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0.2.2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课题 10.2.2 酸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 化学 课型 公开课教 材 分 析 酸的化学性质,属于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大概念主题下,人教版化学教材第十单元的内容,它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与高一化学知识的一个衔接点。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有密切联系,与初中化学许多重点内容有所关联。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面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学 情 分 析 初中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进行实验探究的尝试。通过一定时间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的基础知识,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给他们发表见解、展示才华和动手实验的机会,但是对于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还略显稚嫩。 酸的化学性质,属于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大概念主题下,人教版化学教材第十单元的内容,它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与高一化学知识的一个衔接点。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有密切联系,与初中化学许多重点内容有所关联。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面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核 心 素 养 目 标 1.化学观念:加深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的认识,加深对酸的概念和共性的理解。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酸的化学式、物质分类、离子种类、,从微观的角度探析反应的实质。。 3.科学探究与实践:从性质和用途的角度定义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环保方面。。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从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归纳共性、区分特性、实验类推、演绎推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2.难点: 实验设计。教学 方法 讲授法、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 探究活动1 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吗? [提问]:这些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思考总结酸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二、 探究活动2 任务一: [过渡]:除了上述性质,稀盐酸和稀硫酸还有其他共性吗?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表演,你能概括一下酸的这条性质吗?为什么具有相似的性质? [小结]:酸只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是酸中的H+与活泼金属发生了反应,放出氢气,另一种生成物的阳离子是相应的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的阴离子。 学生活动;回忆第八章所学的几种金属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形象的表演铜、铁、锌、镁在稀盐酸中的表现。 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快速描述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然后分析原因。 讨论,形成多种答案,各组学生代表发言:不可将醋放在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 梳理了旧知,并及时联系生活,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层面促进知识向运用层面转化。任务二: [提问]:刚才在实验过程中提到了用洁净的铁钉与酸反应,为什么不能用生锈的铁钉?如何清除铁锈?[追问]:如何用化学方法清除? 探究活动2:稀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提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 [提问]:从实验、观察、汇报及大家的讨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问]:盐酸和硫酸为什么有这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想到铁锈会影响铁钉与酸的反应;可用小瓦片磨铁锅、砂纸打磨生锈的部位等。 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稀酸除锈。 学生分组实验,可能没有掌握好酸的用量,出现了多种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 各小组派代表从酸的用量上和实验的科学态度方面、酸的用途等方面回答。 学生讨论分析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学生在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实验操作的技能、分析问题的思路、表达交流的技能等,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内涵任务三: [盘点收获]: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学生从知识、方法、道理三方面跟大家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小结作业 1.为什么不可将醋放在铁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 答案: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铁、铝发生化学反应。 2.常温下,浓硫酸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铁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所以可以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某新上岗的工人违反操作规定,边吸烟边用水冲洗运输过浓硫酸的铁罐车,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 请以该厂技术员的身份分析一下发生爆炸的原因。 答案:用水冲洗铁罐车时,浓硫酸被稀释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气,氢气在爆炸极限内遇火发生爆炸。 3.课后习题 直观形象,突出本节课重点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练结合。四、板书设计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1)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红色; (2)无色酚酞试剂遇到酸溶液不变色。 2.酸溶液与某些金属反应 酸溶液 + (活泼)金属 → 盐溶液 + 氢气 如:Zn + 2HCl = Zn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3.酸溶液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溶液 + 金属氧化物 → 盐溶液 + 水 如:CuO + 2HCl = CuCl2 + 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总结:酸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酸溶液会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加强了概念的理解,结合实例进行内容导入,任务串联整个课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性和思维性,加强了理解的层次。第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自豪感。第四,关注师生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