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凤仙花的一生》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 《凤仙花的一生》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教科科学四年级下册
8.凤仙花的一生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发育、植物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的基本条件。
2.能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能够依据观整理后的信息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及生命需求等结论。
3.能继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意识到环境变化影响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表示范样例等;
学生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表、凤仙花各阶段的照片、
观察日记等。
问题导入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亲历了栽培、管理的过程,观察、记录了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
整理并分析我们收集的信息,
我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展示并交流我们种植的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形式一:按植物的生长日期记录表格
日期 做的事情 现象 茎的长度 叶的数量
3月23日 播种 —— —— ——
4月1日 浇水、测量 发芽 0.5厘米 2片
4月3日 观察、测量 长出真叶 1厘米 4片
…… …… …… …… ……
展示并交流我们种植的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形式二:按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记录表格
生长发育阶段 播种 发芽 长出 花蕾 开花 结果 种子
成熟
日期 3.23 4.1 5.10 5.19 5.26 6.20
展示并交流我们种植的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形式三:按植物的某个器官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格
观察时间 刚出土时 一周以后 两周以后 三周以后 ……
茎的颜色 嫩绿色 绿色加深 深绿 有点红 ……
茎的硬度 很脆、软 脆、软 有点硬 较硬 ……
茎的高度 0.5厘米 2厘米 10厘米 20厘米 ……
…… …… …… …… …… ……
将我们记录的不同时期凤仙花的图片,按生长变化的顺序排列起来,并说说每个阶段的特征。
知识小结
植物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到开花、结果、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叫做植物的生命周期。
计算凤仙花从播下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需要多长时间。
播种 发芽 长出花蕾 开花 结果 果实成熟
3.23 3.30 5.14 5.27 6.11 6.21
___天 → ___天 → ___天 → ___天 → ___天 → ___天
0
7
45
13
15
10
从播下种子到种子成熟共( )天
90
发芽期
幼苗期
营养生长期
开花期
结果期
根据记录的不同阶段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制作凤仙花高度变化统计图,分析风仙花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观察统计图,分析凤仙花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①第1~6周生长较快
②在发芽之后,开花之前,凤仙花有一个生长高峰期,植株迅速地长高,叶子的数量快速增多。
③长出花蕾之后生长速度变慢,这与开花有关,是因为叶片产生的营养都供给了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朵、果实和种子)。
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
①根总是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②种子发芽离不开水;
③叶子平展交叉生长,接受更多阳光;
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需要空气、阳光和温度。
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制造养料

支撑植物
运输养料

固定植物
吸收养分

授粉
果实
果皮保护种子
种子繁衍后代
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果实




繁殖


做一个凤仙花模型
材料准备:
不同颜色的彩纸、双面胶、胶带、
彩笔、铁丝或木棍、剪刀、花盆、
沙土(可以用餐巾纸代替)。
做一个凤仙花模型
制作步骤:
①用绿色彩纸折叠后剪出叶片的形状,并用彩笔在上面画上叶脉。
②将铁丝或木棍用绿色彩纸包裹,模拟凤仙花的茎。
③用红色或粉色彩纸制作出凤仙花的花瓣,用黄色彩纸剪出细条,模拟花蕊,参考凤仙花的图片将花瓣和花蕊粘贴好。
做一个凤仙花模型
制作步骤:
④将制作好的叶和花按顺序粘贴在茎上。
⑤用沙土(或餐巾纸)将花盆填满,将制作好的
凤仙花模型插入花盆中。
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变化,与凤仙花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且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不同点: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等有所不同。
课堂总结
凤仙花的一生
小试牛刀
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再到果实成熟孕育出新的_______,最后凤仙花植株会慢慢变老,直至枯萎死亡,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凤仙花的_________。
种子
生命周期
小试牛刀
根、茎、叶是凤仙花的繁殖器官。( )
×
小试牛刀
下列有关凤仙花生长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凤仙花发芽后生长的速度较快
B.凤仙花开花后,植株高度停止增长
C.凤仙花在第1~6周,生长速度较慢
A
本课结束,下次见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凤仙花的一生》教学设计
课题名 凤仙花的一生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生长发育、植物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知道植物维持生命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 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够依据观整理后的信息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及生命需求等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纳他人的观点。 能继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变化影响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能够依据观整理后的信息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及生命需求等结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表示范样例等; 学生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表、凤仙花各阶段的照片、观察日记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生共同观看记录视频《凤仙花的一生》,回顾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教师谈话: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亲历了栽培、管理的过程,观察、记录了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并分析收集的信息,看看有哪些新收获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共同观看《凤仙花的一生》记录视频,旨在唤醒学生对凤仙花生长过程的记忆,结合亲身经历的种植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与好奇心。通过整理分析信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期待在回顾中发现新收获,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探索新知 (一)分享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记录 1.教师谈话:展示并交流我们种植的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记 录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各组的记录成果。 教师点拨三种比较常见的记录形式:按植物生长日期、按植物不同生 长阶段、按植物的某个器官的生长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凤仙花的生长记录表的活动,学生既能回顾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又能锻炼科学表达的能力。 给凤仙花的图片排序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凤仙花的照片,布置学生进行排序任务。 学生小组合作将图片按顺序排列,并讨论每一个生长期的不同特点。 种子:圆形、很小、黑褐色。 发芽: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成长:长出子叶—长出真叶—第二对真叶—子叶变黄—叶交叉生长—出现花蕾。 开花:凤仙花颜色多种多样,花儿凋谢长果实。 结果:果实椭圆形,有白色茸毛,果实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为黄褐色,果实成熟后,轻轻一碰就会自动裂开。 2.教师小结:植物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到开花、结果、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叫做植物的生命周期。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设计的是排序活动,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将不同阶段的植物放在一起,通过排序,将过程中建立的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认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植物一生生长变化过程的整体认识。 (三)计算凤仙花的生长周期 1.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种植记录计算各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计算任务,并组间交流计算结果。 3.教师提问:大家的计算结果是否一样呢?不一样的话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可能和植物自身成长的条件有关。 4.教师小结:凤仙花生长的不同阶段耗时不同,从播种到发芽大约需要7天;从发芽到长出花蕾大约需要45天;从长出花蕾到开花需要13天;从开花到结果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25天。所以,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的生长周期大约为90天。 【设计意图】 该环节引领学生选择植物的几个主要变化点及发生的时间,通过计算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经历的时间,进一步了解植物一生经历的过程,从 中发现植物生长变化的规律,认识植物的生命周期。 (四)制作凤仙花高度变化统计表 1.教师提问:再来看看我们记录的不同时期的凤仙花的高度,你发现 凤仙花的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清楚地呈现凤仙 花的高度变化情况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提醒可以使用折线图来统计,更直观地展示变化规律。 2.学生观看视频《绘制折线图》,学习绘制方法。结束后,各组开始 根据本组数据进行绘制。 3.教师提问:观察统计图,分析凤仙花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学生观察绘制的折线图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 ①第1~6周凤仙花生长较快; ②凤仙花开花之前,凤仙花的生长速度较快,茎会长高,叶片数量也会增加; ③凤仙花长出花蕾后,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而这与开花所耗营养增加有关。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统计凤仙花高度变化,培养他们对植 物生长规律的观察力与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视频学习,学 生学会了利用折线图直观呈现数据的方法,此外,通过对统计图的分 析,学生得以自主发现凤仙花生长过程中的关键变化,进而认识到植 物开花对营养消耗的影响。 (五)研讨与拓展 1.教师提问: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 ①根总是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②种子发芽离不开水; ③叶子平展交叉生长,接受更多阳光; 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需要空气、阳光和温度。 2.教师提问: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凤仙花包含根、茎、叶、花和果实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和果实是繁殖器官。3.教师谈话:本单元我们认真学习了整个凤仙花的生长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凤仙花模型吧。 学生查看制作材料和阅读制作步骤和视频材料,尝试小组合作完成制作凤仙花模型。 4.教师谈话: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变化,与凤仙花相比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并回答。 教师小结: ①相同点: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且都 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②不同点:每种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等有所不同。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研讨与拓展”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深入理解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认识到植物各部位的功能与重要性。通过动手制作凤仙花模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建模意识。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学生将进一步领悟植物生长的共性与特性,拓宽科学视野,为后续的科学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主要包含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重要阶段。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填空题: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再到果实成熟孕育出新的_______,最后凤仙花植株会慢慢变老,直至枯萎死亡,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凤仙花的_________。 答案:种子、生命周期 2.判断题:根、茎、叶是凤仙花的繁殖器官。( ) 答案:× 3.下列有关凤仙花生长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凤仙花发芽后茎生长的速度较快 B.凤仙花开花后,植株高度停止增长 C.凤仙花在第1~6周,生长速度较慢 答案:A
教学反思 本次《凤仙花的一生》科学课,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们不仅回顾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还深入探究了植物生长变化的规律。 优点方面,新课导入的视频观看活动有效唤醒了学生对凤仙花生长的记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在探索新知环节,通过分享生长记录、给图片排序、计算生长周期以及制作高度变化统计表等活动,学生充分锻炼了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对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制作折线图和凤仙花模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建模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部分学生在讨论凤仙花生长规律时表达不够准确,这可能与他们不能准确阅读折线图有关。其次,虽然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总结出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和植物各部位的功能,但在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时,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导致讨论不够充分,未能全面领悟植物生长的共性与特性。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更准确地理解植物生长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植物,积累生活经验,以便在研讨与拓展环节能够更深入地讨论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