大家的谅解呢?预设1: 一定要有礼貌地和大家说出请求,而不是威胁大家。预设2:既然想要继续和大家一起玩, 就需要申请加入游戏,文明有礼,征求大家的意见。③小结:是啊!想要和大家一起玩一定要文明有礼,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开心地融入其中,切不可霸道行事,更不能威胁大家。设计意图本环节,依托教材提供的情境,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体谅他人,懂得宽容和体谅。学习单的填写让心情图像化,更有利于学生表达心里的感受。(2)播放片段:同学们用手心手背的形式开展分组游戏,而彤彤根据游戏规则被分到了其中一组,但是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分组,非要重新分组。①提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会对彤彤说些什么呢?预设1:我会说,规则是给大家定的,任何人都不例外,不能因为你一个人不愿意就要改变规则,彤彤你要讲道理。预设2:大家一起玩游戏是为了开心,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破坏了规则,这样大家就都不开心了,如果你总是这样,就没有人愿意和你一起玩了,我劝你还是改一改。②提向:如果你是彤彤,听了大家的建议,你又会怎么做呢?预设1:我会遵守游戏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接受我。预设2:如果我的请求没有得到大家的同意,我会收回刚才的请求,遵守游戏规则,继续和大家一起玩,因为我的想法和做法确实有些不妥,大家不同意,我也理解。重要的是,只要能和大家一起玩就可以了。③小结:在和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霸道行事、破坏规则更是不可取的哦!相信彤彤听了你们的建议,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的。(3) 播放片段:彤彤委屈巴巴地说:“我知道想要和大家一起玩儿要有礼貌、守规则。可是有时候,我即使有礼貌地找他们一起玩,还是被伙伴拒绝了。”①提问:你们遇到过彤彤这样的情况吗?预设1:我遇到过。当时是因为十人八字跳跳绳进行到一半,我想加入,被拒绝了。不过,我也想明白了,突然中止别人进行到一半的游戏,确实有些不合适。预设2:我也被拒绝过。那是因为游戏是有人数要求限制的,过多过少的人都不适合参与到游戏中,所以我申请了轮流参加,等待时机,最后我成功了,参与了下一轮的游戏,我很开心!②提问:如果一直被拒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完成下面的学习单。画出我的“心情脸谱”学习单2提问:如果一直被拒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在学习单上画上你的表情。思考:换个角度想一想,怎样才能转换心情呢?预设1:被人拒绝确实有点难为情,如果总是被拒绝,我要想一想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预设2:如果总是被拒绝,心里一定不舒服,所以以后有人向我发出请求时,我会尽可能同意。③小结:我们有时候被拒绝是有原因的。不想游戏被打断,玩游戏人数太多,玩游戏时间太少……可能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所以,下次被小伙伴拒绝了,我们千万不要难过,要相互理解,我们可以换个伙伴、换个时间或者下次再一起玩。 这样玩,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彤彤听了大家的建议,心结终于打开了,她不再委屈,而是理解了小伙伴的做法,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你们看,相互理解多么重要啊!(4) 过渡:同学们,请看图片,老是输,不好玩。可如果少了一个人也不好玩,游戏可能会进行不下去了。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怎样做呢?(5)学生讨论并回答。预设1:在游戏中,有输就有赢。大家都投入游戏中,输赢不重要,开心最重要。这次输了,下次赢回来不就行了嘛,我会去劝劝那个同学。预设2:如果有人闹脾气,我们也可以试着劝劝这个闹脾气的同学,如果他执意要退出游戏,那我们也不能强求他人,我会将愿意留下来做游戏的同学聚在一起再商量一下能玩什么,商量一下要不要修改一下规则。预设3:当游戏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换个游戏、换个时间、换个场地,或者等待时机下次再一起玩,千万不要难过。(6)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当玩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同伴互相商量。在游戏中,输赢都是很正常的,有输才会有赢呀。学会理解、协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法。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教材设计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正面的激励与肯定,强化学生的正向行为。2.当玩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让游戏继续,让开心继续,做一个有智慧的人。(1)提问:生活中,你们还有哪些友好相处的办法?看看下面图中的故事,你能结合经验说说自己的做法吗?(2)小组讨论后交流:预设1:我来说第一幅图。如果在游戏的时候,我看到有同学想加入我们的游戏,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我会主动邀请她加入其中。如果她因为不能加入游戏不开心了,我还会主动安慰她。预设2:我来说第二幅图。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总要有先后,为了能有一个好的氛围,我会主动谦让对方,大方说出“这次,你先来吧!下次我再选择先来”。预设3:第三幅图说的是打篮球的时候有人不小心碰到了对方。我知道这样的游戏碰撞在所难免,所以不能斤斤计较,该道歉的道歉,该原谅的原谅,只要不是诚心的,都是可以理解的。(3)小结: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会安慰、懂谦让、能体谅都是和小伙伴在游戏中友好相处的好办法呢!只有这样,我们在群体中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大家也愿意接纳这样有包容心的人。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快快乐乐一起玩。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真实想法,从而引导学生懂得在与他人相处时要能够体谅他人,做到宽容大度。[课堂评价]1.能够结合课堂提问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积极参与讨论。2.知道在游戏中不能霸道任性,能够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形成正确的认知。3.愿意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课堂小结我和你,你和我,快乐在一起。同学们,希望你们把这些内容记在心里,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更多的伙伴,和大家享受更多一起游戏的快乐。今天,老师再送你们一首儿歌,让我们在儿歌声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伙伴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好伙伴,多亲密。在一起,多欢喜。设计意图课堂总结环节,通过与小伙伴相处方法的梳理来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以一首儿歌作为结尾,也呼应了课堂开始时的活动,做到课堂的完整性。板书设计和大家在一起大胆说 有礼貌守规则 能协商会安慰 懂谦让能宽容 能体谅本课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1.请你判断下面行为,在正确行为后面画“√”,错误行为后面画“×”。(1)我和小明玩纸飞机,他的小飞机飞得又高又远,真讨厌。( )(2)集合时,同学不小心踩到我,我也踩他一下。( )(3)和同学做游戏时只演好人,不演坏人。( )(4)如果大家能够相互谦让、包容,互相协商,一般都会玩得痛痛快快。( )(5)小兵不想把妈妈送自己的礼物送给小婷,小婷说他是“小气鬼”。( )(6)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 )(7)听到有人说要加入我们的游戏时,要果断拒绝。( )(8)想和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可以请他人帮忙介绍。( )(9)游戏中谁不听我的,我就凶谁。( )2.选择题。(1)发现同桌的笔掉在地上,你应该( )。A.置之不理B.捡起来放进自己书包C.捡起来交还给同桌(2)当别人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应该( )。A.替别人高兴B.不理他C.查查他是否作弊了(3)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邀请小伙伴到家里面分享生日蛋糕B.同学向我借心爱的书籍,找借口不借C.在交往中,多理解小伙伴[拓展性作业]3.请你简单说一说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1)宣宣性格内向,见到陌生人总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宣宣委屈地哭了。你能怎样帮助他?(2)生活中,我们常常和小伙伴一起愉快地玩耍,当他有急事马上要离开时,你会怎么表达对他的理解?动动小手,写一写或者画一画应该怎么做吧。[参考答案]1.(1)× (2)× (3)× (4)√ (5)× (6)√ (7)× (8)√ (9)×[设计意图]对同学们日常相处和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与同伴相处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懂得友善的行为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错误的行为则可能引发矛盾和不愉快。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相互理解、谦让、友善、包容、协商等意识。2.(1) C (2) A (3) B[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反应,是否能够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面对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同伴间的和谐关系。3.(1)提示:主动和宣宜一起玩,和他多说话,让他慢慢改掉胆小、不敢说话的缺点。(2)提示: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做到换位思考,向对方表示理解,文明有礼地向对方道别。[设计意图]这一类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通过写作或绘画,学生可以展示他们如以积极的方式回应这种情况,增强其情感表达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