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温馨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本试卷共10页,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但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他所设计的君子人格,孔子睿智地在《论语》里采取比较排除法,同时论述了比君子高大的“圣人”和比君子矮小的“小人”。关于圣人,孔子慨叹,“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关于小人,他在与君子一系列对举和比照中予以贬责和否定,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的崇德向善之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尊贵又亲切、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又可学、可做,并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与儒家学派有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中的“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虽然道家学派在诸多思想观念上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两者颇为一致。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君子人格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底层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追从。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都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问阶层的人群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在今天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近君子远小人”,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材料二:如果说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推崇,并被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当然,做君子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对君子的内在要求则更为恢宏、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能与君子同一,但具有君子意识或君子风范,便值得称道。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君子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这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没有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缘于精致的利已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弘扬君子文化的最好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一词流行于西周,主要指贵族和执政者,后经孔子对其进行内涵改造,便被赋予了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B. 君子不是“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的圣人,而是普通又可见、可感,又可学、可做,并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C. 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在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渗透和融入,使得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D. 君子风范至今仍被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君子是道德修养的践行者,我们不能将君子文化等同于腐儒文化。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人格从上至下受到广泛认同和追从,甚至成为济世高标,这完全得益于文学家们塑造的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B. 西方文化人格体现为绅士、骑士、牛仔,中华文化人格体现为“君子”,后者作为中国人血脉之根的君子文化,要明显优于前者。C. 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D. 当今时代,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风范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3. 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A.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 乡人饮酒,长者出,斯出矣。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4. 你将在“如何践行君子人格”的主题班会上代表小组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列出发言要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莲花儿开乔正芳①当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队即将出发的时候,杨灿灿背着背包气喘吁吁追上来。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②新任队长蒋小妮看了看她,说,老队长,这次演出你就别出去了,你这几天就要转业回川了。③杨灿灿咬了咬牙,说,正是因为我马上要转业回川了,机会难得,所以这次演出我一定要去!④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⑤她们这次慰问演出的边防哨所,大多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艰险,特别是最后一站的月牙巅,常年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是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越的“孤岛”。⑥杨灿灿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这个哨所时的情景:由于海拔高,山风特别大,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战士们每天巡逻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处处怪石嶙峋、险情暗伏。如果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更加艰险。由于严寒干燥、环境恶劣,大雪封山时蔬菜不能及时补给,战士们个个皮肤粗糙,嘴唇干裂。看见她们前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⑦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苹果大枣以及各种宝贝,招待这些勇敢的女客人。有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还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老家寄来的绿茶。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地握着小战士皴裂的双手,流下了热泪。小战士很不好意思,反倒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真的!我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⑧今天,她们这群被称为“高原上的百灵鸟”的文艺女兵们再一次登上了这个海拔4000米的雪山哨所。看到她们,战士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纷纷跑进屋,捧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果子,他们用高压锅煮了米饭并开了几个香喷喷的肉罐头。⑨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说笑着,新队长蒋小妮问,战友们,你们最喜欢看我们表演什么节目呢?⑩一个战士说,我喜欢听《烛光里的妈妈》;另一个说:我喜欢听《我的祖国》,那高亢雄壮的旋律,每次听都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戴眼镜的战士说,我喜欢看古典舞,那衣袂飘飘的女子,柔美曼妙,有着无法言传的美! 别胡说,老班长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忘了这是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气温零下二十度呢! 这个战士自觉失言,不禁红了脸。 吃完饭,战士们集体站到了外面,腾出宿舍给女兵们作化妆间。 演出开始了。哨所前的冰地上,霎时暖意洋洋,战士们围成一圈,凝神观看着。 首先上场的是蒋小妮,她唱的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清澈嘹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山之巅,飘荡在战士们的心里。接着是吴丽红、袁圆…… 轮到她们的老队长杨灿灿上场了!战士们齐齐回过头,满怀期待的目光望过来——忽见眼前一亮,一团白光闪耀,天地澄明,万物安静。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跹,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一株乍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打开…… 所有的人全都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个杨灿灿,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雪山上,在包裹着棉衣棉裤还嫌冷的哨所前,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 战士们愣了愣,继而掌声雷动。 杨灿灿面色恬静,随着音乐,挥舞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将一株雪莲花的生长画面徐徐打开——新芽初萌,喜逢甘霖,枝叶舒展,搏击风雪,傲然盛开! 战士们哭了,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班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所有的战士们全都脱下了棉大衣,恭敬地放在了这株圣洁的雪莲边…… 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粲然盛开! 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到下巴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班长细心、善解人意,雪山边防哨所天寒地冻,不适合慰问团表演古典舞,所以他急忙打断戴眼镜战士的话。B. 小说注重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如由文中战士们喜欢的歌曲可以看出他们对家国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他们在雪山上坚守。C. “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由此可以看出杨灿灿平时性格比较执拗,这一点从后文她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山穿绸纱跳舞的情节中也可以得到印证。D. 杨灿灿“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这与哨所恶劣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其奉献精神。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临近演出,儿子因高原心脏病离世,给杨灿灿内心带来巨大痛苦,这和她为战士们精心表演形成强烈对比。B. 第⑤段中“是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越的‘孤岛’”使用了暗喻的手法,表现出雪山上的边防哨所环境恶劣。C. “脱下”“铺在”“放在”等动作,表现了战士们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D. 文中插叙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时的情景,将两次雪山演出的情景放在一起,丰富了文章内容,却不利于文章的叙述节奏。7. 请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8. 小说细致描绘杨灿灿第一次登上雪山哨所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何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①,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节选自《管子·治国》)材料二:徭役多则民苦,民苦则权势起,权势起则复除②重,复除重则贵人富。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故曰: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今夫水之胜火亦明矣,然而釜灊③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今夫治之禁奸又明于此,然法守之臣为釜之行,则法独明于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奸者矣。上古之传言,《春秋》所记,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然而法令之所以备,刑罚之所以诛,常于卑贱,是以其民绝望,无所告诉。大臣结党蔽上为一阴相善而阳相恶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无道得闻,有主名而无实,臣专法而行之,周天子是也。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节选自《韩非子·备内》)【注】①末作文巧: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②复除:免除徭役和赋税。③釜灊:古代炊具。9.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大臣结A党B蔽C上D为一E阴相善F而阳相恶G以示H无私10.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治国之道,先富民”的“富”与《赤壁赋》中“泣孤舟之嫠妇”的“泣”用法相同。B. “而利农事”的“利”与《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的“利”含义相同。C.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即《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之一。D. “人主掩蔽”的“掩蔽”与《阿房宫赋》中“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体现的句式相同。1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富有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百姓贫穷则不安于乡居、轻视家园、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可见“富民”十分重要。B. 如果百姓放弃农业,那土地也就荒芜了,进而国家也就贫穷了。C. 徭役多,不仅让百姓困苦,还会让臣下势力发展起来,大臣权势强大,一定会心生叛逆之念。D. 违犯法律、大逆不道的人,大都是尊贵大臣,可是法律防备的常是卑贱之人,这让百姓感到绝望。12.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2)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13. 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中“安民”的具体方法和通过“安民”要达到的目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题草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乱生”和“谁为主”突出金谷园蔓草丛生、人去园空的景象,与杜牧诗句“流水无情草自春”意味相近。B. “馀花”两句看似写雨中落花,实则包含草盛人稀的意思,“满地”句意境阔大迷蒙,渲染了哀伤的氛围。C. “又是”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送别的具体过程,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D. “王孙”三句活用《楚辞》诗句,点明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15. 本词通过写草来寄寓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论语〉十二章》中,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迫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③《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④在《将进酒》中,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书愤》中写诗人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几秒钟后,你就能得到一张与上传照片几乎一模一样的艺术图画。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当前大火的AI绘画软件带来的视觉新体验。AI绘画的迭代堪称日新月异。2022年年初,AI绘画还只能生成些概念化的草图,取代人类画师更是天方夜谭;仅仅过了半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一项美术竞赛中,一幅名为《空间歌剧院》的AI作品就斩获一等奖。该奖项的授予,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悲观地认为“艺术的死亡就在我们眼前展开”; ① :AI模仿的其实是画风,它无法真正复现画作中的人类思考,无法理解人的情感与价值观。回应这些争议, ② 。其实,AI绘画的本质是拼图,底层逻辑不是创作而是拼接。目前来看,AI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其技术有待进步。它现在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帮助画师创作草图,并不能像人类画家一样,创作出全新的作品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长远角度来看,AI的高成长性让许多人对就业前景忧心忡忡。例如,原来由原画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由AI与插画师合作完成,而一名插画师的待遇远远低于一名有经验的原画师,这肯定会对原画师岗位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AI也对许多从事机械性劳动与重复性工作的就业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7.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句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8. 请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纷纷扬扬从空中飘下,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花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悄无声息地飘落大地,犹如花朵般盛开在寒冬。我的灵魂深处泛起丝丝涟漪,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温馨而又遥远的记忆。当入冬的第一场雪降临时,我便会与一群小伙伴投入雪的怀抱。站在雪地里,任一朵朵雪花落在自己的发梢和衣襟上。我们在雪地里肆无忌惮地奔跑欢呼着,玩着 ① 的游戏,最喜欢的是打雪仗。刚开始,我们分成两伙,快速将雪捏成一团,掷向对方。雪团打在对方的身上、脸上,渐渐地大家都成了“雪人”。我们的脸和手都冻成了“红萝卜”,但也不觉得冷。大家玩得 ② ,就瘫坐在地上,而笑容却在嘴角盛开,欢笑声在空中久久回荡。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冬日的沉寂。大人们也受到感染,从屋内的火塘边起身,走进漫天雪花里,看着我们在雪地里尽情追逐嬉戏,就再也禁不住诱惑,放下矜持,和我们一起玩耍起来。儿时的快乐,就像雪花一样简单而又淳朴,遵循着本性的呼唤,让最天真烂漫的时光,与雪花一起绽放。欢笑声中,一切烦恼都被抛到了 ③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受到感染的大人们从屋内的火塘边起身后就走进漫天雪花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21.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它们的效果。四、作文题(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今时代,信息媒介发展越来越趋于个人化,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和接收信息。有些人随心所欲,有些人讲规则有边界,有些人冲动盲从,有些人理性平和……既然“人人手持麦克风”,那么如何唱出时代的“好声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心得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1~4题答案】【答案】1. C 2. D3. B 4. ①首先要了解君子人格的概念和内涵,作为学生应将君子人格作为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和精神追求。②从外在提升自己,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作为学生要从规范穿着校服、文明言语举止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③从内在提升自我,修身养性,并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终极目标,作为学生更应丰富才学、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树立远大目标。④当下既是君子文化式微的时代,又是弘扬君子文化的最好时代,作为青年人更应努力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缓解现代性焦虑,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5~8题答案】【答案】5 C 6. D7. ①指杨灿灿用舞蹈展现了雪莲花开的过程,给战士们带来了唯美的审美体验;②象征杨灿灿努力克服身体、心理的痛苦为雪山上的哨兵送去慰问的真诚情感和如雪莲一般圣洁的可贵品质。8. ①描写了哨所恶劣的自然环境,凸显了战士们坚守哨所的崇高形象;②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起补充作用,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③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9~13题答案】【答案】9. BEG 10. B11. C 12. (1)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2)(君主)坑害百姓而使权贵富有,就给臣下扩张势力提供了条件,这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13. (1)第一则材料通过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来实现“安民”,通过“安民”达到“多粟、强兵、广地、富国”的目的。(2)材料二通过“轻徭”来“安民”,最终达到强化君主权势、抑制权贵的目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15题答案】【答案】14. C 15. 本词通过写草来寄寓情感,表达了词人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慨叹和对远行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题答案】【答案】 ①. 朝闻道 ②. 夕死可矣 ③. 君子喻于义 ④. 小人喻于利 ⑤. 春江潮水连海平 ⑥. 海上明月共潮生 ⑦.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⑧. 朝如青丝暮成雪 ⑨.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⑩. 镜中衰鬓已先斑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17~18题答案】【答案】17. ①有人则持乐观态度;②需要先弄清AI绘画的本质。18. AI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但会因其高成长性影响人类的就业前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19~21题答案】【答案】19. ①各式各样 ②筋疲力尽 ③九霄云外20. ①原文是三个短句,与上下文的语言特点相吻合,而改写后的句子是长句,不合语境。②原文强调了“受到感染”“起身”“走进”等内容,动作感强,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而改写后的句子是长句,把前两个动作隐在句子成分中,动作感弱,生动性差。21. ①拟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把人的动作特征赋予雪花,生动地写出了雪花飘落的特点,也使所写画面具有亲切感。②比喻。以花朵盛开喻雪花飘落,写出了雪花的舒展之状、艳丽之姿,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到雪花之美。四、作文题(60分)【22题答案】【答案】例文:审慎遵绳墨,放歌新时代汉代张衡于《思玄赋》中有云:“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此言得之。时代的发展催生了诸多信息媒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风暴的中心。我们一面接收着外界的信息,同时也向外界传递着信息。面对乱花迷眼的信息时代,唯心中有绳墨,方能明辨方向,笃行致远。心中有原则,在信息狂潮中我们要理性发言,不做盲目跟风“愤青”。每个人都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网络空间也绝非法外之地。鲁迅先生曾说:“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那些铺天盖地的信息里,有多少是哗众取宠的闹剧?“重庆公交坠河案”刚刚爆出时,很多人不明就里,带着自以为是的正义论调痛斥那位正常驾驶的女司机,直到真相大白,那些曾经义愤填膺的网民才发现骂错了对象。许多非理性发言的原因皆在于说得太多、想得太少,不要让自己的头脑被信息狂潮裹挟,正所谓“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古有“三人成虎”“曾子杀人”的典故,皆说明了谣言之可怕,可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众志可成城,亦可毁城,我们要为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起责任,切莫为虎作伥。这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假作真时真亦假”。民国时期著名女星阮玲玉因不堪谣言的攻击而自杀,鲜活的生命陨落后,那些攻击她的人一哄而散,曾经大肆刊登中伤她的“新闻”的报刊也都三缄其口。诚然,阮玲玉之死与其个人情感纠纷有一定关系,但若没有社会媒体的推波助澜,何至于悲剧的发生?身在尘嚣里,我们需要擦亮双眸、明辨是非,于混沌世界守我澄明本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我想,未经审视的发言同样毫无价值。信息化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让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缺少思考的空间。于是理智蒙尘,生活的静谧不再。喧嚣之中,有时候适当的沉默更显珍贵。如果这世界过于嘈杂,不妨暂时关上心扉,细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人类用三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学会闭嘴。“这看起来有些滑稽,却是不争的事实。梭罗曾说:“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瓦尔登湖畔依然流传着他的故事,但是却鲜有人能够像梭罗一样在不被打扰的世界里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信息的狂潮裹挟,只有经过理性沉淀,我们才能像梭罗一样,更好地用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审慎发言,持守心中绳墨,方能放歌新时代,谱写最浓墨重彩的青春。这世界躁动喧嚣,我们不妨持守内心的澄明剔透,唯有在心中修篱种菊,方能于时代的信息狂潮中见蓊郁南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